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讀後感400字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鷗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篇一

你聽過老人與海鷗的故事么?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老人每到冬天,每天都會步行二十多里路來到翠湖邊,只為了給在這裡的海鷗餵食,與它們相伴。十幾年下來,老人跟鷗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還根據每隻海鷗的特點,為它們都起了一個親昵的名字——獨角、老沙、灰頭、紅嘴、公主……

不幸的是,老人突然去世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生前餵鷗群的照片放大,擺放在翠湖邊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鏇,連聲鳴叫,像是意識到了老人發生了意外,再也見不到他了。海鷗們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排,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當人們不得不把遺像收回時,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撲向老人的遺像。

從故事中我體會到,海鷗們是那么捨不得離開老人,他們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留戀。讀完這個故事,老人對海鷗濃濃深情觸動了我,同時,我也為鷗群對老人的不捨與留戀而震撼!

是啊!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我們的親密的朋友,我們對它們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它們加倍的回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善待、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讓它們的心和我們一起飛翔!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篇二

今天是一個令人又驚喜又興奮的日子,因為今天有一位外校老師來我們學校來講課,這位老師叫做杜燕楠,一看到這位老師,我的心靈就得到了洗滌,因為老師的臉上永遠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操著令人一下子就能聽得懂的國語來講課,好了,話不多說,直奔主題。

講課開始了,老師為我們講述了用耳朵聽,用嘴巴讀,用心靈去感受的孩子,最後用嘴表達出來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首先,我們將課文分成兩段來體會,老師讓我們現在在第一段上做批註,我很快地寫出了自己的感悟。將自己的感受告訴了老師,老師連連誇獎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還讓別人學習我,我被說的不好意思了,臉紅了起來,後來,不知是因為空氣不流通,還是因為我害羞,我的臉紅得比猴屁股還紅,大約過了五來分鐘,臉才慢慢恢復了血色。在課堂上,我們感受到了與其他課程不一樣的感覺,覺得這才是上課一一一一既具有嚴厲的感覺,又具有自由的放縱,打心眼裡說,我喜歡這種課堂,既喜歡它的幾分嚴厲,又喜歡它的幾分自由,我覺得我們學校的老師應該學習這種講課的感覺,讓課堂變成充滿樂趣,充滿期待,充滿陽光的課堂!

老人與海鷗讀後感篇三

鷗群中,有一位老人,穿著一身褪了色的過時布衣,背著一個褪色的藍布包,他就是《老人與海鷗》中的主人公,就是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的翠湖只為給海鷗送餐的老人。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老人視海鷗為兒女,給海鷗餵食、為海鷗起名,清晨來,下午歸;老人去世後,海鷗們傷心極了,知道再也見不到老人了,就在遺像前排成了兩行,肅立不動,就像在為老人守靈。

通過這篇美好的課文,我們看到了老人美好的心靈,那位老人名叫吳慶恆,是昆明人,當地的人都把他稱為“海鷗老人”,這位老人每天都要徒步走二十餘里,風雨無阻,他的退休金只有三百多,大部分都用到了海鷗身上了,海鷗也知道感恩,正如文中所說,老人去世後,海鷗都紛紛前來追悼,正因為老人把海鷗當兒女看,所以海鷗也愛老人,在清遠,一位市民遇到了一隻受傷的喜鵲,把他帶回家療傷,等喜鵲好了以後,怎么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恩人。

記得以前,我養過的小兔子,很可愛,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很喜歡它,把它買下了,可養起來,卻沒有這么容易,每天都要給它餵食、換水,很麻煩,時間長了,我就不想養它了,看到這篇課文,我很羞愧,老人已經養海鷗這么多年了,卻不嫌煩,反而感情越來越好,我卻對兔子不理不睬,真是慚愧。

每種動物都是有靈性的,知道愛憎,我們要與動物和諧相處,共創美好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