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人傳有感34篇

讀名人傳有感200字1

我讀了名人傳深深的被其中的貝多芬所感染了。

一個雙耳失明的音樂家能算是真正的音樂家嗎?在別人看來絕對不是。可是那個音樂家就是家喻戶曉得貝多芬,一個頑強的鬥士。一個外表矮小臃腫,外表結實。生著一副運動員的骨骼的偉大。 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出生於德國平民家庭,很早就顯得自己的音樂才能,八歲開始登台演出。1792來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的了進步,但是他的童年以及青少年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可以用千險重重來形容,可就是這樣的一代偉人,超越了自己,完成了一部部神曲。。。。

我希望今後能向貝多芬那樣頑強不屈,創造出最完美的自己。

讀名人傳有感200字2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卡普雷塞。他是一位文藝復興巨匠,他的作品十分完美。

雖然他是一位偉大的巨匠,但他的生活是很悲慘的,那年他回到了羅馬,剛回到羅馬,尤里烏斯二世就交給他了一件極其困難的任務。過了幾個月他開始了這項工程,但是家族上一直再糾纏,全家都很隨便的使用他得到的錢,拚命的用。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但米開朗琪羅還是完成了作品。

米開朗琪羅為了自己的事業,不怕任何的困難,雖然他任人擺布,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了他人,但是他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名人傳有感200字3

貝多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所創作的《第九交響曲》,是樂壇的巔峰之作,使我們聽了之火後,無不讚嘆的歌曲

貝多芬,多少人在讚頌他。他是音樂家最傑出的搭檔,他是音樂藝術中最英勇的一股

力,他是受苦不屈的人們最真摯的朋友。儘管他處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可他卻能譜寫出

一個又一個悅耳動聽的音符。演奏出一首又一首令人歌頌的生命樂章

貝多芬,一個耳聾的音樂家,一個被命運捉弄的人,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人。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1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他們的故事感動了我,他們持之以恆的精神也感動了我。

《名人傳》里的貝多芬由於他出身貧寒所以很小就輟學在家,他的一生很坎坷不平但他沒有放棄勇敢的同命運做鬥爭,雖然他的一生很孤獨但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卻在這看似痛苦的中創作了一首又一首經典名曲,這些經典名曲是在他耳聾的情況下完成的。

這些都是他不懈努力完成的,他戰勝了疾病,戰勝了痛苦,戰勝了聽眾的平庸,戰勝了困難與障礙,戰勝了命運,登上了生命的頂峰。

又比如說故事裡的托爾斯泰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聰明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雖然獲得成功但他並不滿足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願享受生活,不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有些作為來體現自己的生活價值,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通過這本書中的名人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敢於同命運做鬥爭,只要不屈服總有一天也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大多產生在奮鬥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2

貝多芬雖然出身在一個平民家庭,但是他天生就具有音樂天賦。他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

貝多芬的童年不像其他的小孩一樣,他天天處在黑暗和謾罵中,他的童年生活十分悲慘。貝多芬的母親在他十六歲就去世了,他的父親從此就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悲慘的事情在貝多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傷痕,但是貝多芬沒有像他爸爸一樣成為社會上的行屍走肉,而是發奮努力的學習音樂。

一份耕雲一分收穫。貝多芬創造的樂譜廣為人知。他譜寫的一章章轟動世界的交響樂譜。但是在貝多芬晚年的時候。他一直在與病魔作鬥爭。他以自己的堅強一直支撐著,但不幸的是最後他還是沒能戰勝病魔而去世。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3

假期里,我讀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名人傳》。這本書記敘了貝多芬、米開琪羅、托爾斯泰三位偉大的文學藝術家努力拚搏的故事,這是一部激勵我們奮進的好作品。

我最敬佩“交響樂之王”貝多芬。這位音樂大師在年幼時倍受折磨,四歲被父親關進琴房夜以繼日練琴,十七歲那年又失去了母親,不得不擔起照顧家人的任務。他虛弱的體質導致聽覺衰退,以致耳聾,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卻一直勇敢面對,堅持不懈,在逆境中寫出了許多不朽的樂章,體現了他生命的價值。

與貝多芬相比,我有老師、父母的關愛,良好的學習環境,但卻缺少貝多芬那種堅忍不拔的意志。學鋼琴的時候,我一看到樂譜就頭疼,練琴很不自覺;學游泳也因為怕悶水、怕換氣,曾動搖學游泳的決心。最後,正是自己的堅持,才熟練地掌握了鋼琴和游泳的技巧。

