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讀後感400字

木蘭詩寫出了木蘭的勇敢無畏,是忠孝之人。那大家對此有何看法?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木蘭詩讀後感400字,希望你有所收穫。

木蘭詩讀後感400字篇一

北朝民歌《木蘭詩》,講述的是千百年前閨門女子花木蘭的故事。故事對我來說並不生疏,小時候聽父母講述過,後來上學時也學過。可我每次讀起《木蘭詩》的時候,都深受感動,今天再次讀它仍感觸頗深。

木蘭乃一名普通“當戶織”的勞動婦女。因為天子徵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木蘭於是決定捨棄女兒身,替父從軍。木蘭騎上戰馬,渡過黃河,越過燕山,經過了重重困難才到達軍營。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鬥,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凱鏇歸朝,木蘭放棄功名利祿,願回家過耕織的生活。當她一身女兒妝出來和昔日戰友相見時,人們都十分吃驚。

木蘭詩讀後感400字篇二

一提到“花木蘭”,大家都會想起一個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在古代閉塞的社會中,木蘭能毅然決然地超越社會習俗,女扮男裝,勇敢地代父從軍,這種行為,如果沒有大智大勇是無法做到的。從另一方面而言,木蘭代父從軍並在疆場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這不但有功於國家,更是大忠、大孝、大勇的表現。

花木蘭集大忠、大孝、大勇、大智於一身,為中國婦女樹立了一個新的典型,並說明了一個事實:婦女一樣能夠盡忠,一樣能夠為國家效力。現代男女都平等了,花木蘭們都可以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了!

花木蘭的故事能流傳千古,顯示了人們對花木蘭的喜愛、敬仰以及這位奇女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木蘭詩讀後感400字篇三

我最喜歡的民間故事就是《木蘭從軍》。

故事講的是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後,我對花木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想到木蘭換上戰袍,帶上寶劍,騎上駿馬,去戰場和敵人奮勇廝殺的場景,我就十分感動,真為木蘭在戰場上的勇敢而驕傲。雖然現在沒有戰爭,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學習中會遇到許多大大小小的困難,面對這些困難,我們要像花木蘭那樣勇敢面對,決不能屈服、害怕,要向花木蘭學習,做個強者!可是,我們有些同學,特別是女同學,常常以自己是女生為藉口,逃避困難,好像總覺得自己不如男生?為什麼要這樣想呢?

“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是女生,但她不是比男生做得更好嗎?

木蘭詩讀後感400字篇四

在偉大的祖國六十二華誕的前一天,我校舉行了“慶國慶經典誦讀”比賽。

其中,木蘭詩的朗誦讓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忘懷。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那一聲聲深情地朗誦讓我不禁浮想聯翩。當木蘭下定決心要替父征戰時,我怎么也沒想到,一個弱女子,竟然可以不顧生命危險,征戰沙場!行軍路上,如此艱苦,如此匆忙,但軍令如山,木蘭為了年老的父親和年幼的弟弟去男人一起吃苦受累,去征戰沙場,雖然木蘭只是一個平凡的織布女子,但她卻挑起了男人的擔子,做出了比男人還要偉大的成就,木蘭真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好女子!

當木蘭可以接受嘉獎的時候,她卻“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回到家裡,木蘭終於卸下了身披多年的盔甲,也卸下了本不屬於她的,卻讓她挑起了的擔子,又穿上了女兒裝。木蘭要告訴她的戰友:她,這個和他們一起上陣殺敵的戰友---是個女孩。 這個令人震撼心弦的好女子將永遠印在我的心中。

木蘭詩讀後感400字篇五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成為一段佳話,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巾幗英雄成為女中豪傑,人中大丈夫!從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到到八十年代的中國保爾張海迪,真可謂是巾幗不讓鬚眉!

中國當代青年張海迪9歲時高位截癱,多病纏身,每行一斷路都要灑下比別人多的汗水,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價,然而她並沒有被病魔所嚇倒,而是向命運所挑戰,每天堅持在家裡自學,而且堅持學習各國語言,並且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學,而且還翻譯了許多英文、日文版的文學著作,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她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她憑著自己的毅力戰勝困難的信心都達到了常人難以辦到的事情。她以“人殘志不殘”的信心創造了生命的輝煌,成為了生活中的強者,誰說女子不如男?

傳統道德上的意識偏見,早就應該被歷史的車輪輾碎,君不見商海女強人,各國政要中也有女強人的身影出現嗎?這個世界本來就有我們女人的一半,憑什麼把功勞和成績都說成是男人創造的,我一定要爭做一名出色的中學生,在不遠的將來也能成為一名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