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作文讀後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國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夢想,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小學生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作文讀後感一,僅供大家閱讀與借鑑!

【小學生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作文讀後感一】

在讀《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一書之前,有時我不禁會想,人的一生究竟是為了追求什麼。為金錢?當面對家人老去的時候,我知道金錢挽救不了生命;為權勢?當電視播報權欲薰心者被繩之以法時,我知道權勢換不了自由;為名利?當名人褪去光環的時候,我知道他與普羅大眾一樣無異。既然金錢,權勢,名利皆不是,那人活著難道僅僅是為了一日三餐,為活著而活著嗎?顯然更不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完善,知識的積累,在歷史故事中,在教科書中,在日常的生活見聞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在歷史上,有無數像岳飛、包拯、文天祥那樣的歷史人物,他們忠誠愛國、公平正義的精神,至今家喻戶曉;在革命時期,有無數像夏明翰、方誌敏、趙一曼那樣的革命烈士,至今我們耳熟能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大生產、大建設中,有無數像李四光、袁隆平那樣的科學家,為國家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太多太多的人物,太多太多的感人事例,無一不在告訴我:為民族、為國家他們甘願奉獻一切。

讀語文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深感國弱遭人欺的屈辱,明白了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憂國之心,更為《詹天佑》的愛國情懷,驕傲、自豪;《釣魚的啟示》,我深刻體會誠信為做人之本的重要,《檢閱》、《爭吵》,我看到同學們的尊重、鼓勵、團結、友善的美好。

在社會,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司機”吳斌,城市的美麗不再局限于山水風景,更在這一批批道德模範的身上彰顯:一個瘦弱的女性用雙手托住高空墜落的孩子,一個堅強的司機用危難時刻的冷靜拯救一車的乘客,普通人身體裡迸發出的驚人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驚人的力量。

今天,當我細讀《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一書,我驚訝地發現,我尋找的答案,它不就是第一篇第4小節——“弘揚中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公民必須恪守的道德細化嗎?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它不就是我們做人的目標、價值和意義嗎?

心中有國,必不為金錢出賣靈魂;心重事業,必會勤勤懇懇、精益求精;心守誠信,必不為利益背信棄義;心存友善,必會尊重他人、和睦友好。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必須牢記,更要做到。因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人才,是中國夢的初始……

【小學生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作文讀後感二】

夢想,是一種意識里的追求,是人們尚未實現而又迫切渴望的未來,並由此催生趨向這個目標的強大奮鬥動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國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我們的中國夢、民族夢。它既包含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宏大願景,也包含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的個體期待。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平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和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都提出了“中國夢”,正如黨內著名理論家、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21世紀頭20年的“中國夢”。這是實現21世紀頭50年“中國夢”和後百年“中國夢”的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

中國夢是一個長長的夢,不是三年五年,也不是十年八年,而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夢,一個前赴後繼的夢。有“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的悲壯,有“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還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的信念和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奮鬥的承諾。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中國夢關聯過去,指向未來。為了實現“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如何做?

首先,認真學習運用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要鼓足中國信心,努力通過自身的學習實踐活動鍛鍊增強本領,在基層工作中,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並將所學的運用到工作實踐中,為老百姓解難,幫助他們走向致富的道路,為逐步實現小康社會付諸行動,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其次,明確個人目標,成就自身價值。作為年輕人,在基層工作,要滿懷激情,敢於擔當,敢於創造,用‘兩個百年’的目標激勵自己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奮勇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才能為實現“中國夢”發揮生力軍作用,用“青年夢”托起“中國夢”。

第三,勇於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陳舊的思想已經適應不了只要廣大青年胸懷理想,只有創新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最終實現民族復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火藥、造紙、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的後代,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創新傳統,積澱了豐富的創新文化。然而,由於清朝中葉以後暮氣沉沉、固步自封,到了近代,作為世界文明古國的中國卻落後了, 每個人都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夢,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著朝氣的民族,新時期的中國是我們實現夢想的時代,所以年輕人的夢想與國家民族興衰榮辱緊密相連,要勇敢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並付諸行動,為實現“中國夢“增添新的活力。

【小學生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作文讀後感三】

三、四歲時,我渴望我成為一隻迷人的小鳥,能自由地翱翔在蔚藍的天空中……;五、六歲時,我渴望我成為美麗的花仙子,能自由地穿梭在芳香撲鼻的花叢間……;八、九歲時,我渴望我成為語文課代表,為同學服務,替老師分憂……

今天,我看到一本《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的書,心裡一樂~呵呵:不光我有夢,原來國家也有夢!!