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要有所進步,應該多讀《名人傳》這類勵志的書,向名人學習,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使之成為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

讀名人傳有感300字4

課後,我捧起《名人傳》,津津有味地讀著。

書中毅力堅強的貝多芬令我震憾不已:他剛與女友正式交往沒多久,女友的父親因貝多芬家境貧困而將他們的愛情摧毀。就在貝多芬與女友分手不久之際,他的雙耳又失聰了。在與女友分手和雙耳失聰的雙重打擊下,激發了他創作樂曲的靈感。

貝多芬的毅力那么堅強,感動著我,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闡釋著“給挫折一個微笑,給自己一次機會”的道理。

讀了關於貝多芬事跡的書,我更加相信:生活因為有了挫折的存在,才變得繽紛多彩。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

我想,挫折並不可怕,你選擇“退卻”,那么挫折便會恥笑你。但是如果你選擇“前進”,那么挫折自然就會躲到小角落裡去了。

讀名人傳有感400字1

在這個假期,我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描述了三個偉人的一生,裡面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

貝多芬用痛苦寫作的與生命對抗的音樂,為後世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神魂糧食;米開朗琪羅創編了永不磨滅的好作品;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里描畫了萬千性命的渺小和偉大。他們用他們的作品向全世界播撒愛的種子,同時控訴社會的不公,他們不向命運低頭。面對世界的哀苦,他們沒有一絲驚顫和害怕,他們的英雄品質就像是怒濤,就像烈風,不斷吹響歡樂輕快的號角。

他們從來不想別人傾訴他們的苦痛,事實上,他們的苦痛卻是別人無法想像的,他們堅信只要他們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斷,不因哀苦一味沉淪,那麽就定能衝破肉身的束縛,向生活的崇高境界邁進。

正如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奉告我們的樣子:“噢,人啊,你應該自強不息。”

這些人都經歷了長時間的痛苦,或是悽慘的命運在人的身體和靈魂上煎熬,在貧瘠和罪惡的鐵皮上淬鍊著他們的心靈。

讀名人傳有感400字2

托爾斯泰出身於19世紀俄國的一個名門望族,家境優越,地位高貴,無須依附任何人生活,也不必日夜操勞。他有著深愛他的妻兒,健康的體魄······而這些當中的任何一點,都能讓處在那個社會的人們十分羨慕。

可是托爾斯泰並不為這些而滿足,他甚至為了不勞而獲的舒適生活而痛苦不堪。他渴望找找出“生命的真諦”。他對城市鄉村的貧民悽慘的生活的處境而震驚,為農民的貧困與愚昧而痛苦,為自己的優越生活而愧疚。

他不盲從、不迷信、敢於一批判的眼光審視一切。他不怕為了真理而受到孤立,不怕家人對他的不理解和嘲諷,不怕敵人對他的諷刺。就連在他最墮落不堪的時候也能清醒而冷靜的指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儘管他如此理智,但他對於科學的發展卻毫無察覺、對米開朗琪羅的作品也無動於衷,將莎士比亞的作品批為一文不值的東西。他懼怕於貝多芬音樂能淨化人類靈魂的力量,這種會改變世界的力量。但他卻能聽出貝多芬音樂中的狂熱情感與氣勢。

托爾斯泰的成就顯而易見,即使他的主張有時候也許並不正確,但他擁有的敢於與現實作鬥爭、為真理而不斷探求的精神卻是十分珍貴的。

讀名人傳有感400字3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

這三個人物中令我感動最深的是貝多芬,他是個音樂天才。小時候,他的父親就發現他有音樂天分,於是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但後來他不顧及貝多芬的心情,一個勁的想把他培養成天才,有時他還把貝多芬和小提琴關在一個屋子裡這是導致貝多芬脾氣暴躁古怪的原因。不幸的事很快降臨,他的耳朵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打擊。但不久後,他又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音樂創作中。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但他為什麼成功了?我認為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有著奮鬥的精神,過人的毅力,面對困難毫無畏懼。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困難,經常會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是獨立面對,但貝多芬古怪的性格使他沒有多少朋友,所以面對困難,只能孤身戰鬥,但這卻使他學會了別人不會的東西,所以我們應學習貝多芬的精神。

讀名人傳有感400字4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其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句話我在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中找到了真正含義。、

