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緒耕耘在春天讀後感3篇

尹家緒耕耘在春天讀後感1

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尹家緒撰寫的《耕耘在春天》發表後在集團內外引起了熱烈反響。為深入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深入推進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中國五洲集團組織開展了《耕耘在春天》系列學習活動。

2月23日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公司黨委理論中心組成員專題學習尹家緒董事長《耕耘在春天》的文章,並開展了熱烈的討論。董事長、黨委書記劉志剛主持學習會,他指出文章貫穿“哲學思想”方法論,針對性強,公司要把握新機遇,改進管理,提升精益水平,創新服務方式,打造“工程建設領域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全價值鏈體系化服務提供商”新形象。總經理湛峰認為文章務實,充滿了責任感、使命感,“春天”寓意很深,代表著希望、機遇和挑戰。面對嚴峻形勢,公司要抓好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開放創新等新的商業模式,實現多元化盈利模式手段和途徑。監事會主席連文平認為“科學播種、方法對路”強調了科學的方法,也強調了風險防控。公司監事會要正確處理“企業活動”與“風險防控”的關係,對於風險要提前介入、實時監控,力爭實現精準監管。與會人員逐一發言。

此外,公司在各部門、各單位廣泛組織開展了學習活動和讀後感徵文活動,《中國五洲資訊》、中國五洲集團微信訂閱號開設了“耕耘在春天”讀後感徵文專題,開展學習討論與交流,在推動員工思想解放、轉變觀念上下功夫,在緊密結合實際、解決問題上下功夫,進一步增強熱愛兵器、敬業奉獻的幹事熱情。

尹家緒耕耘在春天讀後感2

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尹家緒撰寫的署名文章《耕耘在春天》發表後,如同一縷縷春風,給江麓集團幹部員工帶來了無比的溫暖和力量,江麓集團掀起了學習討論的熱潮。

迅速行動,精心部署。2月16日節後一上班,江麓集團便召開了各單位黨政一把手會議,交流、分享《耕耘在春天》的心得體會,紛紛為文章的精彩內涵、精闢哲理所折服。集團公司關於開展學習研討活動的通知下發後,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剛利作出批示,提出了貫徹落實的要求。2月18日,公司專門下發了專門檔案,對學習研討進行了具體安排。

大力宣傳,氛圍濃厚。江麓集團在《江麓報》和公司廣播、電視、官方微信、區域網路、入口網站全文刊播了《耕耘在春天》全文和相關解讀釋義,員工紛紛在微信群中進行轉發分享。公司還將文章列入了兩級中心組和班組學習的重要內容,要求各單位要利用員工大會、班前會、黨課等形式,板報、櫥窗等宣傳陣地,組織廣大幹部員工廣泛學習宣傳《耕耘在春天》,促進幹部員工認清形勢,抓住機遇,不誤時節,激發廣大幹部員工熱愛兵器,奮發有為的熱情,公司上下形成濃厚的學習貫徹《耕耘在春天》的氛圍。

專題研討,把握精髓。2月20日下午,江麓集團召開了兩級黨委(直屬黨支部)中心組學習會議。會上,再次原原本本學習了《耕耘在春天》全文,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突出問題導向、市場導向和價值導向,踴躍發言。

江麓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剛利認為,家緒董事長的這篇文章不僅有思想、有目標,更有思路、有措施,也體現了家緒董事長深厚的文學底蘊和哲學素養。我們要用《耕耘在春天》中的理想、方法,體系化、系列化地指導工作。

江麓集團總經理黃帥丹認為企業一定要有夢想,一定要有希望,一定要有追求,一定要抓住發展機遇,練好內功,深化改革,精耕細作,用科學的方法、實幹的精神實現兵器夢、江麓夢。

江麓集團監事會主席黃懷德認為尹董事長的文章文采優美、邏輯性強,是集團公司20xx年工作會議精神的文學版+哲學版,像戰鼓、像號角,呼喚著兵器人去追逐夢想、催促著我們去耕耘希望。

通過學習研討,進一步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集團公司的各項決策部署和如何完成工作任務上來,激發了大家為建立有中國特色兵器工業體系而努力奮鬥的信心和決心。

