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

一個孤獨的牧羊人憑著一己之力和數十年的時間,在荒漠中種出了大片的樹林,把土丘變成了綠洲。《種樹的牧羊人》是Frédéric BACK先生1987年出品的一部代表作品,充滿了詩意的敘述。淡泊而又意味深長,風格簡約而又意味深長。下面由小編整理的《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植樹的牧羊人》讀後感範文

本片通過講述牧羊人用雙手把荒漠變成綠洲,使萬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達了一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曾經在古羅馬時代流水淙淙,人們可以垂釣的地方,現在變成了狂風呼嘯的荒漠,可是說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自然的不端行為的嚴懲。但是牧羊人通過一己之力又把不毛之地變成富裕的村莊,全是靠一個永恆的精神和肉體的力量。作為一個普通的人,他和神對抗,創造了偉大的事業,這體現了人類潛藏的智慧和改天換地能力。心存善念必有善報,只要心存美好的願望並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變惡劣的生存環境,大自然也一定會給與豐厚的回饋,人類的可悲命運會被最終改變。

自然生態和精神生態互為表里,相互影響。人們原先自私自利,相互折磨,最終導致村莊荒蕪和廢棄。而到了1945年,“我”又去了那裡,看到了更加美麗,面積更大的森林,到處鳥語花香,潺潺流水穿過樹林,不時有甜美的清風吹過,伴有兒童天真的笑聲,陸續有一些年輕人搬到這裡居住下來,這都跟30年前的境況有了天壤之別。當生態環境發生改觀後,人們的精神面貌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這一點上來講,牧羊人簡直就是從事著上帝所作的事,他不但改造了自然,也重塑了人心,使人心向善,相互關心愛護。

所有這些變化都歸功於這位默默無聞的老人幾十年的堅持,老人把永恆的精神和肉體奉獻給了這片土地,創造了偉大事業,使得生存下來的人們過上了無比幸福的生活。人們對這種變化毫不關心,漁夫和獵人不斷地追捕魚和野豬,儘管他們看到了這裡茂盛的森林,也只會把它當做是大自然的產物。正是因為這樣,沒有人提起過牧羊人的功勞。如果有人知道牧羊人的功績,人們大概就不會讓他再默默無聞了。如“我”所言:這位高尚的老人的行為,除了神以外,又有誰會知道呢?

莊子說:“至人無己、聖人無功、神人無名”。牧羊人始終默默無聞,不求名利和回報,在事業成功時悄然離世,人們享受到了他賜予卻沒有感覺到他的存在,他的奉獻精神和堅持不懈,樂觀向上的生活觀念相對於眾生喧譁,唯利是圖的現代社會,更具有現實意義。

本片可以看做是一篇記人散文,採用了“限制性視點”來講故事,感人至深。

敘述視點可分為全知性視點和限制性視點。全知視點是指敘述者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無所不在地敘述出影片中任何一個人物所知或所未知的一切。敘述者有絕對的自由,在敘事的時空中自由地行走。限制性視點指敘述者在故事中只知道部分內容,有時候敘述者所知的等同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敘述者象鬼魂附體一樣附在故事中的某個人物上。限制性視點主要有第一人稱視點,第三人稱視點和客觀視點。第一人稱視點在小說中常用“我”的形式出現,在電影中,畫外音經常是第一人稱視點的外在形式。當畫面出現一個人物時,敘述者用畫外音說“我”。敘述者這時想把聲音上的“我”和畫面上的“我”等同起來。

本片在敘事方面一個突出的特徵就是採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稱視點,來講述種樹人的故事,通過“我”的耳聞目睹,所思所想,對種樹人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我”在本片中僅僅只是個旅人,一個過客,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因緣際會目睹了一個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變成了森林村莊。在影片中,“我”作為一個見證人,使種樹人的事跡具有極強的紀實性。由此,種樹人的故事才顯得真實可性,才產生了打動人心的力量。另外,“我”由於不是和種樹人朝夕相處,因此,對種樹人的生活實際上了解的並不是非常全面,但是這個地方滄海桑田的巨變卻令我震撼,因此,種樹人的生活就具有神秘感和神聖感。

外在造型上樸實穩重,留著小鬍鬚。“我”初次見到時,他用自製的罐子打水。因為一直過著孤獨的生活,他幾乎從不說話,但一舉手一投足都充滿了自信。他燒飯給“我”吃,讓我喝熱氣騰騰的湯。他不抽菸,養的狗也很安靜。

由於兒子和妻子都因為惡劣的生存環境而早逝,他從種樹中緩解了痛苦和孤獨,找到了幸福和滿足。兩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兩次災難性的事情,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牧羊人的種樹熱情,他堅持在荒蕪的土地上不斷的種樹,絲毫沒有顧及戰爭的影響。他的身體漸漸地變得虛弱,但他從未因此而露出迷茫的神情。

也正象他所說的那樣:“如果是神讓我活下去,那我就種更多的樹,雖然現在只有一萬棵樹,這些樹就象大海里的一滴水那么少,但是我還是會繼續種下去”。對於老人來說,種樹依然是讓他樂此不疲的事情,也是他生活本真,他找到了幸福生活的真諦。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人逐漸衰弱下去,也許他把心中的痛苦與煩惱都變成了動力,用自己的熱情在絕境中取得勝利,這樣孤獨的老人,恐怕到他死的時候連自己的語言都忘記的這樣一個老人,用堅韌和樂觀征服了大自然,征服每一個觀眾。

