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人與海》有感

讀《老人與海》有感

讀了《老人與海》,我十分佩服老漁夫堅持不懈的意志。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怎么也拉不上來。

老人與大魚幾經周鏇,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漁船數倍的大馬林,但他沒有放棄堅持與大魚搏鬥,最終獲得了勝利。但引來一群鯊魚把大馬林魚吃了個精光,老人只帶著魚骨回了家 。

雖然大馬林魚被鯊魚吃光,但老人那頑強的精神永存,老人明知道漁船裝不下大馬林魚,但是他堅持要抓住它,只要你想就一定能做到,就像老人一樣他堅持不懈。他沒有被任何困難壓服,那他就是勝利者 。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每當我遇到困難時,總是覺得麻煩,又不會迴避,去逃避,而不是去戰勝困難,只是使它所壓跨。

就像在我練鋼琴時,一見到一串串音符,就頭大看了就煩,隨便亂彈幾個音就說完成了,彈好了。這只會讓我對音符更不熟悉。

在《老人與海》里,老人沒有被任何困難壓服,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鬥爭。

讀《老人與海》有感

“堅強”這個詞,許多人說過,許多人試著去做過,但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我讀了《老人與海》後,發現老漁夫聖蒂雅各做到了。

這本書主要講了老漁夫聖蒂雅各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但他仍然堅持出海,在海上與大魚拼了三天三夜,把大魚制服了。但不幸的是在回家的途中,大魚被鯊魚吃了個精光。然而他沒有失敗,他是精神上的勝利者。

這位老漁夫多么了不起呀!他捕魚不僅是為活命,賣錢餬口,更多的是為了表明他是個漁夫,在和魚的搏鬥中顯示出自己的力量。

雖然他已將近三個月沒捕到一條魚了,但他仍然激勵自己:“這是新的一天,一定會有好運的。”到最後,他花了三天三夜釣來的大魚被鯊魚吃光時,他依然是那么堅強:“人生來是不能被打垮的,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是不能被打垮。”

但在生活中,許多人卻非常脆弱,遇到一丁點兒困難,就不敢面對。我讀到過一篇古文,大意是:一個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剛爬起來沒走幾步,又跌倒了,於是自言自語道:“啐,要是早知道還要跌這一跤,剛才不起來就是了。”

這個人可笑的話語令我想到:你不勇敢地面對困難,只是坐在原地,困難是不會自己過去的。我們要勇往直前,像老漁夫聖蒂雅各那樣堅強。

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也曾湧現出了一些為了遠大的理想不懈努力的人。如歷史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因觸怒了漢武帝,他被判了死刑。

為了完成《史記》,他選擇了忍受恥辱,受到宮刑的處罰。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作,他終於完成了這部不朽之作!130篇,總計52萬多字,凝聚著司馬遷的心血,讓我們向他致敬!

堅強,是一種性格特點,更是一種了不起的精神!

堅強,可以讓你精彩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

讓我們都堅強,更堅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