深入思考,開展徵文。江麓集團啟動了讀後感徵文活動,在內部開設了讀後感徵文專欄,對各單位明確了考核要求,並列入到3月份宣傳工作考核內容,制定了獎勵措施,要求各單位認真組織,動員廣大幹部員工緊密結合實際,圍繞如何實現兵器夢、江麓夢,精耕細作,苦幹實幹,撰寫有理論見地、有可行舉措,見人見事見思想的高質量的讀後感文章。

學習剛剛開始,思考和討論還在繼續。兵器領航人的這篇好文章已經激發起江麓人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實幹的力量。江麓集團面對20xx年軍民品市場競爭加劇、科研生產嚴重交叉、生產與保障任務高度疊加等諸多挑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提出了“堅持創新驅動,突出深化改革,提升經營效益,推動轉型升級”的經營方針,加快建設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兵器好企業。

尹家緒耕耘在春天讀後感3

如果說“兵器的春天”吹響了兵工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衝鋒號角,“春天的召喚”開啟了兵工人順應新常態、打造“兵器夢”的新征程,那么尹家緒董事長豬年新春力作-“耕耘在春天”則繪就了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兵器工業體系的壯美藍圖!是指導我們改革創新,轉型發展,實現“兵器夢”、“強軍夢”的行動指南和方法遵循。

謀篇布局,播種未來。緊緊圍繞集團公司賦予的“引領兵器科技創新、支撐國家特種車輛產業發展,打造國際一流陸基機動平台和智慧型裝備”的核心使命,順應武器裝備體系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無人化、高機動化的建設需求,大力實施“體系引領、創新驅動、強基固本、升級轉型”的“十三五”發展戰略,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科學制定關鍵技術發展路線圖,突出質量、效益與可持續發展,建設“技術領先、自主高效、軍民融合、永葆活力”研究所。

搶抓機遇,攻城略地。一是全方位深入開展與軍隊、國家部委、集團公司相關規劃對接,大力開拓全軍裝備技術市場,確保“十三五”規劃全面落地;二是全力爭取重大科技專項、高新工程、重點科研項目立項與技術抓總地位;三是在無人平台、新一代高機動平台等事關集團公司轉型升級的關鍵領域,面對群雄並起、虎狼環伺的激烈競爭態勢,以必勝的信念,寸土必爭、寸土不讓。加強競標頂層策劃、科學制定競爭策略,堅持以理念、方案爭先,以質量、成本取勝!

系統創新,轉型升級。以理念創新引領轉型發展,以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以管理創新提升質量效益,以機制創新激發創新活力。實現傳統裝備向智慧型裝備轉型;有人裝備向無人裝備轉型;平台主導向體系化發展轉型。矢志不渝地履行軍品核心使命,創新經營發展模式。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標,以價值創造為目的,通過開放合作,打造軍民融合高科技產業,實現由科研開發型向科研經營型研究所轉變,形成“以軍促民、以民助軍、軍民融合、自主發展”的良性發展格局。

強基固本,厚積薄發。一是切實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基礎,不斷提升自主創新、原始創新能力;二是強化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培育“尊重創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三是持續推進軍工核心能力體系化建設,由型號牽引型向體系效能型建設模式轉變;四是加速推進研究所信息化建設和數位化工程建設,切實提升綜合運行管控能力和數位化設計、製造、試驗、測試水平;五是深入推進以精益研發為核心的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實施,注重融合、注重套用、注重實效、注重改善,切實提升經營質量、效益和效率,培育“精益求精、持續改善、根除浪費、價值創造”的精益文化。

深化改革,激發活力。按照國防科工局和集團公司深化改革部署,積極主動推進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第四次軍品科研生產能力調整、“三供一業”移交、“一企一策”等改革工作;順應市場化發展要求,以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價值創造、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調整最佳化經營管理體制,明確基層業務主體技術經濟責任制,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健全和完善科學的評價機制、公平的競爭機制、有效的激勵機制與合理的分配機制,不斷激發發展生機與活力。

只爭朝夕,真抓實幹。非凡夢想、美好願景、宏偉目標,離開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勤奮努力,都是空中樓閣、黃粱一夢。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黨組決策部署和年度工作會議精神,強化使命擔當,踐行科學精神,以時不我待的意識、雷厲風行的作風、勤懇踏實的態度,搶抓機遇、開拓創新、銳意改革,團結帶領廣大職工奮發有為地投入到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勤勉工作,攻堅克難,百折不撓,努力實現“兵器夢”、“強軍夢”、“強院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