我們小孩子做小夢,哪國家做的又是什麼大夢呢?它與我們小學生又有什麼關係嗎?我帶著幾分急切與渴望的心情打開了第一頁,立刻見到了余心言先生所寫的序。

余先生在開言就非常開心地說:“今天的中小學生是幸福的。大家生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好時代。"接著先生在第三句就非常清晰地告訴了我們——“實現中國夢有兩個百年奮鬥目標: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時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的時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原來,這就是我們國家為之奮鬥的偉大的中國夢啊!

我慶幸自己是00後的孩子,我們正好處於實現這偉大中國夢並見證這一偉大時刻到來的黃金時段,難怪先生說:“……我們將終身難忘。……也將使我們終身受用。”

夢想最華麗、最旖旎,不去努力實踐不去努力奮鬥去追夢,那夢想還只是夢想,與我們小時候白日夢一樣,僅是南柯一夢。而這本《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開序告訴我們:我們今天的輝煌不是空中樓閣,不是海市蜃樓,那是無數先人為救亡圖存,為民族獨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是我們的父兄為國家富強,艱苦奮鬥,不斷探索贏來的。我們要全面建立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百年奮鬥目標,就需要我們當代少年了解這個奮鬥目標的主要理念、主要內涵、實現的道路。因為這箇中國夢需要我們,需要我們今天的青少年認真做好接力準備!

我們蹣跚學步時的白日夢,那是有趣、可笑的幻境,浪漫的泡影,隨著時光飛逝磨滅殆盡。而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等著我們親身經歷,親手實現,這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古有夸父逐日,而今我們接力追夢,同學們,我們做好了準備嗎?

【小學生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作文讀後感四】

有夢想才有目標,有希冀才會奮鬥。不論是國家民族,還是個人家庭,夢想都是保持生機、激發活力的源泉。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習*平主席的重要講話,闡明了懷抱強國夢想與煥發前進力量之間深刻聯繫,更揭示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路徑。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了共同夢想努力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

歷經苦難與輝煌,中華民族始終有著“家國天下”的情懷。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從來都是我們民族的夢,也是每箇中國人的夢。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正是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巨變的歷史。從上學就業到住房就醫,尊嚴的保證、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每個人向著夢想的不斷努力,描繪出一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更匯聚起一個國家最為持久的追夢力量。

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民族緊緊相連,億萬中國人組成的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涓流匯海,聚沙成塔,中國夢漸行漸近的步伐,來自2.6億農民工勞動致富的創業熱望中,來自社會各界心繫國運的熱誠參與中,來自無數志願者投身社會的無私奉獻中。有了每個人的共同“給力”,才有國家社會的不斷前行,才能讓更多人敢於做夢、勇於追夢、努力圓夢,凝聚起推進民族復興的中國力量。

什麼是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就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集起來的力量。個人夢想可能千差萬別,但實現國家夢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這種力量,我們在革命年代前赴後繼的抗爭中感受過,在建設歲月激情燃燒的奉獻中體驗過,在改革時期波瀾壯闊的奮鬥中親歷過。未來的征程中,只要13億人團結一心,這種不可戰勝的磅礴之力,必將成為我們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勝利之本、力量之源。

通向理想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經歷發展陣痛、面臨“驚險一跳”,就業、醫療、住房、養老……每個人都可能會與國家社會一起,經歷追夢之旅的曲折和辛勞,可能會有抱怨、有糾結,但更要看到,我們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

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和國家,是幸運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夢想。毫無疑問,完成這項偉大的事業,仍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努力。凝聚起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完成民族復興征程上的接力,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