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動的高中議論文4篇

因為感動,所以感激!因為感激,所以回報!感動是水,它滋潤每一顆鮮活的心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感動的高中話題議論文,歡迎大家一起閱讀!

感動的高中議論文一:生活需要感動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株經歷四時的小草,那么感動就是春風,溫柔而清新,輕撫著小草柔嫩的軀體。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一條九曲連環的河流,那么感動就是河邊的楊柳,柳絮拂動時,輕柔而遠揚,陪伴著河水流過遙遠的河程。

感動,是追夢的艱辛過後的一份舒心豁達。我自小就有著一個遠大的理想――成為一名作家!我知道,自己的文筆不怎么樣,表達能力也不強,然而,我明白到追求夢想,就必須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奮鬥,儘管路途遙遠而艱辛。終於,我揣著一份感動的心情,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成功,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時,我感動落淚了!雖然這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成功,卻是我生活上的一道斑斕的風景線,一回想起它,感動油然而生。

感動,是挫折的苦痛過後的一份心靈的安慰。生活並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海洋,我們的小船蕩漾在這片汪洋時,變幻莫測的災難向我們襲來。也許這時,我們需要的是身旁溫馨的話語送上的一絲絲感動。這如19世紀,美國的一位創造奇蹟的著名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她的生活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無聲無色的世界裡,海倫.凱勒經歷了比常人超出幾千萬倍痛苦的心路歷程。然而,是她身邊一位默默無聞的締造者――沙利文小姐,在海倫的生活中,支持她,教育她,使她從安慰中重拾人生目標。讀著海倫的自傳,就能讀出海倫內心深處的感動。

感動,是孤獨的寂寞過後的一份知己情。是的,一個人可以在雨中看枝條搖曳,體會孤獨,留意雨絲的纏綿,獨品大漠駝鈴的雋永。在看風、看雨、看月亮的日子裡,融化寂寞。笛福筆下的魯濱孫的生活,就是一個借鑑。在荒島上長達20xx年的生活,與世隔絕!然而,野人星期五的陪伴是魯濱孫生存的動力之一。直至兩人依依惜別,魯濱孫終可告別寂寞之時,心如潮湧的感動溢於書中字裡行間。當我們品味著《魯濱孫漂流記》,也就是在品味著一種獨特的感動。

生活需要感動。感動,一個湛藍的港灣、一曲潺潺的鏇律、一片悠悠的雲彩……當我們在艱辛、痛苦、寂寞等的洗禮後,不妨感受一下那份讓心靈棲息的感動,從感動中且看瀟瀟風雨,參悟生活!

感動的高中議論文二:感動

感動似清泉一波,滋潤彼此心田;感動似白雲一朵,裝點人生天空;感動似磐石一尊,在你我心間,亘古不變!

小溪帶著感動出發,所以它兩岸的花兒才開得那么鮮艷;春風帶著感動出發,所以大地甦醒,萬物復甦;流星帶著感動出發,所以人們向它祈禱幸福與安康。

帶著感動出發,我們會在人生旅途中獲得更多。

劉備以德感人,三顧茅使的臥龍先生出山助他成就大業;關羽以義感人,終身不忘桃園三結義,最終感動曹操,放他回去,屈原以其行廉、其志潔感動世人,使的人們用端午節來紀念他;劉邦以禮感人,使得伯在鴻門宴中為他擋劍。

正是他們帶著感動出發,所以他們在人生旅途獲得很多。

帶著感動出發,我們會在人生之旅中學得更多。

還記了個叫李春燕的漢族女子,嫁入苗寨,便成了亮苗家的月亮,她那為十里八鄉的村民行醫治病的身影,一次次呈現在我眼前,一次次把我感動,她就像一支清秀的玫瑰,散發出大愛的芬芳,時刻淋浴著我,教會我愛。

還記得那個叫王雪原的男子,不懼丟掉工作,不懼恐嚇與威脅,毅然地站出來揭開醫療費的黑暮,使得我們擁有了今天更為透明的醫療治度。他就像一支清濯的蓮花,散發出大義的芬芳,時刻淋浴著我,教我見義勇為!