在苦難與坎坷並存的人生面前,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都沒有放棄,都直面挑戰那些困難。例如,貝多芬。

貝多芬在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候遭到了致命的打擊——耳聾。這一致命的打擊使他生活淒涼,工作受到影響,還處處遭到歧視。但他心中仍懷有對音樂熱愛,正是這一執著,讓他堅強面對這些困難,並且創造了許多為苦難人而寫的音樂。甚至在生命的末日,創造力流芳百世的《歡樂頌》。這些成就使他即使是在逆境中也將他推向了音樂殿堂的頂峰。

不僅僅是貝多芬,許多人的成功都是在苦難中磨礪出來的。例如張海迪,海倫凱勒等。這些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時刻的努力。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困難重重。

如今的我們心中仍抱有理想,但不是一帆風順的。但,這不應該克服嗎?如果遇到這么點小困難就放棄自己的理想往往是最可笑的。那么多的人都經歷過比這還大的困難,都沒有放棄,正是理想支撐著一切。我們不應該學習嗎?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其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讀名人傳有感500字1

我讀完《名人傳》這本書,心中感慨萬千,受益匪淺。書中科學家的事跡,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們勇敢、勤奮、堅強、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貝多芬出身貧寒,很小便輟學回家,他不幸失聰,這對於熱愛音樂的他來說,是一個多么大的打擊啊!但他沒有服輸,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卻從沒有放棄過音樂和夢想,因此創作出了不朽的傳世之作。他最終戰勝了命運,戰勝了自己,攀上了生命的頂峰。他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托爾斯泰出生在一個富裕的人家,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勤奮創作,終於寫出了不朽的名作,揚名世界。

米開朗基羅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一生坎坷不平,但他不向命運屈服,而是面對現實,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在自己的藝術之路上堅強的向前邁著,勇敢攀登著藝術的頂峰。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苦和努力,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居里夫人也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他一生泡在實驗室里,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他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最終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並獲得了為世人艷羨的諾貝爾獎的崇高榮譽。

科學家們為了科學,勇敢攀登、獻身科學的精神,令人感動,令人敬佩,更值得我們去學習。事實證明,一個人只要有偉大的理想和抱負,並為此去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奮鬥,不被困難所嚇倒,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要記住,成功的人生需要奮鬥,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裡。

讀名人傳有感500字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本書的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著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歷路程,凸現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

《名人傳》是一部獨具魅力的人物傳記,著者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讓讀者在傳記中跟三位大師接觸,分擔他們的痛苦、失敗;也分享他們的誠摯、成功。《 名人傳》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側面地去表現傳主們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難,他們對無限苦難的不懈抗爭,以及在抗爭中爆發出來的生命激情。縱觀三傳,羅蘭的英雄有著共同的命運圖式和方向:經歷長期的磨難,激流一般的生命力,體現生之意志的藝術創造和用痛苦換取歡樂的追求。

《名人傳》寫作目的崇高,創造精神世界的太陽,呼吸英雄的氣息,使人們在痛苦、失望的現實中獲得心靈上的支撐。《名人傳》洋溢著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個閱讀《名人傳》的讀者首先都會強烈地感受到作品中無法抑制的熱情,都會為羅蘭那極富感召力的語言而怦然心動。

讀名人傳有感500字3

讀《名人傳》有感讀了《名人傳》讓我不僅學到了許多人生道理,更讓我了解了這些大名人的生平。我也從他們的生平小事中悟出一些大道理,了解了他們各自的性格。

如《貝多芬傳》中貝多芬與歌德一起散步時遇到皇親國戚是的情景。當他們正在一起散步時看見了遠處的全體皇族,歌德掙脫了貝多芬的手臂,站在一旁。性格驕傲的貝多芬可不想這樣,他對歌德說盡所有的話,但都沒用,歌德一步都沒動。於是,貝多芬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扣子,,背著手,朝最密的人從中走去。太子對他脫帽,皇后對他打招呼。為了好玩起見,他還看著這隊人馬從歌德面前走過。歌德站在一旁,深深的彎著腰,帽子拿在手裡。而事後貝多芬也狠狠的教訓了歌德一頓,一點也沒客氣。從這一段看出貝多芬高傲的性格,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度,他不畏權勢,甚至他認為像他和歌德這樣的人在一起時,皇親國戚應向他們表示尊敬。有骨氣。

