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讀後感

【篇一:復活讀後感100字】

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後感可能達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寫於19世紀末的長篇小說是列夫。托爾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認為是其創作的“最高一峰”。

《復活》一書如實地描繪了人民的悲慘境況;描繪了形形色色官僚的醜惡嘴臉,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會欺騙的實質。表現出深厚的人性,宣揚了人性。

【篇二:復活讀後感100字】

看名著看的是種內在的精華,如果你深入了這本書裡面,其實會發覺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在裡面。閱讀是種精神的享受,是靈魂的升華。對於名著尤其如此,希望大家多學習,多多閱讀名著,對自己提高修養都很有幫助!

讀著《復活》,心靈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撼,不僅是為了男女主人公,特別是男主人公靈魂回歸的可歌可泣,更是因為自己內心與之產生的共鳴。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有一次徹徹底底的復活。

《復活》概要:小說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本是一個貴族地主家的養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公爵奸後遭到遺棄。由此她陷入了苦難的生活,她懷著身孕被主人趕走,四處漂泊,淪為妓女達八年之久。後來她被人誣陷謀財害命而被捕入獄。十年後,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他認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遺棄的瑪絲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譴責。為了給自己的靈魂贖罪,他四處奔走為她減刑。當所有的努力都無效時,瑪絲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與她同行。途中,傳來了皇帝恩準瑪絲洛娃減刑的通知,苦役改為流放。這時的瑪絲洛娃儘管還愛著聶赫留朵夫,但為了他的前途,拒絕了他的求婚,與政治犯西蒙松結合。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表現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法律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