還記得一人一馬郵路上的王順友,教我敬業;還記得為友守墓37年的陳健,教我守諾;還記得舞出千手觀音的邰麗華,教我不屈……他們帶著感動出發,教會世人很多,我也學得了很多。

帶著感動出發,我們會在人生之路上大步前進。

在你疲憊時,母親的一杯熱茶是你疲倦時有感動;在你生病住院時,久違的朋友前來探望,是你孤寂時的感動;在你感到迷茫而無助時,一位陌生人為你引前進的方向,是你無助時的感動。他們帶著感動出發,使得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大步前進。

帶著感動出發,我們與愛同行!讓我們以自我為中心,感動為半徑,畫無限擴張的圓,將世界包圍。

感動的高中議論文三:感動我心

我以為自己是一個最不輕易流淚的女孩,但還是因為感動還是禁不住讓眼淚溢出眼眶,而心中也漸漸已滿了感動和感謝,感動那些感動中的人,也感謝他們將愛的種子播種在我們心中。

還記得那位16秒的英雄---李劍英。僅僅16秒,他用生命詮釋了“軍人”的含義:生為國生,榮為國榮!生命的最後,他只留下了三句話:“我撞鳥了”,“我要調整跳傘”,“我要收起起落架,準備迫降。”聲音中聽不見一絲波瀾,仿佛在敘述一件平淡無奇的事,只是那不是平淡無奇的,而是一場與死神的約會。16秒後,一片菜地的上空炸開了耀眼的光,長達2小時的爆炸也許正是給他的祭奠吧!

還記得那位水中救人的英雄--孟祥斌。身為軍人的使命感使他不顧身體碰不得冷水的毛病義無反顧地跳到江中去救人。是的,義無反顧,因為它跳入江中後就再也沒上來,永遠的睡在了冰冷的水中。最讓人心酸的是他的女兒,儘管不知道因為什麼媽媽會悲痛欲絕,不知道為什麼爸爸沒有上岸來,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么多的船在江中尋找什麼,卻還是抽噎著喊:“爸爸,帶我回家”只是她不明白,爸爸再不能,高高地舉起她,放在自己的肩上,帶她去買最後一雙紅皮鞋。

還記得那位創在愛的奇蹟的英雄--羅映珍。她還沒有享受夠甜蜜的二人世界,還沒有體會到初為人母的喜悅,丈夫便因為緝毒成為了植物人,他連丈夫最後一句溫情的告白都沒聽到,只一句“八百多克”便閉上了雙眼,從此再也聽不到、感受不到她對他的愛。但是經歷沉重打擊的羅映珍最後還是堅強地站了起來,她每天兩次在家--醫院,醫院--家之間往返,卻從未有過一句抱怨。於是,奇蹟便真的發生,丈夫醒來後,用筆寫了第一句話即是“羅映珍,我愛你”僅6個字便是對她最好的回報,有一句“我愛你”足矣!

我想,我用了一個最普通的詞來形容他們--英雄,因為再沒有一個更貼切的詞來說明,他們都是英雄,最偉大的英雄,正是這些英雄們感動了我們大家,讓我們胸中翻湧著愛的波浪,讓這些愛一直延續。

感動的高中議論文四:世界充滿愛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經典的永遠就是流行的,因為這熟悉的鏇律,唱出了人們的心聲,因為“愛”是一個更古不變的話題,因為我們一直新村感恩,因為世界充滿愛,因為愛帶來了希望。

愛滋病,一個依然挑戰人類的可怕病魔,令多少人望而卻步。然而20xx年除夕之夜,世界再次將它聚焦。我們敬愛的溫家寶頂著風雪、冒著嚴寒來到了河南愛滋病村,與愛滋病人共度除夕,使倍受病魔摧殘的人們感受到了人間的春風,讓乾枯的心田又升起了綠色的希望。

如果說溫家寶的愛滋病村之行,感動了每一位中國人的話,那麽金溫鐵路上那驚心動魄的一幕,更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心。河南打工者李學生在兩個小孩就要被火車撞著的危急時刻,不顧一切地撲了上去,用寶貴的生命將死神從孩子身邊趕走,李學生——這位農民的好兒子,一個普通的打工者,一位平凡的河南青年,用自己短暫而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讓世人為之敬仰的絢麗詩章。

人間真情無處不在。湖北神農架的一個偏僻小山村,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而變得生機勃勃。大學生白亞麗毅然暫停學業,放棄舒適的生活,用自己的愛心行動,使這裡的人們感受到了科學知識的力量,因為她的愛心奉獻,使這裡的人們用科學取代了愚昧,致富驅走了貧窮。

這一位位讓我們充滿敬意的人,是什麼力量讓他們無私的奉獻愛心甚至生命?他們奉獻愛心又是為了什麼?也許有人不能理解,但是,試想一下,如果生命中少了他們這樣的人,世界將是怎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信奉這個格言,關愛他人,也是快樂自己,人間因為愛而充滿陽光,人們因為愛而幸福快樂,奉獻愛心的人,人們也會將他們銘記在心中。我想,作為一個在愛心哺育下成長的少年,我要像溫家寶爺爺、李學生叔叔、白亞麗姐姐學習,從小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處處關愛他人,將愛心與真情無限地複製下去,讓人間灑滿愛的陽光,讓愛的鮮花開遍世界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