讓我敬佩,他的自信來源於他的音樂,他是一個音樂的天才,他無須休息並對音樂充滿著狂熱而質樸的激情。他不斷地創作,將他的激情熱烈融於他的音樂。那是一種對音樂的自信,而不是無禮的傲慢。可人們並不能理解,維也納認為他是一個高傲而孤立的天才,輕佻而浮華。

如此種種,對貝多芬來說也只不過是上帝的些許考驗。受挫,並不代表一個人希望的破滅,只要你能堅信。誰的世界都不曾真正的死滅。

讀名人傳有感500字4

《名人傳》是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寫的。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父親發現了,可是,他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的父親天天讓貝多芬練琴,完全不顧及他的感受,有時還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關在一個屋子裡,這一關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練琴,貝多芬的童年十分悲哀。

貝多芬的母親早年去世,父親是個揮霍的酒鬼,這些,在貝多芬的心裡,劃上了一道深深地傷。但是,貝多芬由於天分和勤奮,很快成名,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貝多芬的耳朵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但是,貝多芬通過自己的努力,還是成功了。

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不測,貝多芬就能夠打敗他,貝多芬用自己的努力戰勝了困難,我們也一定可以!

這本《名人傳》教會了我許多道理,他教會了我貝多芬的堅強,教會了我米開朗琪羅的正面面對困難,教會了我托爾斯泰的誠實和不屈的精神。

《名人傳》這本書里的人,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所有精神!

讀名人傳有感600字1

暑假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名人傳》,這本書像磁鐵一樣吸引我,讓我百看不厭。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作品,它包括《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部傳記。

書中講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困難的一生,同時也讚美了他們堅強不懈的意志。貝多芬從小開始練琴,夜裡即使大家睡覺了,他還在練琴,經過努力他在8歲時就有了自己的音樂會,但是還努力向莫扎特學習。這樣的天才長大後竟然失聰,但是他“扼住了命運的喉嚨”,最終創作了舉世聞名的《田園交響曲》,貝多芬告訴我們:人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成功是在困難的酒窖中發酵的,困難越多,磨難越大,成功的芳香越烈,喜悅的馨香越發經久不息。

米開朗琪羅是貴族出生,小時候非常喜歡雕塑和繪畫,可是爸爸不同意,他便離開了家,自己學習繪畫和雕塑。他經過多年刻苦的努力,終於創作了轟動世界的兩大作品——《哀悼基督》《大衛》,米開朗琪羅可以過上富俗的生活,可是他沒有,而是用勤勞的雙手去開闢自己的天地,我們也要為我們的理想奮鬥。

托爾斯泰在戰爭中還堅持寫作,他用犀利的筆,寫出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托爾斯泰告訴我們:人無論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要堅持學習不能放棄。

《名人傳》這本書不經告訴了我們名人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們:人一定要有遠大的目標,沒人可以隨隨便便的成功。同時人一定要向目標努力,不能半途而廢遇到挫折就放棄。做到這樣才會成功。要知道成功來源與勤奮。

這就是《名人傳》大家一定要看喔!

讀名人傳有感600字2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裡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他孤獨的活著,他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hllip;&hllip;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直痛苦的活著卻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後創作的。他最後終於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斯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己的作品毀於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己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於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曾經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己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照福人類來體現自己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

讀名人傳有感600字3

中國有一個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的人,不僅要有超凡才華、更要有堅韌不拔,"扼住命運咽喉"的意志。《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這句古訓。

作者羅曼·羅蘭筆下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儘管他們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的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的偉大人物。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偉大的心魂猶如崇山峻岭,我不能說普通人都該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該去峰頂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之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將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

這是作者羅曼·羅蘭在《米開朗琪羅傳》的末尾,向閱讀這本書的世代讀者發出的呼喊,也是他寫作《名人傳》的根本目的。

有一次,我正在寫數學暑假作業,被一題困住了,我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出來,我開始心煩氣躁,便關上作業,隨手拿了《名人傳》看起來,慢慢地,我被書中的故事所吸引,便愛不釋手。隨後,我的心開始平靜下來。

我又打開作業本,開始重新做那道我想了半天都沒有想到的題目,這一次,沒有用幾分鐘,就寫出來了,真神奇!

原來,《名人傳》是這樣的一本書: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當你懷疑自己的時候,找出來翻讀一下,你就會重新獲得勇氣和力量。

作者羅曼·羅蘭的目的並不是歷史和考據,他的目的是要給那些陷入絕望的靈魂以慰藉,看,超越痛苦抵達幸福的道路在這裡,百年前,我們崇敬的大師們已做出了無謂的榜樣!

