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兒流浪記讀後感

《苦兒流浪記》是世界文學名著寶庫里的一本小說,它是著名作家埃克多·馬洛寫得最得意的一本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苦兒流浪記讀後感,供大家參閱!

苦兒流浪記讀後感篇1

當兩周前,我第n次打開書櫃的時候,偶然間發現了一本名叫《苦兒流浪記》的書,第一眼看到封面的插圖,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不由得走進書中的故事裡去。這本書的小主人公是一個八歲的男孩兒,他叫雷米,是一個被人偷走後又被拋棄的孤兒。雖然他有著慘痛的遭遇,卻一點兒也不自卑,他的天真善良,不畏艱險,堅持不懈讓我不由得喜歡上了他。 記得在跟隨可親可敬的主人維達理第一次外出演出的時候,雷米被小猴美心捉弄了一番,但他並沒有感到憤怒或者是想要報復,反而當成是在玩遊戲一樣,與卡比、美心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誼。讀到這兒,我不得不學習雷米與人交往時的寬容大度,自愧不如,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當雷米最尊敬的主人維達理不幸去世時,儘管雷米十分悲痛,但對於未來卻並沒有感到無比的擔憂,而是靠自己想辦法和卡比組成一個小戲班在外面演出。雖然收入不多,生活還是十分艱苦,但我卻看到了雷米的堅強、勇敢和機智。他才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呀,卻有著超出凡人的意志和信念,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我被雷米那顆金子般的心靈深深地感動了,不禁在心裡默默地對他說:“雷米,好樣的,你是我們的驕傲,加油吧!”雖然雷米和其他幾個小夥伴在一起也經常會打打鬧鬧,但我卻從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中看到了真正的友誼,也不禁想起自己的往事,感到十分慚愧。記得在和倪雋彥同桌的時候,我一直希望能和這個美麗可愛的女孩兒成為好朋友,可是,我的要強和愛聊人使我們倆的關係搞得一塌糊塗。有一次,倪雋彥題目不會做,想看一看我是怎么寫的,可我呢,不但沒有教她,反而把作業本捂得嚴嚴實實,甚至是去向劉老師告狀,結果,劉老師把倪雋彥狠狠地批評了一番,我也沒有向倪雋彥道歉,只是在一旁幸災樂禍。還有一次,倪雋彥數學沒考好,把眼睛都哭紅了,可我並沒有安慰她,反而火上澆油,衝著她哈哈大笑:“嘿嘿,倪雋彥,63!倪雋彥,63……”其實,我也不是不懂道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名言佳句說起來頭頭是道,可是真正做起來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直到讀了這本《苦兒流浪記》,看到了雷米與夥伴們的友好相處,我才明白了該怎樣與人交往。原來,想要與人交往,首先要學會容忍,要寬容大度,不要因為好朋友犯了點兒錯誤,就不理睬他甚至是絕交,這只能說明你的心胸太狹窄。還有,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給予幫助以及鼓勵和安慰,教他做題目,幫他除去埋藏在心底的煩惱,或者是鼓勵他奮發向上,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呀,為什麼不去做呢?我們只有做到這幾點,才能更好地與人和諧相處。我受到了雷米的啟示,決心一定要友善地對待同學、親人和朋友。

讀到這兒,朋友們,你們是否覺得雷米是個可愛可敬的人呢,是否也想跟他交個朋友呢,那就趕快去看看這本書吧!

苦兒流浪記讀後感篇2

《苦兒流浪記》是世界文學名著寶庫里的一本小說,它是著名作家埃克多·馬洛寫得最得意的一本書。

本書的主人公叫雷米,他悲苦曲折的經歷讓我感嘆不已。而作者細膩的描寫、富有哲理的敘述,更讓我不能忘記。

“人都長著兩隻眼睛,那是為了看東西;眼睛不管用,就得戴眼鏡;書本就是眼鏡,你把它架在眼睛上,就能看得更清楚,而且還能看到更多的東西……”從這段話中我體會到:人長著兩隻眼睛,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觀察東西,但是世間萬物紛繁複雜,單靠眼睛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明辨是非,提高能力。書中雷米的養母,雖然貧困,但她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呵護、哺育雷米,而雷米的叔父是位紳士,卻為了霸占侄兒的財產,不惜將只有六個月大的雷米扔到大街上。通過讀書我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外表,還要看他的言行。

“生活常常是一場搏鬥,人在這場搏鬥中是不能稱心如意的。”這句話告訴我: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坦的,肯定會有坎坷,阻礙著我們前進。面對挫折,如果自暴自棄,就會一事無成;如果我們用毅力和智慧去戰勝它,那么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雷米在生活中遭受了很多挫折,先是被養父賣給流浪藝人,靠賣藝為生,還在礦井裡遇到洪水的侵襲,險些因饑寒交迫凍死在花農門前……然而,不論環境多么惡劣,雷米始終抱著堅定的信念,憑著頑強、堅韌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和生母團聚……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閱讀《苦兒流浪記》,隨著主人公的足跡前進,不僅能領略到另一番陌生而奇異的風景,而且能學習很多知識,明白更多道理。

苦兒流浪記讀後感篇3

這本書主要寫了雷米小時候是個苦兒,被小偷偷走了放在巴黎的路邊,巴伯蘭媽媽收養了他。但是巴伯蘭爸爸把雷米賣給了耍馬戲的維泰利斯,從此,雷米和維泰利斯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辛好維泰利斯對他還不錯。不久,維泰利斯被餓凍死了,真是雪上加霜。好心的花農收養了可憐的雷米,雷米住了一段時間,花農遇上了麻煩,雷米又去流浪,在路上碰見了自己的好朋友馬西亞,為了報答巴伯蘭媽媽,他們共同苦攢了錢,買了一頭奶牛送給巴伯蘭媽媽,表明一片孝心,後來雷米經過千辛萬苦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米利根夫人。

讀了《苦兒流浪記》,我被雷米那不怕苦難的精神所打動,也被雷米那勤奮好學,有一片孝心的精神所感動,在這么苦的日子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我比,我實在是太幸福了。我以後要學雷米那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還要報答幫助過我的人要有一片孝心,並且勤奮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