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來讀後感受3篇

小英雄雨來讀後感受1

讀完《小英雄雨來》這篇文章,我頗有感觸,但也有許多疑問:為什麼小小年紀的雨來那么堅強?他哪來的那么多勇氣?他為什麼能堅貞不屈,那樣大義凜然?這些問題困擾著我許多的日日夜夜,經過無數次的沉思,我終於有了答案:因為他有一顆忠於革命,忠於黨的赤膽忠心,因為他一直盼望解放後,他可以和其他同齡人在教室光明正大的學習,可以讓大多數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抗日戰爭時期,在蘆花村有一個12歲的少年——雨來。雨來非常喜歡游泳。一個秋天,雨來上了夜校,在這裡他學會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幾個大字。

一天鬼子進村,交通員李大叔藏到了雨來家的大缸下。敵人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他在敵人嚴行拷打、威逼利誘下,守口如瓶。敵人決定槍斃他,但他趁敵人不注意之際,跳到河裡,他得救了。雨來也成了小英雄。

雨來的勇敢,深深地鑄刻在我的心裡。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怯懦。那是一個下著雪的冬天,我無意間看見一幫和我一般大的人,在欺負一個小男孩,見到此景,我內心立即充滿了氣憤,可是他們人太多了,我又轉念一想:反正不關我的事。便轉向,大步大步的往前走,此時此刻,什麼樂於助人,什麼拔刀相助,都拋到了腦後。都因為我的懦弱,我慚愧了好幾天。現在想想,當時我面臨問題的並不只是幫助那個小男孩,而是一場道德、勇氣的抉擇。當我讀到雨來的堅強勇敢的精神,更像是雨來教導了我做人的道理。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是老師教給雨來的話,看得出雨來對這句話很有感觸,說明雨來渴望在光明的教室學習。戰爭時期,他們沒有好的學習環境。可我們呢?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學習,卻不珍惜,上課不但愛做小動作,還愛交頭接耳。更有一些學生,竟然厭倦上學,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真的不值啊!當我們有這種思想時,想一想雨來,渴望學習的態度,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我記憶里模糊記著這么一句話:自己選的路,就算跪著也要走完。用它來形容雨來再合適不過,他選則了一條革命道路,不管有多少艱辛,多少難過,他都用他的毅力,堅強的走過,我想雨來一定有許多痛楚吧,但他一直堅持著,一直努力著。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有的時候,我遇到一點困難,就要退縮,沒有一點毅力。這豈不是魚游鍋中——好景不長嗎?美國有個作家叫海倫·凱勒,她不但是聾啞人,還是盲人,沒人能想到她會寫出《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但她做到了,她打破了常人的思維,同樣使我們敬佩。只要我們向他們學習,同樣也會有一股自己也無法預料的力量。一首歌不是唱么: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

戰爭年代,硝煙繚繞。雖然我們擺脫了那時的苦難日子,但一定要記住那個年代雨來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因為那句句是真理,也許能讓你一生受用不盡。

小英雄雨來讀後感受2

今年開學,我們四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中有一課叫《小英雄雨來》的課文,我已前聽說過,但總沒有找到這個故事,今天一看到這個題目,便拿起來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當讀完《小英雄雨來》時,我久久陷入了沉思。想著雨來跟我一般大小,卻是一位能與日軍抗衡的小游擊隊員了。

課文寫的是在晉察冀邊區,有一個村莊叫蘆花村,村裡有一個小孩名叫雨來。他水性好,尤其擅長鳧水,像個小鴨子一樣靈活。一天,鬼子又來“掃蕩”了,雨來被日本鬼子捉住了。鬼子讓他交出李大叔,可雨來寧可玉碎,不為瓦全。這下激怒了日軍,被日軍的一頓毒打打得皮青臉腫,可雨來仍是寧死不屈。

讀到這裡,我對我的懦弱感到羞恥。去年,我們學校又要舉行三年一次的校園藝術節了。全校的同學都在積極的準備,我們班在老師的帶動下獨創了一個小品《牽手攀枝花,相約冬旅會》。開始我只知道各班的節目是在校園藝術節上表演的。我想我們幾個一起表演不怕,可後來聽老師說我們的節目有創意,被選中參加攀枝花東區社區藝術節的參賽節目,時間比校園藝術節還早。我聽後又急有怕,真想退出。這時同學們鼓勵我:“你們要努力為我們的學校增光!”聽了這話,我頓時來氣兒了,反駁道:“你能幹你去吧!”現在想著雨來的英雄舉動,我早已無地自容。

