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讀後感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恆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教育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事業,“沒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具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著激情、詩意和活力”。教育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而激情、詩意、機智、活力、恆心的源頭活水是理想。所以我一直初淺的認為把教科書上的知識原原本本的傳授給學生,學生能夠掌握,這就是一名教師所有的職責。我們的前輩或許只要做到能夠傳道、授業、解惑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了。然而,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國際化與信息化的時代,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時代,新的時代對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讀了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我才清醒的認識到新時期下什麼樣的教師才是優秀的、出色的。

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的開篇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把理想播在學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夢中。”是啊!理想確實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許很難,但它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前進的階梯,這樣不斷前行才會讓我們不斷進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點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斷前行。

朱教授心中的理想教師其實就是對現代教師的期望和要求。其中他談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準,首先必須有高的理想。有人研究過人的抱負層次和成就的關係,結論是人的抱負層次越高,成就也越大。的確,一個人所取得的最佳成績一般是不會超過他理想中的最高層次。如果汗水可以積攢,我們的黃河將會更長,如果信念可以堆積,我們將樹起另一座泰山。我想,只要有信念,有汗水,我的教育之夢將會變得五彩繽紛。我想,或許我們會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我衷心的祝願我們的老師一生幸福,去享受“教師人生”的快樂,去追尋心中的教育之夢。而我也要通過不斷完善自己,提高業務素質,用實際行動,用我畢生的精力,用我的愛心,從事於我的教育事業,在這片芳草地上播下春的種子,讓學生收穫屬於自己的乳酪,我相信我們的孩子將會學到更多的更有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