我們要學習貝多芬的“用痛苦換來歡樂”的精神;學習米開朗琪羅的“人,生來是為了奮鬥”的自我砥礪和預言;學習列夫·托爾斯泰“人皆是我的兄弟,馬車夫也是,農奴也是”的博大襟懷!

讀名人傳有感600字4

讀完《名人傳》這部名著後,我明白了一個人生道理:不同的人生經歷造就相同的成功的成功與輝煌。只要我們勇於面對生活的挑戰,不像苦難低頭,就會有收穫。我要學習三位偉人那種勇敢、堅強、無私奉獻的精神。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德作品。這本書講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偉人的生平事跡。儘管他們處於不同的時期,但他們的成就是一樣的輝煌。他們都有一個信念,為全人類的幸福做貢獻。

貝多芬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人們稱為樂聖。他出生在德國,一生經歷坎坷,他成年後失聰。還有家庭、社會種種磨難,但也沒有悲觀失望而是勇敢的戰勝了它們。

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如:《第五交響樂》《第九交響樂》《月光奏鳴曲》等。

米開朗基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他生玉佛金洛薩,他一生經歷了不同尋常的坎坷經歷與曲折,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天主教皇度過的,他用自己的創作反映了自己的思想,尊嚴。他用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困難。

托爾斯泰是俄國偉大的作家,他創作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復活》,不僅展示了俄國近代歷史,還塑造了人民的靈魂。他強調道德,主張博看,儘管有許多磨難阻擋了他的主張,是他,永不放棄,一生堅持自己的信念。

這三位偉人一生都道路坎坷,但他們都沒有放棄,而是勇敢地前進。我領悟了一個道理:痛苦和磨難不會被偉大的人類所屈服,反而會使我們堅強,煥發出更耀眼的光彩。我們要勇於面對生活中的不幸與苦難,不像他們低頭,不像他們屈服,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為追求心中理想努力奮鬥。

讀完《名人傳》後,我感到對他們的無比敬佩,我要向他們那樣堅持不懈、不低頭、不喪氣,努力實現我的夢想。

讀名人傳有感700字1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名人傳》描寫了一個音樂家,一個雕塑家,一個小說家,他們在各自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與主義作做出的艱苦努力,為後世留下了享受不盡的精神食糧。

面對痛苦,面對孤獨,貝多芬選擇了堅持自己的信念。作為一個聽不到任何聲音的音樂家,他給人一種傲慢的錯覺。對於政治上的腐敗,以及無情的戰亂,他卻選擇了反抗,為了和平。貝多芬曾經說過:只要是為了獲得更美的景物,任何規律都可以破除。

而米開朗琪羅又何嘗不是呢?為創造能夠表現出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因為他相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斷,不因悲苦而一味深沉,那么就一定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奔向他的人生理想

托爾斯泰則用他的筆描寫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使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

在三位偉人所演繹的故事中,我最敬佩的是貝多芬,他在雙耳失聰時,還堅持自己的創作;無論家境多么艱苦,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他卻從來沒有放棄自己追求的夢想。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他完成了自己的著作,如《田園》、《第六交響曲》等。貝多芬的一生可以說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只是為了堅守自己的夢想。

面對人生的劫難與世間的悲苦,三個人從來沒有一絲惶恐與顫抖,他們英雄的姿態是那么的桀驁不馴,他們從不諱言痛苦,他們絕不向命運屈服,他們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而沉淪,那么定能衝破肉身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讀名人傳有感700字2

羅曼·羅蘭所著的《名人傳》敘述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讚美他們高尚品格和頑強風斗的精神。

羅曼·羅蘭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他痛感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的歐洲是一個騷動不安,瀰漫著腐敗風氣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偉人的社會,為此他寫作了《名人傳》,安慰與鼓舞受苦受難的人們。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雖然都有很多不同之處,但相同的是他們都勇敢的面對困難,有高尚的品格,這才是一個偉人所必備的條件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羅曼·羅蘭也認為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與苦難的搏鬥,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而這些則鍛造了偉人。那些戰功顯赫的英雄是偉人,而那些有高尚品格,不向生活中的磨難低頭認輸,而是勇敢面對,不屈不撓抗爭的人更是偉人。《名人傳》所述的三位偉人在遭受家庭生活不幸與社會排斥的時候,他們沒有選擇逃避,選擇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而是不屈不撓的抗爭。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寫出了不朽的《歡樂頌》;米開朗琪羅直到臨終前幾天還整天站在塑像前,終於流下了傳世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下定了擺脫貴族生活的決心。他們都是在經歷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之後才成為偉人的。

