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評_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評論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令你欲罷不能的書。我們可以來看看大家寫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評!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評1

《天》這本書評分很高,後來買來在兩天之內迫不及待看完。說實話,我很懷疑民眾對這本書的高度評價是否源於對精神病和神秘主義的獵奇心態。說白了,也許我們只是被各種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所折服,而並沒有深入思考到精神病患者以及這個群體對社會帶來的各種影響。

作者通過錄音筆和做筆記的方式,在20xx-20xx年(好像是的)通過各種渠道,包括司法,醫院等途徑對精神病患者進行“了解”。其中病人對於高端學科(比如量子力學,相對論)的侃侃而談讓作者--高銘覺得對方的學識和眼光遠超常人所能理解,或者有的病人對於部分邊緣學科--瑪雅文化的極致研究,包括破除一些關於瑪雅文化的謠言,又使得作者以及部分讀者更加“欽佩”這些精神病患者。必須承認,高銘在這四年的記錄以及後續整理成書的過程中大多保持了相對保留和質疑的態度,非常科學和客觀,但是這仍然抵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對-方-是-瘋-子。每個人都有些許輕微的精神病,但是瘋子的不同在於他們大膽甚至是不顧後果地講出了自己的想法,正如達利所說“我和瘋子的唯一區別在於我沒有瘋。”但是達利仍然是瘋子,因為他的畫即他的言。如果仔細看達利的畫,魅惑力甚至超越一個身材高挑美艷的美女圖片,這種瘋子的引誘,高銘稱之為“邪教教主的潛質”,蠱惑民眾,煽動人民情緒的能力---而這典型的代表,即是廣大讀者對於這本書以及書中記載人、事、物的痴迷與吹捧。事實上,這樣的痴迷我相信大多是葉公好龍,如果我家裡突然出現這么一個邏輯縝密,價值觀顛覆傳統觀念的仙級人物,天天不知疲憊地告訴我“你是過去,亦是現在,更是未來。”要么我會臣服在他的邏輯辯論之下成為追隨者,要么乾脆找一塊豆腐撞死。更諷刺的是,大部分的讀者也不會真正出現在自己生活圈子中的瘋子保持尊重和敬仰的態度,而對文藝作品和書中提到的“瘋子天才”無比崇拜。

另外,正如歌德所說,也是高銘在書中引用,“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他有所保留地將信將疑認為這些精神病人可能預言了包括“女人是外星人”、“細菌創造人類文明”、“鼓吹部分人類返回自然生活”等等非常有誘惑性甚至充滿魅力的言論的正確性。在未來,他們也許是對的,也許我們才是瘋子。但是讓我恨不得加粗並且亮化的一句話,必須強調:證據是支持理論成立的必要條件。典型的例子就是,亞當斯密曾經在國富論中強調社會分工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重要條件從而推進了整個社會的進步(雖然我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證據---統計數據,即通過統計小小的釘子製造商生產在一天之中產量---究竟是專業人士生產多還是包攬一切生產環節的“多面手”產量高?顯而易見的統計數據奠定了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可惜,當我們在被這些神乎其神的言論驚得目瞪口呆的時候,卻鮮有人去繼續用更加科學和完善的方法去上下求索,而僅僅是聽一幫瘋子去滔滔不絕地“胡說八道”。

最後,和許多半宿命論和混沌論者一樣,我不完全相信科學,更不會輕易相信從A到B的因果關係,那么,對於《天》中所提及某些觀點,比如“物質的盡頭是精神”“在無限的時間中我們可以先死去再出生,先吃到雞蛋再打破蛋殼”等等,和作者一樣,持質疑的態度----不會太在意,但是有朝一日得到確鑿的證據(可惜對於混沌論,必然即偶然),便會至死不渝地堅信。正是因為人性如此的謹慎和客觀,科學家們才會慢慢用他們的宗教---科學去幫助人類更多了解這個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評2

當我回首那本讀了四遍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時候,才發現,我仍舊有很多新的理解出現,下面我會在無聊的時候把自己對每一篇的感受一一的列舉出來。再次感謝作者“塔塔的死亡周刊”帶給我們這些精彩的患者採訪。

