信仰的議論文700字作文

我們的信仰就是我們的靈魂,有了信仰,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信仰的議論文700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信仰

沒有信仰的生命是殘缺的生命,沒有信仰的人生是無為的人生。

信仰是浩瀚海洋中指路的明燈,是漫漫黑夜裡渴望的黎明;信仰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捨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壯烈。

信仰有時表現為一種近乎狂熱的情緒,它披著美麗的外衣,魔鬼般滲進你的血液,山崩海嘯似的摧毀你所有的認知領域,吞噬著美麗的精神家園。於是信仰成為主宰,百依百順的你變成奴隸。有人信奉神靈,在虔誠的朝拜里寄託著對未來幸福的希冀,在香火繚繞的傳說中尋找對未知世界的圓滿解釋。

痴迷不是信仰!

盲從也不是信仰!

信仰是愚昧的天敵。智慧的生命選擇紅色的信仰,經典的人生揚起崇高的信仰。信仰是一種進步的理想,信仰是將人類帶進無畏、高尚與幸福的領航。

屈原有信仰,社稷、蒼生化作汨羅江邊的千古絕唱;岳飛有信仰,“精忠報國”的信念深深刻進歷史的肩膀;司馬遷有信仰,將屈辱的淚水融進筆端,書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的信仰,是匕首投槍的攻擊,諷刺揭露的喚起,顯示著洞察萬物的理智;劉胡蘭的信仰,是孱弱的身體裡堅毅的鮮血,面對敵人的鍘刀也不改顏色;李大釗的信仰,是身處逆境頑強的抗爭;楊靖宇的信仰,是為鐮刀錘頭的事業書寫壯麗的樂章!

信仰跨越時間、年齡的界限,高揚理智、堅毅的大旗,創造生命的奇蹟;信仰是富有啟發的正義真理的召喚,不屈不撓的抗爭能撥開雲霧見太陽;信仰是鐮刀錘頭的指引,是萬物靈長的歸依!

周恩來為國操勞一生,難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壯志豪情;顛簸的政治列車中,鄧小平矢志不渝,寫就了民族昌盛的華章;植樹老人馬永順,執著地將生命融入綠色,融入了大山深處……

信仰是一代偉人揮動巨筆畫下的宏偉畫卷,也是普通人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信仰是蒼穹里耀眼的辰星,也是沙土裡的平淡與真善;信仰是設計師的張張藍圖,更是堅實大廈里的粒粒砂石、塊塊紅磚!

堅守信仰

一個人沒了信仰,將失魂落魄,無所適從;一個集體失去了信仰,將迷失前行的動力;一個國家缺失了自己的民族信仰,將分崩瓦解。堅守信仰,不一定是對宗教的虔誠,更多的是對未來的肯定,對初心的堅守,對民族文化與精神的傳承。

“同化”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這種現象也從未消失過。其中,殖民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晚清,我國被列強瓜分,並大面積地被殖民。民族獨立後,那些被長期殖民的地方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問題。台灣雖然居住著炎黃子孫,但被日本思想“同化”五十多年後,與大陸的共產主義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分歧,一直不承認自己受共產黨的管轄。在這五十餘年裡,那裡的炎黃子孫逐漸忘卻了自己祖先的習俗與信仰,開始學習日本民族信仰和習俗,日子一久,這些被“同化”的炎黃子孫雖然流著一腔中國人的血液,卻已經成為一群名副其實的日本人了。可見,堅守民族信仰是一個國家民族團結、領土完整的根本。

堅守集體信仰,是保持集體影響力的基本條件。“譚木匠”一直堅守“我善治木”的企業信仰。一次,一批梳子出了小問題,本可以低價拋售從而減少損失,但企業決定將其燒毀。這一舉動,轟動了全國,進一步加強了該企業的影響力。如果它當時沒有堅守企業信仰,如此知名的品牌面對的將不僅是一落千丈的銷量,其信譽也將不復存在。

若在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中,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個人信仰,遲早會如一盤散沙,沒有了凝聚力。集體和國家需要的是像勾踐一樣有著極強個人信仰的人。越王勾踐為報吳國之血仇,臥薪嘗膽數年,最終,憑著自己極強的信念,僅用三千士兵就擊潰了數十萬吳軍。可見,堅守個人信仰,是一個人的成功之道。

堅守信仰,在這個物慾橫流、紛繁喧囂的世界固然不易,但是無論對於國家、集體還是個人,堅守信仰永遠是前進路上不可或缺的信條。

懷揣信仰,相信美好

我覺得雨露是這個世界上最乾淨的東西,它們不僅能夠清除外表的灰層,更能夠洗去心靈的污垢,因為它們嚮往著純淨,因為它們比人類更嚮往美好。我覺得神秘寬廣的大海能夠包容一切人類想像不到的東西。我覺得溫暖的陽光會滋潤愛情,因為它會給我們溫暖愛與力量。

我總希望能夠在我的生活里無時無刻都能夠保持像向日葵信仰陽光一般的信仰與執著。因為對雨露的信仰,所以我深深地喜愛著雨天,不論是細柔纏綿的綿綿細雨還是傾之而來傾盆大雨。每一場雨對於我來說都像是一次心的洗禮,一場心靈的淨化。它不僅能夠洗去外界的塵雜,也洗去了我心裡沉澱的污垢。

倘若是綿綿細雨,我會走在街上,不去理睬周邊的喧譁,不去理睬身處的位置是多么燈紅酒綠。只是通過雨來感受生命,感受美好。倘若是傾盆大雨,我會坐在離窗戶最近的椅子上,嗅著雨中泥土的芳香,感受生命的精彩。雨後,心靈被洗禮,更加尊重生命。

我極愛大海,愛大海一望無際,深不見底,海納百川。它包容著一切:美的,醜的,對的,錯的。記得第一次感受海的美好是在普陀山,那時天氣涼爽,海水冰涼,依稀記得海水打在腳背上的感覺。當時海水倒映著天空的顏色,美好,博愛。它想一位慈愛的母親,包容著子女們的一切,而我們就是大海的子女。大海為我們講述著包容的故事,領略過大海的風采,我學會了把使我痛心的事變得美好,感恩挫折與失敗,以及他人對我的傷害,因為這些,使我成長,使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

我期盼陽光,因為它可以滋潤大地,使萬物復甦,它有可以和美好相輔相成,溫暖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場景:那是愛情中最美的一幕,一對戀人十指相扣,陽光從他們的指間穿過,使一切變得安靜,溫暖。可以把陽光看作愛情嗎?愛情是不同於任何情況下的陽光,它的特別,它的美好,使人們瘋狂的追求。那一對對戀人,因為一絲特別的溫暖,相識·相知·相愛·相惜·相濡以沫。這是生命中獨特的美好。

因為美好,所以聖潔;因為美好,所以包容;因為美好,所以相濡以沫。我深信美好,自然能遇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