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書籍讀後感

勵志書籍,給小編最大的感受是困難沒有腳,我們有腳,所以我們比困難跑得快。讀者們的讀後感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勵志書籍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勵志書籍讀後感篇一

《老人與海》是一本勵志書籍,讀完它感觸萬千,書中人物栩栩如生,讓我感受到了每一個細節與情節,仿佛身臨其境。

《老人與海》的作者是海明威,海明威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繪畫,長大以後長期擔任駐歐記者,晚年患各種疾病,精神十分憂鬱,於1961年在愛達華以獵槍自殺。他在195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不僅讓他獲得了享譽世界的文壇巨匠的聲譽,更使他一舉奪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原於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老人獨自在海上打魚,他釣到了一條大魚,把魚頭和上半身綁在小船邊上。但是他遇上了鯊魚,老人使出渾身解數和鯊魚搏鬥,鯊魚把能吃到的肉都吃了,結果這條大魚只剩下不到一半,卻還有800磅左右。

在海明威的筆下塑造了桑提阿果谷爺爺這樣一位普通而又勇敢的勞動者的形象。

《老人與海》中的老人不僅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而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磨難做不屈不撓的鬥爭,他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硬骨頭精神貫穿在我的心中!始終給我在生活和學習中以無窮的力量,讓我能克服一切困難,好好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勵志書籍讀後感篇二

我讀了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文章後,我知道了徐悲鴻畫馬是最厲害的。

他有一次被外國人嘲笑後,他更加發奮努力,他只租了一間小閣樓,每餐只用喝一杯白開水和兩片麵包,為的是用節省錢來購買繪畫用品。當時巴黎博物館裡陳列著許多歐洲繪畫大師的作品,每逢節假日,徐悲鴻就進館去臨摹,他一畫就是一整天,所以徐悲鴻的畫技有了很大的提高。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過去了徐悲鴻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結業考試,他創造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畫界。

這件事表現出了他的拳拳愛國之心,看到自己的國家被別人侮辱了,就下決心要好好學畫,讓那個外國學生知道中國人不是沒有才能的!徐悲鴻學畫很用心,最終取得了成功,我作為一名學生,一定要向徐悲鴻一樣,積極主動地好好學習,給自己訂一個高目標,嚴格地按照目標行動,長大了好報效祖國!

勵志書籍讀後感篇三

一本好書就象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給我們諸多啟示。《自動自發》就是這樣一部勵志佳作,它涵蓋了勤奮、忠誠、敬業、自信等內容,是指導我們正確對待工作和學習的一位良師益友。當讀完《自動自發》後感覺受益非淺,對工作有了更多的認識。

什麼是自動自發呢?自動自發就是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自覺而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工作呢?是一味推脫拖延還是積極主動,是做工作的奴隸還是做自己工作的主人?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認真工作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首先要做到:對待工作勤奮認真。如果你永遠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你就會得到他人的稱許和讚揚。同時我們也知道:每一份成績的取得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不付出艱苦的努力是永遠不會有成功的。馬克思曾說過:“在科學的大道上,沒有坦途可走,只有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能最終到達成功的頂點。”勤奮工作是實現理想的基礎,貪圖安逸會使人墮落,無所事事而退化。勤奮工作還會給我們帶來真正的樂趣。同時還因為工作給予我們的要比我們為之付出的更多。如果將工作視為學習經驗的機會,那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比如發展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很多傑出人物所具有的創造能力、決策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是他們在長期工作中積累和學習的。在工作中他們學會了了解自我,發現自我,是自己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有所施必有所得。當我們盡職盡責,堅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終將有獲得回報的機會,每個人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

其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還要求我們要敬業。敬業就是尊敬自己的職業,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當把敬業當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知識,得到更多經驗,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得到樂趣。做事善始善終,一絲不苟是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敬業會帶來雙贏。

再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對待工作要忠誠,要自信。忠誠就是工作時真誠負責,尊重學生。工作時對自己要自信。正如書中所言:這個世界為那些具有真正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開綠燈。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多么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能夠把心中的理想變成現實。自信使我們決心更堅定,自信使我們意志更堅強,它給我們思想以力量,給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促使我們立刻採取行動把可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