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榮耀讀後感作文3篇

少年的榮耀讀後感作文1

《少年的榮耀》是一本抗日題材的書。

本書描寫了因為日本壞蛋的入侵,給當時的中國小朋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小朋友應該開心的去上學、放學,再去找同學玩。可因為日本鬼子的入侵,中國進入戰爭後,小朋友都不敢去大搖大擺的在外面玩了,這些快樂卻都不存在了,可見戰爭是多么可怕,日本鬼子是多么壞。

沙良是本書的主人公,他很勇敢,戰亂中他曾多次遇險,他一點也不怕敵人,最後還是以自己的智慧來化險為夷的。他還很聰明,在危險時他總能想出辦法成功達到目的,最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獲得了勝利。本書營造了一位把日本鬼子趕出村的勇敢少年形象。我發現小說體現了戰爭是很可怕的,但在戰爭中的人確實很堅強的。沙良通過戰爭,使自己變強變勇敢。我也通過克服了對黑暗的恐懼,從而變得勇敢,不再會怕黑了。我還從沙良身上學到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而應該要迎難而上,多動腦筋,才能把困難克服了。

少年的榮耀讀後感作文2

《少年的榮耀》是一部充滿硬度於溫度的成長小說,一部充滿反思精神、閃耀著人性光芒的戰爭小說。主人公沙良、沙吉、三水、阿河、阿山和潘阿在,他們在戰爭中把心靈鍛造得更硬朗、堅忍。

這些孩子在日本人的殺光、燒光、搶光這3 光中勇敢面對。大木吉鎮的學堂被燒了,課桌被燒了,老師被殺了,家裡住的房子也被燒了,本來一個富有的家庭過起了逃難的生活。想想當年,我們的前輩也是這樣過來的呀!在逃難的路上還有許多小孩走不動了,就被扔在了路邊;有的老人走不動了,就被日本鬼子殺死了。故事中,沙良和沙吉一家先是逃到了北大窪的一個窮親戚家,接著又回到大木吉鎮。大木吉鎮的學校被燒了,他們就在廟裡辦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里有一個孩子名叫潘清寶,他就是漢奸潘子厚的兒子。他在學校里欺負同學,調皮搗蛋,在他的身上我們能看到潘子厚的影子。說到潘清寶,就得說說這個令我難忘的漢奸潘子厚。他背叛祖國幫助日本鬼子,他可惡、陰險、兇殘,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傷害普通老百姓。潘子厚還是潘阿在的父親,可潘阿在卻非常恨他的父親,她幾次從潘子厚身邊逃回她的爺爺潘老爹那。潘老爹是一個守墓的老爺爺,他也很痛恨他的兒子潘子厚。因為沙良在學校里跟潘清寶打架,被另一個漢奸金大給抓住告訴了潘子厚。在這期間潘子厚還帶著好幾個日本鬼子進學堂,他們讓學生學日本人的歌,讀日本人的書。

這讓我想起一個老爺爺跟我講的故事:在抗日戰爭時,日本人來到我們蘇州,要讓我們蘇州人讀日本人的書,說日本人的話。然後我們全蘇州的人都出來反抗:"我們堅決不讀日本人的書,堅決不說日本人的話!"最後經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終於把日本人趕出了蘇州!那個時候我們還把家裡最好吃的東西,最好的衣服送給八路軍穿,為的就是把日本人早點趕走。很快潘子厚要來抓沙良沙吉,他們便跟著他們的八路軍姐姐沙慧逃到了汪子窪。汪子窪住著他們的太姥姥,沙良和沙吉就在這裡過上了既快樂又充滿著危險的時光。他們一起到河裡游泳,一起去騎馬,一起去割草,一起躲貓貓,一起看星星,一起抓住了大野豬,一起玩過打仗的遊戲,一起吃過了大餐,一起進過墓室。後來阿山結婚了,很少和大家一起玩了。他們當中最想當兵的就是阿山,有一次慧姐(也就是沙慧)來到他們家發現了收音機,便想帶到部隊里去,阿山就陪著她一起去了,一路上慧姐跟他講了許多抗戰的話,抗戰的故事,抗戰的歌。阿山回來後就一心要去當兵。後來阿山跟潘老爹發現了一個八路,便把他帶回了家,而這個場景被金大看到了。金大一回去就跟潘子厚說,潘子厚帶著大批人馬來到了汪子窪,他們一定要找到那個八路。而這個時候阿山剛好不在家,阿河因為跟阿山是雙胞胎,所以被認成是阿山,被金大給拉了出來,這時阿河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潘子厚問他什麼問題他都不回答。潘子厚見他不說,就把他吊起來打。沙良一看知道大事不好,便跟太姥姥說要趕快逃,太姥姥想了想說:"家裡有個密道通往外面,只是很久很久沒有人走了!""沒事,只要能逃命就行了!"沙良趕緊說。沙良背起沙吉就往密道的那頭沖,可是走的太急忘記拿開門的鑰匙了,沙良看到門離地中間有條縫隙,夠沙吉鑽過去。可沙良馬上就後悔了,因為外面有一個人,沙良急了趕緊推門,沒想到門長久失修一推就開了,看到了外面那個人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那個人是三水。他們一起趕到潘老爹家,把事情告訴了潘老爹和潘阿在。潘老爹趕緊把墓室的門打開把八路軍放在裡面,然後讓三水他們躲進去。很快潘子厚找來了,後面還有一個被打的渾身是血的阿河,金大一看見潘老爹就說是他。潘子厚問:"那個八路軍在哪?""他已經死了!"潘老爹淡定的說。"證據。"潘老爹指指一個新墳,潘子厚讓人翻開來看。然而潘老爹早有準備:前幾天,有一家人讓他把他們的兒子埋了,潘老爹就把傷兵的衣服脫下來給那個人穿。當他們翻開新墳真的發現有一個人,金大看那件衣服像就說是的。潘子厚剛要走,突然有個人開了兩槍,阿河和潘老爹應聲倒下。這時潘子厚一震,但仍然向前走去,這時潘阿在留下了眼淚。後來阿山帶領著許多人把潘子厚抓住了。而潘子厚也請了一個自己最信任的人把他的父親埋了。