很多人都在批判這本書,說這是一本小說,都是作者杜撰出來的,我會用我的分析告訴你們,首先,誇張成分一定會有,但不是很多,如果說這本書里的內容是作者一個人編寫出來的,那么在我看來,作者不可能是人類這么簡單,如果他有這樣的能力,不去做科幻電影的導演真的是屈才了,我可以用人格擔保,文章中的故事全部都是實例。

1.《生命的盡頭》

文章當中的女患者思考的問題我早就有思考過,今天重讀文章的時候明白了很多,科學家在苦苦尋找的外星生命其實有很多形式,如果把生命形式的衡量標準與地球相同,自然不會有什麼如意的結果,就像那位女患者所說,石頭也是生命,在石頭的視角下,我們的生死太過飛速,石頭不會意識到我們的存在,整個蟻巢是一個生命,蟻后充當大腦,心臟以及繁殖器官,其他的工蟻就像紅細胞不斷地傳送著養分。我曾經看報導,在深海地區,生物可以在高壓海底,水溫上百度,上千度中正常生存,難道它們不就是地球上的“外星生物”嗎?科學家的意圖不是尋找生命,而是尋找可以和我們溝通的生命,僅此而已。。。

2.《夢的真實性》

連環夢——相信很多人都做過這種夢,此次夢中的的事情會在下一次做夢時延續或者重演,文中患者的連環夢與他人所說的連環夢有少許的差異,第一,患者已做此夢數年,第二,此夢根據時間的推移會有延續性,再有,夢中除她以外的唯一人物是一個和她生活毫不相干的,憑空捏造出來的,這就是最大的差異,弗洛伊德曾說過:“夢是欲望的體現”,但是此夢沒有一點符合這個結論。患者可以在夢中自由活動,而且可以記得住一些細節,這可以證明一點,患者的腦容量不一般,她可以在自己的大腦當中建立一個地圖,就像虛擬遊戲,聽起來類似《到夢空間》,但是這個是真實的,不可思議。。。

3.《四維蟲子》

是我格外關注的篇目之一,因為四維空間成為了當今熱議的話題,因為大家都有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這是有好處的,四維空間的一些理解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筆者曾經在空間中有提及,先說說這位少年,他說自己可以看到絕對四維生物,這一點我是相信的,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眼見為實”,在這個新社會,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句話了,看不見,摸不著,不一定不存在,就好比核輻射,沒有精密的儀器你是無法檢測到的,但是它卻可以殺人於無形,人類的眼睛只能觀察光譜可見光的範圍,這是何等的狹小,狗的鼻子可以分辨數十萬種氣味,蝙蝠通過超音波探路,蛇的信子是熱感的,蒼蠅4000個小眼組成的複眼,海豚的聲波等等,相比之下,人類的器官都顯得微不足道。人類只有一個所謂相對高貴的大腦,人類沒什麼可以驕傲的,我們只是擁有一個特長而已,我們事實上是不能像其他物種那樣完美生存的,我們的生存是一種透支,沒有互利的循環,所以說,人類的大腦是一把雙刃劍,而且恰恰人類傷到了自己。

想像一下,如果人眼的接受光譜擴展到從長波到宇宙射線,那么我們看到的世界將會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或許周圍的東西都是透明的,我們會有一種類似眼睛的接收器,它不是眼睛,因為它不可以分辨顏色,記住,顏色只是人類想像出來的東西,發光不存在,所謂的發光只是物體的輻射正好可以被人類的眼睛識別形成了神經衝動,真實的世界是沒有所謂的顏色的。

綜上所述,人類的認知能力極其的有限,世界上有太多的事件是我們不能解釋的,我們不能急求於否定它們,文中所說,專業的人給那位少年做了物理測試,成績並不理想,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用了自己的知識去衡量他所學過的知識,這是不科學的做法,畢竟不是一個維度的知識,一個先天性失明的盲人畫家可以畫出三維透視圖,我們為什麼就不允許一個普通人擁有四維空間的想像能力?別忘了,一切還僅僅都是假設。。。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評3

