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有感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能夠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動,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了3篇“讀平凡的世界有感500字”,歡迎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500字一

文如其名,《平凡的世界》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講述的是一個平凡的故事。但是,在這個平凡的故事裡,我們收穫了不平凡的東西。

十年的時間(1975-1985)演繹了感人至深的生活畫卷,那裡有氣勢磅礴的“鬥爭”,有洶湧澎湃的激情,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少年不羈的豪氣。那是一個交織著“情”的世界:暖人的親情、可貴的友情、真摯的愛情。

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雖然是個農民出身的孩子,他卻有著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學生時代的戀人,給了他精神上的支柱,從此,讓他的生命有了意義,生活有了目標。

他的戀人,一個省委高幹的女兒,從不以自己的身份引以為榮,相反,卻為認識少平而自豪,她在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在那個偏遠地方,我有一個多么偉大”挖煤丈夫“……可見少平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有重要。

他們曾有一個浪漫的兩年之約,那是在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夢幻的地方,2年後,無論對方在那裡?都要準時來到這個地方,可他的戀人卻永遠的失約了,葬身在那場洪水中,她的心就像雪蓮一樣潔白,她用年輕的生命,詮釋的那個年代的青年,鋪就了一條可歌可泣壯舉。

少平按相約的時間,來到那個美麗的地方,卻沒有了他的戀人,所有的景色,頓時在他眼裡都黯然失色,他佇立那課傷心樹下,一步千徘徊,含淚離去,曉霞走了,而記憶在少平心裡,卻永遠不會風化。

我從少平身上學到了兩點:一是對生活的客觀認識,不放棄希望,有一份執著進取之心;二是他對書的愛好,是書讓他具有與眾不同的氣質,也是書讓他與田曉霞成為最親密的朋友。

書者,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書喜愛的無論如何都是讓人可敬的。讀一本好書,如同飲一杯香茗,其味,只有自己知道,它會讓你浮想聯翩,愛不釋手,它就像一首無聲的歌,有聲的詩,在人們心目中盪起永遠的漣漪。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500字二

當我們在這個燈紅酒綠的浮華世界裡穿梭久了之後,偶爾停下來,慢下來,靜下來看看《平凡的世界》,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來,慨嘆書名的妙處,同時也不停地問自己,究竟什麼是平凡?什麼是偉大?什麼是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才是生活。戲台上的情節是濃縮的,天上一天,人間一年,所以才有那么緊湊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瑣碎的矛盾糾葛,你牽著我,我絆著你,剪不斷,理還亂,欲說還休,這才是生活。大起大落,大喜大悲,銘心的愛,刻骨的恨,當然存在,但普通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屬於飲食男女的,不過是些筋頭馬腦,說來無聊,但卻纏繞。有喜怒哀樂,有愛恨情仇,有凌雲壯志,也有頹唐消沉,這才是活生生的人,這才是生活。百折不撓,愈挫愈勇,山崩地裂不皺眉,那是神話中的英雄;現實中,縱然是強者,也難免苦痛,難免掙扎,難免有“彎”的時候,但彎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個“韌”字。

所有的少年時代,總有年輕氣盛、目空一切的一面。心中有著太多願望要實現,對自己的人生有著太多的期許。少年心思儘管膚淺,儘管狂妄,但畢竟有豪情。而現在,《平凡的世界》讓我從空中回到了地面,知道了腳踏實地,知道了平凡中的偉大。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500字三

《平凡的世界》具有史的骨架,詩的品質,它的內力涌動著深沉的激情,這是它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來源。這是著名作家雷達對於《平凡的世界》的評價,也正是由於雷達對於《平凡的世界》如此高的評論,激發了我對此書的興趣。

當我初讀《平凡的世界》時,只覺得此書叫《平凡的世界》,但書中的故事卻不平凡,它包含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反映了農民生活的喜怒哀樂。《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說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里,中國又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縮影。在那段年代裡,文化革命結束了,鄧小平上台執政帶來了改革開放。

書中大部分講述了以孫家為主的一系列人的一段有喜有悲,有得有失的故事。此書,作者路遙之所以能把書中人物的苦難人生刻畫得淋漓盡致,這與他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有深刻的關係,路遙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苦難中度過的。出身於陝北清澗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時代務農。七歲時路遙就被過繼給延川縣的伯父。路遙後來在其小說創作中對苦難生活的真切描繪,表現煉獄般的苦難生活對一個真正的人性格的磨礪,精神成長的作用,都與他童年和少年時對苦難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體驗有關。

我對於書中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倆印象最為深刻。“人生來就是受哭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受苦多一些,有的人受苦少一些。而面對苦難人們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會屈服於命運,有的人會堅強地鬥爭,但是更多的是努力戰勝一切,但又因為退縮而屈服一切,這樣進進退退地過完一生。”而這家兄弟則是屬於這種努力與命運抗爭的人。對於孫少平,可用一詞“偉大”來形容他,為了生計,他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去最底層工作,再苦再累也不怕,而在成長中,少年認識到了自己是平凡的,對於調出煤礦到城市去的機會,他卻毅然放棄。這並不是因為他高傲,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與眷戀,在平凡與嶄露頭角中,他選擇了平凡。

而孫少安則是一個土生土長,腳踏實地的新一代農民形象。說他是新一代農民形象。正是因為他的身上,既有老一代農民勤勞、樸實、忠厚、善良的特點,有為家庭而犧牲自我的傳統美德,也有新一代農民渴望變革、敢於冒險的精神。為將弟弟妹妹供養成人,他犧牲了自己的一生,放棄了讀書的機會。他對自己的人生設計,沒有“浪漫” 、“美妙”這樣的幻想,而只有“腳踏實地” 、“面對現實”這樣的務實精神。這就是一個誠實做人、老實做事的新一代人。

了解這孫家兩兄弟後,我不禁想起了美國劇作家尤金*奧尼爾的一名劇《天邊外》。劇中的兄弟倆卻和這孫家兩兄弟有著天壤之別。由此,不更體現了這孫家弟兄倆的身上所散發出的愛與對生活的理解,這更發人深思,也是這平凡的世界在深深感染我、教育我。

更多《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