有些人也許會說:“我也有這種品格啊,可是我又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磨難,怎么成為偉人?”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經歷磨難並不是為了成為偉人,只是你好好做一個人的普通要求。生活中有許多小磨難,比如你想玩的時候,媽媽叫你做作業,在你很困的時候必須堅持做作業。在你說這些話的時候,你是否做到了這些最基本的,如果你連這些都做不到,那還談何經歷超越常人的磨難,更不用說成為偉人了。你應該暗自竊喜,感謝上天給你如此一帆風順的生活。

看《名人傳》提高了我對歷史和偉人的認識,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應該閱讀的一本書。

讀名人傳有感700字3

有人說,名人是風光的,他們被世人所讚頌;也有人說,名人的生活是最富裕的,最幸福的,他們隨便創作幾件作品就能賺上一大筆錢;還有人說……總之,在人們心中,名人是生在福窩裡,嬌生慣養,一帆風順的富家子弟,我曾經也這樣認為。但自從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我對名人又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他們的生活也和普通人一樣有酸、甜、苦、辣。

是的,名人是幸運的。貝多芬他具有先天的音樂天賦,十三歲時他就當上了大風琴手,一生創作了無數震撼人心的音樂巨作;米開朗基羅因為一段特殊的經歷,深受古代大師們思想所影響,引起他那無限的藝術靈感,使他今後創作了一件件輝煌的雕塑;托爾斯泰是世人敬仰的偉大作家,他有著非凡的文學思想,在他的筆下誕生了一部部曠世巨作。

但是,名人創作的過程卻是艱辛的。正當貝多芬要盡情創作的時候,病痛的魔爪向他撲去,他的耳朵聾了。對於在音樂界工作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多么沉痛的打擊啊!因為聽覺的衰退,他避免與人交談,讓人覺得他厭惡世人,在背後議論他。但他卻一直鼓勵自己要忍耐、堅強,與命運抗爭,在困境中創作出一首首催人奮起的樂曲。米開朗基羅所崇尚的雕刻藝術遭到了歐洲人民的反對,雖然教皇很欣賞他,卻一味地逼他,使他生活在憂鬱、悲傷與痛苦中。但他仍堅守自己的信念,雕刻出一尊尊不朽的作品。托爾斯泰的愛國之情讓人感動,在連綿的戰火中,他恪忠職守,把一生熱血投入到創作中,去謳歌和平,批判戰爭。

三位名人的感情也是波折起伏的。親情:這三位名人都是自幼喪母,沒享受到常人應該享受的母愛,而父愛卻讓他們懼怕。友情:也許這點他們都值得驕傲,因為他們都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在他們困難時幫助他,在傷心時撫慰他們。愛情:他們在這方面也是痛苦的。貝多芬和米開朗基羅的愛情花雖然開放了但不久就凋謝了,只有托爾斯泰得到了美好的婚姻。

有首歌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是呀,名人之所以風光,之所以榮耀,都是因為他們經過努力而得來的。他們的生活和我們一樣有悲傷,有喜悅,有困難險阻。我相信也只有經歷並克服磨難的人,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名人”!

讀名人傳有感700字4

今天,通過《名人傳》,我認識了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出生於夫拉芒家族,一個音樂世家。

父親總是用暴力迫使貝多芬學習。在他四歲的時候,父親就讓他整天坐在洋琴前,或是把他和一把提琴一起關在一間屋子裡。十一歲時,貝多芬加入了戲院的樂隊。十三歲時,他當上了大風琴手。貝多芬一生寫下了十首交響曲,都非常的優美。他是在1820xx年的一次指揮時才發現自己的耳朵聾了的。從此,他與世隔絕,完全進入自己的音樂王國。

貝多芬告訴我們,熱愛與堅持是成功的全部內涵。他曾說過:“藝術,這是高於一切的上帝!”他發自內心對音樂有一種崇敬,他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把他的藝術奉獻給“可憐的人類”,喚醒沉睡的心靈,給他們以鬥爭的勇氣。所以,當貧窮和疾病困擾他時,他並沒有退縮,反而從藝術的世界裡尋找生命的快樂。在他的音樂里,有田園的氣息,有英雄的戰歌,有歡樂的主題,更有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為世界創造了歡樂。