他們,是一群危險的人,至少在世人眼中是這樣。

作者不是一名專業的醫師,但這並不妨礙他用一顆平常心去觀察他的對象——精神病人。無疑,這是一個生僻而又新鮮的人群,可貴的是:在我這名讀者眼裡,作者雖是出於好奇的心態去了解觀察精神病人,但卻沒有用獵奇的噱頭叫賣行銷其中的病例。在作者眼中,他們是可接近的,可理解的,可共處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我認為這是一個蹩腳的書名,但這無損書是好書這個事實。通過書中的對話描述,一幅幅精神病人的影像立現眼前,提示著我們這些“正常人”許多我們未曾深思玩味過的玩意兒——時間,死亡,色彩,習慣,信仰,文明,善惡,篤定,虛妄……

我的媽呀?這不都是哲學家才想的東東嗎?原來精神病人也在想!

恭喜你,答對了!事實上,書中精神病人的所思所想,和很多哲學大牛們不謀而合。但重點是:當你傾慕的某美女mm,因為和張曼玉穿同一款式的裙子而雀躍不已的同時,你鄙夷的某精神病gg,卻在因為和柏拉圖思考同一款式的謎題而身陷囹圄。

精神,就是一個危險品。不是嗎?在一個“現代文明極大豐富”的時代,世人每每嘲笑“精神病人”,卻鮮有對“物質病人” 側目。是我們在否定精神病人,還是精神病人在嘲笑我們?當我們向物質世界需索無度的時候,我們也將一群意識奔逸的異見分子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

在秩序維護者眼裡:物質病人,是安全的;精神病人,是危險的。他們的危險在於:他們會告訴你,世界的一切,並不是必然成立的,還有另外的世界自足地存在。那些凡夫俗子們,只是依靠許許多多“未經推敲驗證的約定”,才能心安理得地苟活於世。然而,假如你和精神病人一樣,對那些“先驗正確的公共真理”開始懷疑時,你面前的危險帷幕已悄然拉開了……

這本書會讓你發現:假如不具備行為攻擊性的話,很多精神病人其實很有意思,比物質病人來得有趣——當然了,對相當部分的人來說,被精神病人顛覆自己慣有的思維定勢,遠比被他們剁掉手指來得駭人:)

【風險告知】:如果你的世界觀不足夠自洽,如果你的邏輯不足夠嚴密,如果你的眼界不足夠包容,如果你的情商不足夠剽悍,請慎讀此書!

【友情提示】:無限風光在險峰……

這,是一本危險的書,至少在我眼中是這樣。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書評4

道說:這裡是人間;佛說:這裡是六道之一;上帝說:這裡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說:這裡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說:這裡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集合體;人文說:這裡是存在;歷史說:這裡是時間的積累,所有的解釋都在這裡。

——作者題記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一本令我欲罷不能的書。這也是最近我想周邊朋友推薦最多,反響最強烈的一本書。它很像一本暢銷的通俗小說,不過,他不是一本小說,甚至不是一本通俗讀物。這本書充滿密密匝匝的專業科學內容,但又明了通俗,邏輯清晰,頗有張力和震撼效果。部分內容已經發帖《精神病人的世界》,4個月內天涯點擊率突破300萬。內容已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等機構的關注和重視。

作者在這本書里寫了48個案例和2個篇外篇,共50篇。涉及內容非常廣泛,以對我的震撼程度排序:量子物理學、宇宙觀、人的心理與精神世界、哲學、生物學、人體學、宗教、佛學禪修(不少人都很喜歡《蘋果的滋味》,我也是)、符號學、瑪雅文明以及預言等等。但作者高銘並非精神病醫生,甚至不是心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士。但他憑藉對探索未知事物的無盡渴望,對精神病患、心理障礙者以及邊緣人的內心世界的強烈好奇。他耗時4年,深入醫院精神科、公安部等諸多神秘機構,得以和數百名“非常態人類”直接接觸,最終產生了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

我們需要一個能夠並善於和“瘋子”對話的青年作者;我們需要這本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書——需要它打開的那扇窗,是生活在所謂正常軌道的我們,第一窺見來自另一個人群迥異的內心世界和那些讓人膛目結舌的思想。