這些都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但也是我們最要記住的!

少年的榮耀讀後感作文3

在暑假中,我閱讀了許多書。在這些書中,有一本叫做《少年的榮耀》,它主要講了十一歲的男孩沙良和他的夥伴們在戰爭中的成長故事。

一群懵懂無知、無憂無慮、天馬行空的孩子和戰爭猝然相遇。罪惡試圖用濃黑的陰影遮蔽童年的純真,但童心依舊在掙扎中孕育出友愛、同情、仁義、感恩的種子,苦難屢屢阻斷他們的成長之路,但生活的粗礪反而把心靈鍛造得更加硬朗、堅韌。沙良、沙吉、阿山、阿河和潘阿之間的情誼,更是超越了成人世界的恩怨情仇,就如同大地上野蔓菁潔白美麗的花朵,在戰場的戰火上、灼傷的大地上溫情綻放,真是山河永在的誓言與信念,大愛無邊的寬恕與溫暖。

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是血腥的,戰爭是可怕的,戰爭是驚心動魄的。這種狼煙四起、炮火連天、慘不忍睹的場面,是我們前所未見的。屍體漫山遍野,血流成河。日本人殘忍的手段十分毒辣,火燒村莊,搶奪糧食,抓婦女兒童,用刺刀殺村民……

在諸多人物中,對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沙良而是沙吉。他受到了戰爭嚴酷的摧殘,尤其是心靈的摧殘。可恨的日本鬼子和漢奸潘子厚當著他的面殺了他的媽媽沙柳氏,以至於在他心中種下了仇恨的種子,他隱忍著,直到漢奸潘子厚被八路軍抓住,他才把自己一肚子所受的委屈和仇恨發泄了出來。而之前,沒有人知道他這一秘密,就連沙良也不知道。我難以想像,一個孩子如何能忍住失去母親的痛苦和仇恨,誰也不知道他心裡經過了怎樣的煎熬。他把這份仇恨,藏在了心底,很難想像,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是怎么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著這一切的。想到這裡,我不禁為他而痛心。可幸的是,殺他母親的兇手死了,他母親沙柳氏可以安息了。

《少年的榮耀》飽含生命的質感和歷史的厚重,小說字裡行間流淌著一種自然流暢的傳統韻味,中國傳統鄉土社會儘管破敗不堪,卻依然唱著古老的歌謠,緩慢而憂傷地看著受到侮辱和傷害的孩子們。這些流淌在文本中的傳統元素是對古老鄉愁的祭奠,沙良無疑帶著一種稚嫩卻雄健的精神力量,呼喚中國少年建構屬於自己時代的文化氣質與文化人格,在反抗強權侵略的鬥爭中,認知自我、他人和社會關係的複雜性,體會苦難又珍視生活的趣味,體察人性之惡又體恤人性的弱點,認知生存的艱難又嚮往樂觀、友善的生活。無數沙良們在苦難中的生存與奮鬥,完整地展示了中國少年的力量和榮耀。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經的傷痛;勿忘"昨天",牢記那可貴的覺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難得的堅毅;勿忘"昨天",繼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國魂。這部書像警鐘一樣時時鞭策我保持警醒、踏實前進,我們是新世紀的少年,是未來的希望,明天,祖國將由我們建設,歷史將由我們譜寫!

加油吧!時代的接力棒將由我們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