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讀後感兩篇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讀後感一

今天我們學習了周曄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四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談《水滸傳》,第二件事是談“碰壁”,第三件事是幫助車夫,第四件事是關心女僕。這幾件事給我的印象很深。

第一件事主要講了作者讀書不認真,看《水滸傳》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伯父問“我”,“我”就張冠李戴亂說一氣,伯父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話魯迅先生表面是在夸自己的記性好,實際是在幽默的批評作者讀書太馬虎。我以前買書只看封面好不好看,再看插圖好不好就買下了,回到家一看,結果一點也不好看,讀了這個故事,我心裡感到愧疚。

第二件事是主要講了“我”和伯父談起了鼻子,“我”對伯父說“伯父,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伯父問:“哪一點不像呢?”“我”說“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呢,又扁又平。”伯父說小的時候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這句話表面上是伯父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實際上是伯父與反動勢力做鬥爭時受到的殘酷迫害。

因為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所以得到很多人的愛戴。我要學習魯迅先生這種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的高尚的品質。

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感二

今天,我讀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主要講魯迅先生生前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所以才會受到這么多人的尊敬與愛戴。我讀完這篇課文後,不禁想起一件發生在我和表姐之間的事。這次國慶節期間,有一天,天氣有點冷。我和表姐正要去外婆家。我們走著走著,發現一位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在向路人乞討。那個小男孩不過七、八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隻腳穿著破布鞋。表姐走到他跟前,正想拿錢給他。我把表姐攔住了,對她說: “表姐,別管他了,快走吧。”表姐聽了,嚴肅地對我說:“你難道沒有讀過《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嗎?魯迅先生他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這是一種多么高尚的精神呀!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那種高尚情操,應該幫助這位小男孩,而不是去嘲笑他,不理睬他!”說完,表姐把五塊錢遞給了小男孩。我頓時臉上感到火辣辣的,恨不得地上有個洞讓我鑽進去。我也掏出口袋裡僅有的兩塊錢給了那個小男孩。從這件事中,我受到了教育,並立志做一名像魯迅先生那樣愛憎分明,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