只要你不麻木讀者本書的時候,你對精神世界的認識定會慢慢改變,甚至可以體驗思想造反和沸騰的興奮和快感。高銘在這本書里以最直接簡單的對話形式,再現了他與多位精神障礙者的交流。與他們對話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你不但要有人體學、心理學、哲學、生物學、佛學、宗教學、量子物理學、符號學等知識,還要有死纏爛打,非要和一個沉默者對話的執著毅力,更要有邏輯思維和客觀辯析的強大本能,因為即便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大夫,也有可能被蠱惑成瘋子。

說到這,不免要讚嘆一個完全憑藉自己探索精神的人,除了工作生活,還可以了解如此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端科學;居然可以用4年的時間(班還是要上滴,但是幾乎是所有的休息時間)通過各種人脈,得以和精神病人、心理障礙患者等奇奇怪怪的邊緣人近距離接觸。作者說有時候和一個精神病患接觸有可能要接觸10餘次,才有一次有效溝通。當他們在發病狀態下,對話或者其他形式的交流太困難而幾乎不可能得到什麼確實的交流。但他們什麼時候發病,程度如何,卻完全不可控。只能一次一次的去探訪,直到積累到足夠多的資料和對話錄音,知道了這個案例的始末。

在這本書中,相當一部分的“患者”充滿睿智,喜歡在獨特思維、嚴密邏輯中跟作者鬥智鬥勇,不斷讓高銘領教他們超出一本人類思想範疇的認知體系、思維模式、推理能力。這些瘋子的敘述對話都可以拍成相當精彩的科幻片,驚悚片,其思維構想程度絕不亞於更和一位出色的美國編劇,有些內容的發表甚至引起劍橋物理研究院的關注。

我們都只是在認識世界的路上,誰又能說,瘋子認識的世界沒有更接近世界的本質?如同一個瘋子說的:“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不過在看著本書的時候真的很快樂。仿佛身上所有的毛孔都打開,那些文字化作一股氣被吸入體內。又仿佛整個靈魂從眉心鑽出,上升到宇宙的高度去俯視這個星球,俯視著整個人類的從遠古到現如今的工業文明的發展。從心底里的愉悅,那一刻我感謝自己的存在,我為自己的生而為人驚奇萬分。這種體驗是高就未曾遇到的了,那種視野一下子開闊許多,世界猛然間增添萬分顏色的感覺真好,看完以後,我比以前更加的充滿對於生命的敬畏,充滿對自然法則的崇高敬意。

在21世紀的今天,現代高科技已經能讓我們上天入地,但對於人自身內心世界的探索依然徘徊在層層迷霧外。正如書名所揭示的一樣,天才與瘋子其實僅僅只隔一步之遙。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胡思亂想,每個人都曾有過異想天開,每個人都會不經意的做著不著邊際的夢。而我們之所以是正常人,是因為我們用總所周知的常識,用約定俗成的規矩把自己的言行加以約束,裝在一個安全套里。所以我們既不是瘋子,也不會成為天才。

我們習慣只相信能用現代技術手段證明的東西,只相信公開發表的資料數據、專家觀點,而不會去想:假如一切另有可能,那會是什麼?

瘋子沒有這種界限,於是他們可以天馬行空,而他們中有一部分人比我們想像中的要更聰明,這部分人從某種意義上更接近天才,他們的想法、發現和獨特的視覺會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胡適先生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但我說: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這本書看看而已,千萬別太認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評論5

他們,是一群危險的人,至少在世人眼中是這樣。

作者不是一名專業的醫師,但這並不妨礙他用一顆平常心去觀察他的對象——精神病人。無疑,這是一個生僻而又新鮮的人群,可貴的是:在我這名讀者眼裡,作者雖是出於好奇的心態去了解觀察精神病人,但卻沒有用獵奇的噱頭叫賣行銷其中的病例。在作者眼中,他們是可接近的,可理解的,可共處的。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我認為這是一個蹩腳的書名,但這無損書是好書這個事實。通過書中的對話描述,一幅幅精神病人的影像立現眼前,提示著我們這些“正常人”許多我們未曾深思玩味過的玩意兒——時間,死亡,色彩,習慣,信仰,文明,善惡,篤定,虛妄……

我的媽呀?這不都是哲學家才想的東東嗎?原來精神病人也在想!