貝多芬給後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筆豐厚的音樂遺產,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財富。從他身上我們懂得了,一個人也許身體會有缺陷,生活會陷入困境,但假如你有一個自由、豐富的精神領地,那么你一定不會被打垮,因為一但精神領地被侵略,你整個人都會塌了,每日生活在悲傷之中,事事無成。所以,我們應該用熱愛和樂觀來做為人生大廈的基石,讓歡樂成為生命的主題,讓堅持化作最好的建材,來成就我們美好的人生。

貝多芬,一個用痛苦成就輝煌的音樂聖人,每當我們在艱難和困頓中迷茫時,我們就會想到,人類中最優秀的人正在與自己同行,這時我們便會有了生活的勇氣。

讀名人傳有感800字1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名人傳》,這本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史學家和社會家——羅曼•羅蘭的偉大作品,羅曼•羅蘭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上大學的時候曾與俄國大文學家托爾斯泰有書信來往,托爾斯泰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羅曼•羅蘭的世界觀和創作中最突出的優點就是他的民主主義,以及對資本主義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

20世紀30年代之前,羅曼•羅蘭的作品主要有英雄傳記“名人三傳”,長篇巨著《約翰•克里斯朵夫》,中篇小說《哥拉•布勒尼翁》,以及一系列反對戰爭﹑反對暴力﹑主張個人“精神獨立”的作品等等。後期的作品有長篇小說《母與子》四部和一系列散文﹑回憶錄﹑論文等。特別是1931年,他發表了《向過去告別》一文,批評了自己過去所走過的道路。從此以後,他便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戰爭﹑保衛和平的,成為進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藝戰士。

“名人三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描寫的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一個是小說家。他們雖然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但是,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中,他們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畢生精力。貝多芬用痛苦譜寫的與命運抗爭的音樂,為後世留下了享受不盡的精神食糧;米開朗基羅用一生的血淚創作了不朽的傑作;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說中描寫了萬千生命的渺小和偉大,他用他的作品向世界傳播著愛的種子。面對人生的劫難和世間的悲苦,他們從來就沒有一絲的惶恐與顫抖,他們英雄的英姿是那么的桀驁不馴,有如怒濤,有如飆風,不住地吹響歡快的號角。他們從來就不諱言痛苦,而事實上,他們的痛苦在常人看來又是難以想像的。他們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與劫難而一味地沉淪,那么就定能衝破肉身的束縛,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正如扼住命運喉嚨的強者貝多芬告訴我們的那樣:“噢,人啊,你應當自強不息!”

讀了這本書,我不由得十分感慨,這些名人將自己的畢生精力用在了全人類的身上,他們面對人生的劫難和世間的悲苦,他們從來就沒有一些的惶恐與顫抖。啊!他們是英雄的代表,是偉人的楷模,我真佩服他們的刻苦堅忍不拔的精神!

我在學習中也要學習這些名人的精神,刻苦學習,認真聽講,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上去!

讀名人傳有感800字2

我閒時常看《名人傳》。看得多了,就覺得那些名人也不咋的,有的小時候還不如我呢!還有的更是“孺子不可教”。可是,長大後,差別咋就那么大呢?著名畫家達·芬奇小時候,專門有人逼著他畫雞蛋,而我呢?好不容易有興趣畫張畫,卻被老媽一把逮住,直逼著我去做作業。

結果,人家達·芬奇畫啥像啥,而我呢?畫匹馬怎么看都像只駱駝。先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故事:曾經,有一支中國考察隊去美國考察美國初級教育的情況,回來後寫了一篇考察報告,大意是這樣的: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10以內的加減法還在扳手指頭。上課毫無紀律,有的翹著二郎腿,有的在教室里逛來逛去。

20xx年後中國的經濟水平一定會超過這個經濟大國。同一年裡,美國也派了一支考察隊來中國,也寫了一篇考察報告:中國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最認真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估計20xx年後,中國一定會超過美國。可是20xx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卻培養出了幾十位著名科學家,一百多位知識型的富翁,而中國呢?卻瘳若晨星。差別咋就那么大呢?貝多芬小時候,他父親玩命似地逼著他練琴,完不成目標就不能睡覺,還要棍棒伺候。我也有琴,不過,人家玩的是鋼琴,我玩的是口琴。甭管啥琴,反正都是琴。可是我一不注意,媽媽就把我的口琴拿去送給了別人家的小孩。後來,人家貝多芬閉上眼睛都會作曲,而我呢,閉上眼睛只會作夢。牛頓因為蘋果落地而發現了萬有引力,而中國的學生就發現不了。

