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800字

篇一:

在顛沛的人生海洋中,擷取一朵記憶的浪花。

——題記

清晨的花兒不知緣何落下,黃昏之時,魯迅先生便將這略帶陽光氣息的落英收進記憶的扉頁,用感情與回憶匯成一本《朝花夕拾》。

陰冷無情的黑白無常,一去不回頭的黃泉路,皆是人們對於陰曹地府的第一印象。但在一個孩童的眼中,卻截然不一。魯迅先生的《無常》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個活靈活現白無常的模樣。可魯迅先生為何不喜歡與白無常擁有同等權力的黑無常?從這中看來,是討厭其衣飾,而向後看去,發現黑無常比白無常冷酷無情的多。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那陰曹地府成了人間及陰間最為公正的地方。世間的黑暗,令人不得不去尋求一個精神慰藉。

再倒回來說一說《狗·貓·鼠》一文。略讀其大概,認為僅是在描述人與動物間的愛與恨,而後精讀見其內涵。發現對於文中的貓,作者認為它:

1、要將食物把弄一番才肯吃掉;

2、與虎,獅子等為同族卻長一副媚態;

3、交配時的嗥叫;

4、殺害隱鼠後證實是被長媽媽踏死等誅多因素,令“我仇貓,更仇像貓一般的人,更憐惜像鼠一般手無縛雞之力的下層人,任憑他人欺辱。”或許這便是當時社會最真實的寫照。難怪會說魯迅先生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文章太犀利,總能折射現實社會中的人與事,需要結合當時政治背景才能讀個明白。

再談談我對於《藤野先生》一文的看法。藤野先生本是一位日本老師,卻對於中國學生仍是十分細心,耐心講解,認真授課,一直衣著簡樸。由於他嚴謹,認真的教學風格,以至對兒時的魯迅的成長起了不可獲缺的重要性。文中說,他更不計兩國間的衝突,倒也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在魯迅的寫作生涯中,藤野先生的品質一直讓他不斷勇敢的抨擊各類現實的醜惡。這篇文章,記錄了魯迅的心路歷程,讓我知道魯迅先生從學醫救國到棄醫從文的轉變,學到了魯迅先生的愛國思想,也知道了人一生中不能沒有導師。

總而言之,《朝花夕拾》並非僅是一本回憶錄、十篇小散文。它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以及大膽並不直白的諷刺手法,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抨擊當時時事醜露的一面。愛國學生范愛農,腦子裡充滿封建卻敢做他人不敢做的事的長媽媽……一個個人影,一件件往事豈褪色,在魯迅先生的筆下保留住原本的色彩,被雋刻在歷史洪流間。

或許那片段預告已不知所蹤,但由童年,記憶與人生所組成的“花”卻亘古的留存在魯迅先生心中,及他的寥寥數語間……

篇二:

近來,我看了一本書——魯迅的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講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風雨故園”。

這部電影講述的正是魯迅童年的事情。

魯迅的爺爺——周福清是被皇帝點中的翰林,全家都以此為榮。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後來他的爺爺犯了罪,被抓到了京城,判了個死刑。從此,周家敗落了,魯迅父親的病也就因此越來越嚴重。魯迅從此“家、三味書屋、當鋪”來回跑。在這期中,魯迅也曾想過從此不讀書,因為他想到了他的爺爺、子凌公公(魯迅的長輩,考了一輩子,結果連秀才都沒考上,最後變瘋了)、父親、三味書屋的壽先生都讀了一輩子的書,結果到頭來什麼也沒有。但是,魯迅的父親就希望他們三兄弟能讀好書,將來好給周家增光。結果真的給他盼到了,魯迅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成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了解了魯迅的童年,我覺得看《朝花夕拾》也就比原來更易懂了,因為我已經初步了解了魯迅——這位偉人的童年生活。

《朝花夕拾》有十篇文章,再加上一頭一尾的小引和後記,一共有十二篇。剛開始看這本書是一頁一頁、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地接著看,但後來我發現有幾篇文章太深奧了,我根本看不懂,所以只好跳過去不看。可是有些文章,就好比《狗貓鼠》吧,我雖然可以從文中看出魯迅對小動物的關心、愛護,但是我卻看不到更深層的意思——《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的“流言”,表達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嗥叫”、時而“一幅媚態”等特性的憎惡。

還有,《無常》我根本看不懂,但是,我可以從導讀中理解一點意思,主要還是為了諷刺那些打著“公理”、“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

在“風雨故園”里,我真的看到了《父親的病》中所說的那樣“要原配的蟋蟀一對”,還有更離譜的呢,要什麼了生三年霉的豆腐渣熬成灰,什麼三年的陳倉米……唉,那些“名醫”真是想得出什麼說什麼啊!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也反映了舊中國的科學、醫術的落後和平民的愚昧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