恭喜你,答對了!事實上,書中精神病人的所思所想,和很多哲學大牛們不謀而合。但重點是:當你傾慕的某美女mm,因為和張曼玉穿同一款式的裙子而雀躍不已的同時,你鄙夷的某精神病gg,卻在因為和柏拉圖思考同一款式的謎題而身陷囹圄。

精神,就是一個危險品。不是嗎?在一個“現代文明極大豐富”的時代,世人每每嘲笑“精神病人”,卻鮮有對“物質病人” 側目。是我們在否定精神病人,還是精神病人在嘲笑我們?當我們向物質世界需索無度的時候,我們也將一群意識奔逸的異見分子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

在秩序維護者眼裡:物質病人,是安全的;精神病人,是危險的。他們的危險在於:他們會告訴你,世界的一切,並不是必然成立的,還有另外的世界自足地存在。那些凡夫俗子們,只是依靠許許多多“未經推敲驗證的約定”,才能心安理得地苟活於世。然而,假如你和精神病人一樣,對那些“先驗正確的公共真理”開始懷疑時,你面前的危險帷幕已悄然拉開了……

這本書會讓你發現:假如不具備行為攻擊性的話,很多精神病人其實很有意思,比物質病人來得有趣——當然了,對相當部分的人來說,被精神病人顛覆自己慣有的思維定勢,遠比被他們剁掉手指來得駭人:)

【風險告知】:如果你的世界觀不足夠自洽,如果你的邏輯不足夠嚴密,如果你的眼界不足夠包容,如果你的情商不足夠剽悍,請慎讀此書!

【友情提示】:無限風光在險峰……

這,是一本危險的書,至少在我眼中是這樣。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評論6

如果一個孩子深信世界是果凍,大家就誇他有想像力。

如果一個成人比喻世界是果凍,大家就稱他為哲學家。

如果一個成人假設世界是果凍,大家就稱他為科學家。

如果一個成人創造的世界是果凍,大家就稱他為藝術先鋒。

如果一個成人深信世界是果凍,在古代他可能被稱為宗教先知,在現代就叫精神病患者。

可憐的精神病患,為什麼唯獨他進了醫院?

因為哲學比喻和藝術表達不必是絕對真理;宗教先知受限於時代 (《聖經》擱現在也是一傳記);兒童的臆想向來被允許(比如聖誕爺爺、牙仙、美人魚等等);科學假說有其特定的陳述形式且可證實或證偽,簡言之是基於模型的實證(否則弦論的提出者早就進醫院了) 。

而精神病人堅信的理論——只有闡述、無法驗證、消除未知、解釋“一切”——它使探索尚未開始就已經終結。有兩種理論最不可信:漏洞百出的和無懈可擊的。後者即使再完美,也受限於時代、物種、認知、語言等等,而其無懈可擊阻止了探索者去突破這些界限。它唯一的作用是消除人們對未知的不安。停止提問也就停止了思考,停止思考便就不再糾結。

一般而言,好奇引人接近未知、恐懼讓人遠離未知。不過,當人深受內心源源而出的詰問所困擾時,恐懼反而使人接近未知——為了消滅它,這是恐懼誘發的攻擊。好奇與恐懼產生兩種探索者,前者樂在其中,後者則表現出一種焦慮、直至未知消除。

有一類未知,被稱之為終極問題,比如:時空本性、生命意義、因果關係……

有那么一群人,熱衷於終極問題,他們中有:兒童及幼態持續者、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還有精神病人。

這種熱衷出於好奇,也來自恐懼——恐懼尚未聞道就帶著疑問進了墳墓、恐懼生命的無意義、恐懼真理的缺失。這些人中,精神病患者的恐懼尤其突出,因為他們比誰都希望:真理是存在的、世界是完整相關聯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他們一廂情願地將全部未知變為已知,不過是為了讓世界符合想像。

然而,人無法知曉一切,我們只能看到過去光錐中的事物,人類的大腦與技術都存在局限性,我們的感官與思維會過濾信息(試想一下同時聽到世界上所有聲音的感覺……對傳說中無所不知的、不具備信息過濾能力的神表示同情)