政府官員:裝腔作勢,官僚氣十足。

二戰爆發前,政府里的林業官員,水務官員先後到這裡調查,空談虛無的大道理,作為政客的一場演說,沒有實質的政策和內容,只不過是到這裡來欣賞下美麗的風光罷了。大腹便便的官員拿腔作調和健康的種樹人的樸實穩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力的表達了導演對官僚們的厭惡之情。

本片場景採用素描及淡彩畫手法,風格簡約,具有寫意的特點。另外還借鑑了印象派繪畫的風格,強調個性和自我感受,著力描繪光影和色調,弱化結構,許多地方都是幾筆勾勒出輪廓,留給觀眾無限遐想。

在場景設計方面,對比手法的套用蘊涵著一種歷史滄桑感。其一是聲音對比,由沉重壓抑到明快活潑,由刺耳的風聲,顫鳴到有多種動物和鳴,使荒蕪和生機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二是畫面對比。由前面的素描到後來的水彩,樹林也呈現由陰暗到明快的變化,人物表情由呆滯憂傷轉向微笑歡樂。這些變化和整個故事的進展方向一致,開始是荒蕪貧瘠,後來是豐富多彩,由頹廢陰沉變為喜悅和生氣盎然,視聽對比使觀眾直接感受到了氣氛的前後變化,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這條被棄置的村莊,就像燕子或蜜蜂的窩一樣坑坑窪窪。泉眼乾涸,屋頂倒塌,教堂鐘樓崩裂。雖然房屋排列有序,但生活的跡象卻一點也察覺不到。那是六月份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那塊沒有陰影處的高地,刮著很大的風,讓人受不了,那些幾乎要把這個被棄置的村莊吹起的風的聲音,就像找到了食物的野獸的聲音一樣。

“我”在牧羊人家借宿一宵,了解原先看到的村落的人主要依靠燒炭砍柴來維持生計,生活非常貧苦,在惡劣的環境下忍耐著,痛苦地生活著。在這個封閉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自私自利,只顧著自己,每個人都想方設法要逃避自己的命運,這就構成了他們像水泥一樣堅強的性格,男人把炭運到城鎮裡,然後又回到村里,重複著希望和絕望,於是女人們的怨恨不斷加深,大家不斷爭吵,產生出自私吝嗇的念頭,並大聲地發泄出來。加上不斷狂吹的風,擾亂者人們的神經,使自殺和精神錯亂的事情不斷增加。所有這些將這條村子推向了滅亡的道路。

描述這些情景,是為了片子的主題服務,也為後面的敘述做鋪墊,先抑後揚,形成前後對比。

牧羊人鑿地埋種,畫面簡約傳神。觀眾可以體會到牧羊人每播種一粒種子所要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也會深刻的理解老人不求回報造福人們的美好情懷和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情感。

畫面構圖和中國畫中的寫意“留白”有些類似,場景和人物只是用素描的方式簡單勾勒出大致的輪廓,沒有將所有的行為全部刻畫出來,只是描繪了一部分,這也如同心理學當中的“完型心理”,可以把另外一部分留給觀眾,讓觀眾有更多的思考和想像空間。

老人種下的一萬棵樹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那裡,遠遠看去如一片灰色的霞,就像一塊毛毯一樣蓋住了整個山崗,確實很壯觀。192024年種下的橡樹,現在已有2024年的樹齡了。那些樹已經長的比“我”和牧羊人還要高。

分成三區的森林,長11公里,寬3公里。那裡是沒有遭遇到人類破壞的地方,就像是一塊天賜的寶地。那些樹就像年輕人一樣有活力,而且威風凜然的生長著,整個森林綿延不斷,像海洋一樣,給人舒服的感覺。向山下走去,以前乾涸的河床,現在流著潺潺的流水,這和以前荒蕪貧瘠的丘陵沙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切都已經改變了,連空氣都改變了,那時候像野獸般迎接我的風,已經消失了,風中飄著一陣香味,更使人驚訝的是,村里流著潺潺的流水,甚至有一個噴水池,更讓人感動地是,噴水池旁邊有一棵菩提樹,那是復活的象徵。以前是廢墟的村莊,在人們的努力下脫胎換骨了,在過去的廢墟上,新的房子蓋起來了,包圍著房子的菜園裡,種著大白菜等蔬菜,菜園整整有序,那裡已經變成了任何人都想住的地方。

在這片土地上,完全沒有戰爭的傷痕,從山腰到山頂,綠油油的大麥田和小塊的水田清楚可見,在狹長的山谷里,有著大片的草地,在“我”來不了的八年里,這裡變得越來越富裕,成為了幸福的歸屬,192024年的廢墟里,現在建起了無數的農家,這就是幸福快樂生活的見證,原來乾涸的泉水,成為了為森林樹木儲水的地方,再次流出了豐裕的泉水,在路上到處可見健康的男女和懂得享受生活的年輕人,他們充滿了活力,為田野帶來了很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