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的讀後感500字國中

《拔苗助長》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的做起,要有付出才能有好的成果。那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拔苗助長讀後感500字,一起來看看吧。

拔苗助長讀後感500字

今天,我讀了《揠苗助長》這篇文章,從中我明白了“做事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急於求成,往往會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宋國有一個農夫總是擔心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就把禾苗一顆一顆往上拔,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禾苗長高了,可把我累壞了!”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禾苗已經全部枯死了。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做過的一件“拔苗助長”的事。有一天,我和媽媽捉了一隻蟬,這隻還沒蛻變,於是我們便把它放到窗戶上等它蛻變。

開始,他的背上露出了一條縫,然後慢慢地慢慢地往上頂,隨著縫隙越來也大,明顯的看見這隻蟬痛苦地戰著,它黃黃嫩嫩的肉一點點露了出來,接著是它六隻足。我看見這時的翅膀緊緊地貼在身上,便出於好意,幫助它把翅膀捋了捋,結果第二天早上我去看它時,它的翅膀已經褶皺不堪,我很後悔,沒想到自己好心竟辦了壞事!後來吸取了教訓幾隻蟬完好無損的蛻變了。我很欣慰。

學了《揠苗助長》這篇課文,我想:這件事雖然事發生在古人身上,但在今天的生活中違反規律,急於求成的人和事依然存在。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遵循客觀規律,努力學習,吸取古人的教訓,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拔苗助長讀後感500字範文

相信,《拔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大家都聽過吧。《拔苗助長》這個成語故事就是告訴人們:如果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會一事無成的道理。雖然,《拔苗助長》的故事被人們當作了一個歷史笑話,人們也明白了這個笑話給大家的啟示,然而這個笑話卻在千百年後的今天重演,且愈演愈烈。

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許多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驅使下,不顧孩子的興趣、特長,給孩子報許多課外補習班。一到雙休日,家長就帶著孩子“趕場子”,剛上完作文班,就馬不停蹄地往奧數班跑,上完奧數,還得去練琴……,回到家又要做學校的作業,這樣兩天下來,孩子和家長都累得筋疲力盡。更可怕的是,有的在周一至周五期間的晚上還要出去上課。結果有的同學由於體力不支,在課堂上打起了呼嚕,象這樣課內的基礎知識都沒學好,怎么去接受課外提高班的知識呢?也有些同學,因為提高班上的內容太高深,無法理解,學得非常吃力,而漸漸厭學。這豈不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有些家長深知拔苗助長不符合我們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可又不得不那么去做,總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的父母就是這種心理。家長們自從孩子上學後,就在忙著找學校,進了好的國小,又得為國中做準備。現在很多中學的入學考試,考的並不只是課內的知識,更多的是課外知識,所以我們這些小學生在國小階段就得學完國中的英語,學習令國中生都頭疼的幾何知識。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真是太累了!可沒辦法,為了自己的“將來”,我們還是得煎熬呀!

玩本來是我們小孩子的天性,卻被殘忍地剝奪了,讓我們的童年沒有了光彩。我真希望那些中學不要再為難我們,不要讓我們接受一些不切實際的考試了!相信這樣,家長也不會為難自己的孩子,我們就會擁有一個七彩的童年!

拔苗助長讀後感500字作文

人總是那么的急躁,做什麼事都希望一蹴而就。但他們都不知曉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付出勞動,春耕秋收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古人揠苗助長,不但沒有讓禾苗長高還導致了禾苗的死亡。往往不遵循萬物生長必須經過的過程,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的。禾苗是不可能一夜就長成稻穗的,人也不可能一夜就能成功的。就跟我們的人生差不多,它必須經過時間的磨通過知識的積累,讓我們長成成為真正肚子裡有貨的人。

如果不想變成一無是處的人我們就得付出行動跟努力,我們也必須經歷一些階段,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並過好必須經歷的歷程,才能在將來的時光獲得精彩。而不是通過各種像揠苗助長那樣的方法試圖不勞而逸獲得成就,企圖能夠一步登天,但卻沒有什麼真才實學,或許這樣的人也能得到成長,獲得但是他們各個方面都會蹩腳,就像被拔出泥巴的禾苗一樣會被淹死,因為這樣子的人即使能風光一時,絕對不能長久像這樣

揠苗助長有違自然,所以結果不盡人意 。所以說,要學好一項學術,還是得穩穩噹噹,扎紮實實地學習。國家的進步靠的還是真知識,真本事,而不是像農夫一樣把秧苗拔出來造成表面的進步。特別是對責任重大的醫學生們來說,如果不能真傢伙,實知識,那么遭殃的就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