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小時候讀過的一本很好看的書,昨天中午在媽媽家看小侄女也在看,又拿起來重讀裡面的片段,心生感慨。

小豆豆,從一開始,她就不是一個好學生——如果真的有好學生評價體系的話。

她不守課堂紀律而被老師“罰站”走廊,表現極為惡劣,直至最後被退學。

但是她卻是個很可愛的孩子。

假如一個孩子一直可愛,那么其他再有些什麼缺點也不值得再提。

可是如果成年人長大以後,除了可愛,她實在沒有什麼優點可說的話,如果真能給她下個定義的話,那簡直是——廢物!小豆豆長大以後就是這樣一個“廢物”。最起碼我是這么看的。

別的同學都有了工作,而她還在懵懵懂懂的上學,一點也不操心。——沒有一點職場規劃。

參加面試,沒有一點點準備,看到別人這么念自己就這么念。結果錯的一塌糊塗!

考試時表演個節目,竟然出醜,摔個大跟頭。

音樂學校出來的,當評審聽了她唱歌竟然大吃一驚:“你是學唱歌的?!”

好不容易混跡到學院三個月的培訓,她總成為一個編外人員,坐在錄播室的外面,因為她實在太容易捅婁子了。

廢物,無能,太笨了。在我的心裡不停的給她打上標籤。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偏偏一路走下去,成為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員、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她從未有過自卑,當填寫自己優點的時候,她認真的想了想:直率。

她遇到了許多幫助她的人,這些人不約而同都有一個特點:相信人總是特別的,總是會展露一些與眾不同的才華,並不因此時的笨拙而否定孩子的一生。只需安靜耐心微笑的等待。這就夠了。

我們總是這樣那樣的熱烈的談論教育改革,那么我們的教育中亟待改變的就是:將孩子看做是孩子,將學生看做是學生,將人看做是人。

我們要允許孩子愛玩的天性。

我們要接受孩子的智商是有所不同的,不要簡單粗暴的要求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我們要知道,條條大路都是能走向成功的,多給孩子多些鼓勵與讚許。

如果什麼是真的好學校,我想,巴學園!

在這種沒有強迫,沒有專橫;只有關愛,只有尊重,只有信任的教育下快樂、健康地成長。學生學會了學習,學會了專注,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寬容,學會了作為一個社會人所應具備的愛。正是在巴學園的這段快樂時光,奠定了每個學生輝煌的人生基礎,讓每個學生都有最成功的人生。

校長指導思想:“巴學園”小林校長認為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儘早期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精心呵護,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巴學園的上課模式:上音樂課時,孩子們將各種自己喜歡的姿勢坐在禮堂的地板上先聽節奏畫音符,在多餘的時間隨意畫飛機什麼的,不過在地板上畫上了音符之後,再要把它們清理掉可就不容易了,先要用黑板擦把粉筆擦掉,然後大家齊心協力用拖把或者抹布把地板擦乾淨。把整個禮堂的地板全部弄乾淨,可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因為這個緣故,巴學園的學生都知道了如果亂塗亂寫,或者寫一些惡作劇的東西,要把它們收拾乾淨,非常不容易,所以除了禮堂的地板,孩子們不在任何地方亂寫亂畫。

——我記得小時候,我們孩子時都喜歡塗寫,因為大人要罵在家裡是不敢塗寫的,所以就在公共場所的白牆上或者某個自己討厭的朋友家牆上塗,在學校里也只敢在廢紙上亂塗寫,在課桌上甚至地面上亂塗寫也要挨罵,老師沒有正確引導學生,只是一味的壓抑,概念里只有對與不對,純粹為了教書而教書,《粉筆》中小林宗作卻是以引導為線,輔以學習五線譜,寓苦燥的學習於快樂之中,無形中教育了孩子怎么做是對,為什麼是對的,如何做會更好更棒,一舉三得從孩子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以教人為先,並在其中授知,多好的育人之法啊!回顧我們是如何教育學生不要上網的,苦燥乏味的陳述不要上網的理由,上網打遊戲的害處……我們從自己的角度苦口婆心的進行所謂的教育,換來的是學生怎么也不理解不明白。

巴學園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現在我們所提倡的“愛人,愛己”小林校長真正地實現了這一點。 如何尊重自己,愛自己呢?那就是通過實現別人對孩子的尊重,讓他自己贏得信心,和自尊,那么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來了。對身體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給予特別愛護,這種愛護不是溺愛,而是適當地用一些方法幫他跨越一些自己因為身體缺陷而無法完成的任務。在書中有一個得了侏儒症的孩子,校長為了他舉辦了學校的“小型運動會”。在他根本無法跳過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馬時候在背後暗暗地幫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讚嘆。這么一來,培養了殘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補償———自尊和自信。這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後來這個男孩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他也有完美的婚姻還在一家公司擔任了專門融洽同事們人際關係的職位。

作為教師,或者作為父母,我們是否真的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