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讀後感

《老人與海鷗》主要講了老人十幾年如一日堅持餵海鷗,和海鷗建立深厚的友誼,老人去世後,海鷗為老人守靈的感人故事。那我們讀了這么動人的故事,心靈有哪些震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老人與海鷗讀後感,一起來看看。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篇一

今天,周老師一節有聲有色的《老人與海鷗》讓我們大為感慨。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為貧窮的老人,沒有子女,愛人早逝,孤獨一生,幸虧他找到了每年飛來過冬的海鷗,老人每年的冬天都來給海鷗餵食,他和海鷗之間漸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老人在有生之年給海鷗起名字,餵食,還撫養受傷的海鷗,他和海鷗之間就像是親人一般親密。在老人去世後,海鷗們像炸了營的似的,它們竟然在老人的遺像面前的空地上自動排成兩行,默默地站著,仿佛是為老人祈禱的白翼天使。

讀了這篇文章,我發現,人和動物之間,是那么的美好。通過課下的資料查閱,我了解到,老人名叫吳慶恆,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他被人們稱為“海鷗老人”。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400元左右,他從不肯花一分錢坐車,卻毫不吝嗇的為他的海鷗“子女”們買4元5角一斤的餅乾,因為老人知道這時海鷗們的最愛。有時,老人也會買上雞蛋,親手做餅乾給海鷗們吃。自己唯一的奢侈品就是2角一包的煙。

當我知道了這些後,又讀了一遍課文,我仿佛看到,無論颳風下雪,不管天氣多么惡劣,老人總是背著他那個藍布包,走二十餘里來給海鷗們送吃的,老師告訴我們,二十多里就等於操場的四十圈!那一來一回,就是八十圈!天哪!現在,我們在操場上跑兩圈就呼呼喘氣,老人那么大的年齡,竟讓能堅持得住!

我知道了,我明白了,這是老人對海鷗的愛,是愛讓老人堅持的那么長的時間!現在,我不知有沒有資格叫您一聲“吳爺爺”吳爺爺,您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您學習!吳爺爺,一路走好!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篇二

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資,拿出一半的錢給海鷗買食物,除去自己的醫藥費,所剩無幾,導致自己衣衫襤褸。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幾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每天長途跋涉二十多里地去餵海鷗。

每次他都把餅乾掰成細小的“餅乾丁”,很小心的順著欄桿邊走邊放。老人說過,恐怕食物被水污染,對海鷗產生不利的影響。多么細心的老人,對海鷗的關心真是無微不至!那么多的海鷗,幾乎相同的樣子,但是老人卻能親熱的喚出它們的名字:獨腳、老沙等,沒有親如兒女的情懷,何能至此呢?真誠的愛換來真誠的回報。

一群海鷗面對老人的遺像完全具有了人的品性,它們飛快地撲過來,拚死保護老人。一個“撲”字,表達了海鷗複雜的心情:急切、憤怒、渴望、痛苦、恐懼、眷戀、不捨、絕望等,萬般心情無法用文字表達,所以作者用省略號做了一個自然段。這時,老師對這一環節進行了藝術處理,配著淒婉的音樂,說說這時的海鷗會說些什麼。面對此情此景,連聽課的老師也無不為之動容。

是啊,老人去了,誰還會來餵這些海鷗呢?誰還會像老人對海鷗這么無微不至的關心呢?真愛換來深情。老師的教學藝術很好的詮釋了課文的留白,讓學生的情感與海鷗融為了一體。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篇三

“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鏇,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不大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這是我讀過《老人與海鷗》後,覺得最感人的一個場面。

《老人與海鷗》一文主要寫老人數十年如一日地跑到離家二十多里的翠湖,來給海鷗送餐,與海鷗相伴。在老人死後,海鷗卻以感人的場面來報答老人,它們為老人守靈,以動人的場面終結了全文。

海鷗老人名叫吳慶恆,他一生最牽掛的就是紅嘴鷗,他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金,有一半以上都是用來給海鷗們買餅乾,而自己唯一的奢侈品就是每包二毛錢的香菸,自己連公車也捨不得坐,都是每天徒步來到翠湖。

那些海鷗也很重情義,它們心細著呢。在老人死後,它們為老人鳴叫、盤鏇、翻飛、守靈……說明了不光老人愛海鷗,海鷗也愛老人。

讀著《老人與海鷗》,我不禁想起另一篇課文,名字叫做《金色的腳印》,裡面的狐狸一家都很有愛心,還很善良。人們一般都認為狐狸是一種陰險的動物,而在這篇文章卻向我們展現了狐狸的愛與善良,可見動物與人一樣,也是有感情重情義的。

我奶奶家裡養了只可愛的小貓。平時,我經常跟它玩耍,餵它好吃的食物,所以它跟我也很親近。又一次,我正在看電視,小貓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親昵的趴在我的腿上,後來竟沉沉的睡著了,全無戒備之心。

動物也有感情,而我們人類只有好好地善待這些小生靈,它們才會信賴我們。而信賴,總是能走創造出美好的奇蹟,我們和大自然也離不開這些夥伴。人鷗情深,是大自然中最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