人類多長了幾個腦細胞,就自以為在宇宙中地位獨特,自覺身體雖然渺小,然精神偉大而崇高。甚至,光用精神一詞還不足以形容萬物之靈的優秀品質,又有了靈魂、智慧、思想、心靈……一旦發現自己的頭腦無能為力,就各種不自在。絲毫未發現自己的執著、矛盾、自負。此處沒有貶損書中精神病患者的意思,他們只是在思考——這一點就足夠贏得尊重。

其實恐懼未知再正常不過了,它推動了人類文明,但沒必要心為其役。

請順其自然。

後記:二是擋不住的,丫能穿越時空搥中笑點,寫下這篇書評的時候還在學校廝混,很費解憑這文風是怎么考上大學的。

幾天前,讀到某課題申報中的一句話:“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對基督教文化去偽存真”,起了好奇心,次日便前往文中田野調查所在地之一一探究竟。恰逢教區交流會,為首一牧師旁徵博引,對進化論做了一番去偽存真,證畢垂問:“收穫如何?”,吾見短智愚,突然躬聞大道,一時茅塞難開,對其所謂“達爾文晚年反悔”一事尚有疑慮,但畢竟年輕氣虛,只能豎起拇指用平生掌握的唯一一句壽司語贊道:“死狗哎!”

人的本能之一是傾向於收集與個人觀點相合的事實,所以淫者見淫、痔者見痔、腐者見腐,唯物者看到迷信、信徒看到懺悔,所有人都忙著去偽存真:去他人的偽存自己的真。以自己的立場證明自己的正確,可否算是一種思想專制?如果我們覺得一個人長得寒磣,不會走過去拍拍人家的肩說:“走,我帶你整容去!”,但當我們覺得一個人的思想寒磣,卻有不辭辛勞去糾正的衝動。假使能回到幾年前,我會閉嘴回實驗室鏟屎。

一個人就是一座法庭,既已把自己關進精神的牢籠,又何苦要去審判別人?不過是因為他人洞穴的暗隱幽藏,才會想要灑入刺目的陽光,才會對洞中人的真實處境缺乏尊重。什麼是“順其自然”,不過是選擇各自所能承受的:能承受苦熬的選擇生,能承受虛空的選擇死,承受未知的人走進迷霧,承受約束的人緊隨光明。可是誰在洞穴內,誰在洞穴外?“瞎子不能給瞎子領路,否則兩個人都會掉坑裡。”(什麼福音里說的,此處不考)個體的智慧差異,相對於磐錯的洞穴迷宮,只是五十步笑百步。人類相信知識、相信經驗、相信思想的新陳代謝,也相信世界之鴻蒙、自身之微渺,相信時間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我們經過了幾千年才學會放下是非分明的傲慢。

某夜風老燈殘,我路過精神衛生中心住院部,沿著厚厚的圍牆一直走,突然疑惑:哪一種更自由——在牆內與世隔絕還是在牆外把別人的生活重複一遍?哪一種更艱難——獨自對抗全世界還是背叛自己順應時代?我非魚,不知魚之苦樂。正思量,忽聞低低的吟唱從牆那頭傳來,聲細如絲,側耳即斷:萬水千山一念起,滄海桑田一念息。嗯,的確是這樣。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評論7

“有個精神病人講了個笑話。公園長椅上有三個人,其中兩個一直在假裝捕魚撒網撈魚。另一個在看報紙。警察問後者,你認識他們嗎?答:認識,我帶他們出來散心。警察說,趕緊帶他們回家吧,在外面會嚇到人。答:好的,我馬上帶他們回去。然後他把報紙放在一邊,空手開始划船划船。”

“很多人的看法都錯了,以為想不開的人才會得精神病,可是我身邊很多精神病友,非常想得開,原本沒有孩子,後來有了,饞了想吃肉就殺了自己的孩子吃。吃了就吃了唄,反正原來也沒有。”太通透了。

見識淺薄的一大好處是容易被震撼。不像那些淵博的人,浪費了大把遇到古怪言論而大呼“哇靠”的機會。反正,這本精神病人訪談錄,很隨意地就把我震撼到了。我幹嘛不說自己被福柯的《瘋癲與文明》震撼了呢?顯得高級多了,撒個謊會死啊。

