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讀後感

《中國傳統節日》可以從中了解到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和來歷。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中國傳統節日》讀後感,希望您喜歡!

《中國傳統節日》讀後感篇一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對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和元宵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不僅知道了它們的來歷,還知道了它們的習俗。如:端午節傳說是因為屈原投江後,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包成粽子,扔到江里。後來為了紀念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吃起粽子,於是就有了端午節。每年的中秋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這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圓圓的月餅,觀賞著皎潔的明月,是多么愉快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人們紀念祖先的日子,這一天,人們要踏青、掃墓、燒紙,祭奠自己的先人。 前不久,我們剛剛度過了中國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春節。春節期間,我和家人共同體驗了一系列的春節傳統習俗。大年夜的早上,我們一家人歡歡喜喜去超市購買年貨。買了各種好吃的食物,還精心挑選了春聯和窗花。一回到家,我就幫著爸媽打掃房間,貼春聯,貼福字。媽媽告訴我這可以讓我們家在新的一年裡充滿幸福。緊張忙碌過後,我們終於迎來了春節最重要的活動:守歲。我們一邊吃著美味的飯菜,一邊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房間。大年初二,爸媽帶著我到娘娘家拜年,一進門,我就說了一串吉祥話,惹得娘娘高興得不得了,連忙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在姑父的指導下,我還學習了包餃子,雖然包得還不太像樣,但我還是很開心。

在自己的親身體驗中,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更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盛!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有責任繼承傳統,讓它們在我們這一代繼續發揚光的!

《中國傳統節日》讀後感篇二

前幾天,我從好朋友那裡借到了一本好看的故事書,名字叫《中國傳統節日》。這本書裡面講述了我國許多非常有趣、具有神話色彩的故事。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春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因為春節很熱鬧,家人能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小朋友們還能收到許多紅包,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放鞭炮、貼窗花歡慶這幸福的時刻。春節的來歷還有一個驚險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怪物叫“年”,它像牛一樣大,每年快到年底的時候,“年”就來到陸地上見人吃人,見動物吃動物,非常殘暴,人們都很害怕它,四處逃避,人們束手無策。只有一位老爺爺沒有逃走,待在家裡,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放鞭炮、披著大紅袍、拿著紅綾子打敗了怪物。原來“年”特別害怕紅色,只要它看見紅色,眼睛就像被針扎了一樣疼,於是便逃走了。人們從次以後,每到年底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用貼對聯、放鞭炮等方式對付那個怪物“年”。

這本書的故事內容非常有意思,我了解到了許多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和來歷,這些節日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我們要把這些節日永遠的傳承下去。

《中國傳統節日》讀後感篇三

今天,我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因為我閱讀了《中國傳統節日》這一整套書,書中詳細介紹節日的由來和有關節日的習俗。

一年中第一個節日就是春節,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中國人團聚的日子,在外的人們都會趕著回家與家人一起過年,在迎接這一天人們都要洗澡剃頭穿上新衣,家家戶戶貼上新對聯,放鞭炮,送祝福,到處一片喜洋洋。。。最開心的莫過於我們小孩子了,有的吃又有的玩,還能領到好多好多的紅包,所以,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我還知道端午節也叫端陽節,這個節日的起源是和偉大詩人屈原有關,楚國人會在端午節包粽子,把煮好的粽子投入江中,祭祀屈原,因為擔心魚把飯吃了,所以用粽葉把米飯包住,粽子也因而得名,一直流傳至今。人們還會在這一天賽龍舟,是希望龍舟的漿能驅散江中之魚,這樣魚就不會吃掉屈原的身體。

還有很多節日,元宵節,二月二,七夕,中秋節。。這套《中國傳統節日》讓我足不出戶了解了中傳統節日,感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