雖然雨來生在抗日戰爭時期,卻能認真、刻苦學習;我呢,在這種和平的社會裡,本應發奮讀書,與實際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讀了這篇課文以後,我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膽量是培養出來,自從參加了節目表演,我膽子大了,隨後還做了校園藝術節的主持人,現在學校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也由我主持了,老師和同學們都誇我能幹了。二是要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在學校要爭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小英雄雨來讀後感受3

遠處傳來了好多聲音,是什麼聲音?兒童的哭喊聲?炮彈的隆隆聲?人們逃生的呼救聲?…今天,我回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它使很多人失去了生命,不過,也有幾個前蘇聯兒童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與入侵者作鬥爭保衛自己的家園,12歲的雨來也是其中一個。

在這篇文章中,我最喜歡第四部分,這一部分說了鬼子用誘惑,暴打,兩種方法去引雨來說出李大叔在哪裡,可可雨來還是沒有說出秘密,始終記得上夜校時學的兩句話∶“我們是中國人,我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最後,鬼子要殺了雨來,雨來也甘願用自己的性命,來保衛自己的第家園。

在這篇課文中,我還喜歡第六部分,說了雨來死裡逃生,趁鬼子不防備,跳進了還鄉河,又用了他的本領游泳,偷遊走了。

雖然我很喜歡這篇課文,讀了一遍又一遍都不厭煩,可是,當我讀完了這篇課文,看到了後面的“資料袋”這個資料袋裡的數字告訴我第二次世界大戰約傷亡8010000人,啊!這可真是一個殘忍的世界。在此,我想問一下,為什麼要戰爭?為什麼要傷亡8010000人?戰爭是世界人民要的生活嗎?其實,這都是人心的貪婪引起的。

雖然,以前的人濫殺無辜,但是,他們那時候沒有汽車,只有馬車還會感到知足;沒有火種,有一塊烤熟的肉還會感到高興;沒有錄音機,有京戲聽還會感到開心;沒有電視,有戲劇看還會感到滿足;沒有。。。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了汽車,有了煤氣爐,有了錄音機,有了電視,還有了許多高智慧型的機器,人性越來越發貪婪,吃著碗裡的,望著鍋里的,甚至,那些外國人還要占領我們的國家,別人的國家,可是,傷害的都是些無辜的人,那那些外國侵略者有沒有站在那些無辜的人的立場上想過?有沒有將心比心?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的家人平白無故的被人殺了,自己會不會傷心欲絕?但是,他們沒有!他們只會亂殺人,可是,他們認為那些人該死,可他們只是些平民老百姓,他們並不該死,但是,殺人不眨眼的外國侵略者遇誰殺誰,誰也不放過!其實,大家只要心平氣和,不要太貪婪,就不會死那么多人了。

不過,現在的生活都變好了,沒有戰爭了,可是,現在人們不是跟外國侵略者戰爭,而是為了錢濫殺同類,而且,還為了賺錢,濫殺動物,取下它們的皮毛,為什麼要這樣?動物也會有感覺的,它們只是不會用說來表示自己的想法,但是,當獵人將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抓走時,它們有沒有咆哮?還有,現在的小吃攤,為了方便,省錢,大量購買一次性筷子,亂砍伐樹木,我上網查詢了一下,居然發現:一棵生長了二十年的大樹,就能製造出6000-8000雙一次性筷子。這些一次性筷子用過一次就不要了,可這棵生長了二十年的大樹還能再生長下去,有可能還會成為百年古樹呢!可砍伐工人們無情地將它連根拔起!為什麼人性要這般貪婪?當然,社會上也有值得被罵的小人:為了可以在車公車上占位子,裝盲人;公司里的高官貪污;設計師抄襲別人的方案;老奶奶假扮摔倒,好心人來扶她就要賠錢…等等,他們都沒有想過,能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以前的愛國英雄用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現在的生活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這這是文嘉的明日歌,希望大家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要白白浪費自己的生命,讓讓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