如果你看過《生活大爆炸》,就很容易理解我幹嘛要謳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長得有點醜的書了。該書作者經歷過一次深度催眠後,說出的話把自己嚇了幾跳,從此就成了精神病控,花4年時間去挨個訪談天才型瘋子。基本上,這就是正常人被幾十個高智商神經病調戲和羞辱的故事。裡面有男女老幼各種版本的謝耳朵。這些瘋子,一個比一個學識淵博、邏輯嚴密、氣場強大、德藝雙馨、可歌可泣。

比如一個17歲的正太,屬於物理天才型瘋子,作者為了跟他溝通,試了7次,實在聽不懂他講的專業理論,去圖書館狂啃量子物理書籍、拜會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聽物理講座,惡補一段時間,再請一個量子物理教授當外援,總算爭取到對話機會。結果,剛開口說“物理三維是長寬高”就完蛋了,正太怒斥:物理三維是長度、溫度、數量!長度裡面包括長寬高。你還是再回去看書吧!作者認錯啊認錯,坦承自己白痴,好不容易正太懷抱對SB的悲憫,才勉強給他透露了點前沿課題,“跨越時間來看,人類是很長很長的蟲子怪物,從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學校,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商場,延伸到好多地方……”(我個人超愛這個既科幻又哲學的比喻),拽了一大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知識,正太甩下一個結論: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這話怎么看都長了要得諾貝爾獎的模樣,建議讀十遍(笨蛋讀100遍),。

比如一個60多歲的老爺爺,其人生完全就是現實版《飛越瘋人院》或者《K星異客》。他在一家精神病院住了十幾年,被稱為“鎮院之寶”,WHY?他的牛逼在於,能把等外星人老鄉接自己回家的、天天在床上划船的、埋頭寫小說(沒有紙筆)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瘋子統一到自己的世界,組織他們定時召開主題研討會,談論一些歷史、哲學、社會學的命題,幾個瘋子被他治好,幾個瘋子被他治壞了。他被關進單間,卻跟度假似的,很HIGH地吃飯睡覺看報紙。一般人孤單個一年就要瘋掉,好在他已經瘋了,早就超越時間這么庸俗的層面了。他說,自己之所以這么愉悅,主要是可以經常去“時間的盡頭”玩,接下來又是一堆“黑洞蒸發”“廣義相對論”之類的闡釋,我承認我看不懂,看得懂我還被震撼個屁呀。反正,這位大神的中心思想就是,瞬間就是永恆。

比如一個30歲的公務員,先給作者普及了量子泡沫、時間悖論、多宇宙學說等常識,當面批評了量子物理學家不懂邏輯,後者很羞愧。然後他宣布自己是從另一個宇宙穿越來的,他們那個宇宙已經發明了反重力器。作者問:那你可以做一個出來給我看嗎?他像看一個白痴一樣看作者:我又不是機械或者物理套用學家,我怎么知道怎么做?你們地球有噴氣飛機,你做一個給我看看?

比如一個30歲的大美女,講自己的一套理論就講出一堆冬粉,宛如邪教。她認為,物理學家總是從物質層面去解釋量子共振現象,應該跳出時空觀,看到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存在,這樣去解釋更完美。聽上去很扯淡吧,問題是冬粉們受她影響自殺了,其中包括兩名精神科醫生。

明白了吧?我們還沒瘋是因為我們無知。感謝教育體制多年來一直貼心地保護我們。

重點是,別以為這本書寫的全是理科瘋子,文科瘋子也不少。不是說他們是學文科的,而是說他們的行為模式完全是文藝范兒,對萬事萬物,一往情深。從他們的神經病行為中,我們能看到老莊、看到禪宗、看到東野圭吾、看到伍迪•艾倫。

一個喜歡跟石頭說話的瘋子,她認為石頭是高級生命,而石頭根本看不上人類,我們太速生速朽了。就算我們原地站一輩子,它們也看不到,就像我們看不到朝生夕死的某些細菌一樣。換到宋代,她就能貴為藝術家。如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最經典的行為藝術就是見到石頭就瓊瑤附體,大喊哥哥啊,我想死你了,然後撲上去一陣狂親。

一個研究瑪雅文化的瘋子,用了很多年去分析瑪雅文字,他說,瑪雅原文並沒有說20xx是世界末日,而是指從此進入新紀元,可能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顛覆性進展。該瘋子分析,這個理論被一些人誤解或被宗教利用了,越傳越邪門。我們正常人不求甚解,被末日論哄得一愣一愣的,而一個精神病人通過大量翻查資料,得出獨家解釋,這簡直太TMD幽默了。在這個時代,有幾個人能靜下心來做一些不涉利益的事,然而,精神病人能。學習瘋子比學習雷鋒更勢在必行。這個素材稍微改改就是一部主鏇律勵志片,《阿甘正傳》算個毛。

一個發瘋的前精神科醫生,他的言論完全具有CULT片氣質,什麼《猜火車》《發條橙》搞來搞去也就是想FUCK這世界。而他則用自己的方式FUCK一把。“你們想要那么多,而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活著,我就被關進瘋人院。難道我非得和你們一樣瘋了,才能不再這裡?不過我覺得挺好,至少不用出去跟你們瘋瘋癲癲地混在一起,到最後都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活著。”太哲理了。

書里類似這些能改編成電影的故事太多了,假裝老伴一直沒死的苦情老奶奶;偷屍體試圖研發如何復活自己妻子的情聖(據說像恐怖電影《三更之回家》);把每個人都看成一種動物(蜘蛛、貓、鼴鼠等)的超萌小蘿莉;每周都會滿足女友願望,再殺死她一次的“連環殺手”;記得自己每一任前世的活膩了的大富豪……有人說,瘋人院才是作協。對的,國內的作家們編劇們跟瘋子比,想像力比喜馬拉雅山頂上的空氣還稀薄。

太多瘋子都像活在電影裡(國產片除外,大部分都不配讓瘋子活進去)。作者寫了一個明星級大帥哥,眉宇間有股邪氣,其畫作能把瘋子都嚇哭——《暮光之城》的冬粉正想尖叫,呃,他只有小小的缺點,就是強制性給女友背上刺了逆五芒星,絕不是“岳母刺字”的典故看多了,而是他要證明自己是最後的撒旦,是光明的反義詞,襯托美好就是他存在的價值。

某妄想症患者認為自己是一部書的主角,同時也是作者。作者問他為什麼要企圖殺死自己的孩子。他說那是假裝的,為了進瘋人院——沒有讀者喜歡看平淡的流水賬,應該有個高潮。半年後,作者聽說他好了,要出院了,去看他,他正和醫生談笑風生,他讓作者去看第一次談話時的那張桌子的背面。作者去了,上面寫著當時的日期以及一句話:半年後離開。

某患者的興趣愛好是24小時模仿另外一個人,陳漢典那幫全民大悶鍋的模仿達人跟她一比,太寒磣了,因為她能做到抵達“無我”的境界。開始周圍的人都覺得很有趣,後來慢慢覺得可怕,因為她完全是被另一個人附體。當她模仿老年男子時,她男友感覺在和自己的爸爸交往,嚇到跟她分手了。作者問她,是不是放棄主觀意識去體驗別人?她說:“不止。不帶任何主觀意識不是超脫,只是淡漠,境界還差得遠。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人的眼睛去看人。”請問,這不是禪宗嗎?

自從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就發現發瘋是一件很屌的事。當初決定喜歡尼采而討厭黑格爾,就是因為黑格爾這負心漢把親密到如同gay友的何爾德林拋棄,因為後者得了精神病——黑格爾主張理性至上,一個非理性的人對他來說就是死人,這種強迫症難道不是精神病表征嗎?同樣是哲學家,我家尼采多可愛,不僅不歧視瘋子,還親自把自己變瘋。

反正福柯也說了,人類必然會瘋顛到這種地步,即不瘋癲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癲。我們現在迷戀瘋子還不算太晚。豆瓣有位網友說得精準,瘋子和天才一線之差,差別就在冬粉數量上。詳情參見文革時期的毛太祖。

有人不愛這本書,說故事都太假,我想說的是,作為有9年媒體經驗的老年人,負責任地說,這類訪談體的文章,寫假的比寫真的難,故事應該有原型,浮誇或者修飾是難免的。重點是,我希望他們都是真的,如果不是,那么這世界只剩下大坨大坨的物質病人,沒有高智商精神病人,那該多么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