你想啊,中國的學生不都坐在教室里做作業,啃書本嗎?蘋果掉下來砸誰去?不過那牛頓也挺幸運的,被蘋果一砸就砸出個萬有引力來,如果他當時是坐在一棵椰子樹下的話,那么砸出來的恐怕是腦振盪了。你知道中國為什麼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嗎?就算中國能出100個愛因斯坦,那么有50個就被一開始的初等教育給幹掉了,還有50個被接下來的學校教育給一鍋端了。所以,中國出不了一個愛因斯坦。家長和老師們,你們看了我的文章,先別急著搖頭,先想想我說得有理不?

讀名人傳有感800字3

讀過《名人傳》,我為書中三位名人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但他們堅韌的精神更讓我敬佩萬分。

這本傳記里主要敘述了三位名人的偉大事跡,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義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這是著名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他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年幼時的生活就非常困苦。青年時,好不容易有了一次珍貴的愛情,然而,卻因為他的耳聾與這來之不易的愛情擦肩而過。此時的他,承受著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但他沒有就此一萎不振,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誕生了不朽的名曲,被世人所欽佩。

貝多芬用苦痛寫作樂曲用性命對抗音樂,為後世留下了享用不盡的精神糧食;米羅開朗其羅用一輩子的心血和精力創編了永不磨滅的作品;托爾斯泰則在他的小說中描畫了萬千性命的藐小和偉大。面對人生的劫難、種種的不幸和世上的哀苦,他們從來沒有一絲的驚慌害怕與顫動。他們偉大的精神告訴了我們:困境成就真英雄!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筆財富,對於弱者卻是萬丈深淵。”的確如此,挫折如同苦難,可能是我們奮進的號角,也可能是我們前進的絆腳石。人生的長河對於弱者將會幹涸,但,對於強者會奔流不息。即使路之迢,山之高,也要披荊斬棘奔赴理想,永不輕言放棄。

在我們現今的生活中不免會遇到一些的不如意,它們會使我們變得灰心喪氣,失去前進的動力,失去鬥志。這時,你一定要靜下心來,細細思考,與貝多芬相比,我們這些困難又算得了什麼呢?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能重新昂起頭顱,再次重拾希望,開始一次全新的旅程呢?

無論山有多高,路有多遠,未來有多么的艱辛,只要擁有一顆百折不撓的心,堅韌不拔的意志,那么成功的曙光不會離我們太遠。

讀名人傳有感1000字1

那天,寒雨紛飛,天昏地暗,於是我拿來了《名人傳》消遣時間。不料,故事內容把我深深地吸引住,無法自拔,更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文章。

《名人傳》乃出自於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的筆下,是一部激發人上進的文學名著,它敘述了三位偉人的一生:德國作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書中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和常人一樣有他們的矛盾、痛苦和掙扎,但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中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

這部名著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貝多芬的故事。這位音樂大師是在那鮮為人知的困境中磨練出來的。他的一生飽經磨難,身心遭受悲慘命運的摧殘,然而正是磨難造就了他的偉大。他的童年可謂悲慘。當他的父親發現了他的音樂天份後,便常用暴力逼他學音樂,把他關在屋子裡練小提琴,從不顧及貝多芬的感受。在貝多芬16歲時,他的母親不幸去世了,他的父親也因此成了一個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全都壓到貝多芬的身上,使他的脾氣變得暴躁古怪。但他卻更努力,很快他便成了家喻戶曉的人了。當他沉浸在音樂和成就帶來的歡樂時,他卻耳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這是多么大的打擊啊。面對接踵而至的困難和痛苦,貝多芬以超人的毅力和奮鬥的精神不屈不撓地抗爭,使他的音樂更上一層樓,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更是寫下了不朽的《歡樂頌》……

這就是貝多芬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說是一部史詩般壯烈的悲劇。艱苦童年,愛情失敗,疾病纏身,貧困交加。貝多芬從剎那光輝享受的名譽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貧苦交加,從童年時的悲慘人生到老年對歡樂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羅曼·羅蘭形容的“他整個一生都像是一個雷雨天。”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快樂,他卻給世界創造了快樂!我感到他的人生是崇高的。

寫到這裡,我不得不對自己作一個深刻的反省。我的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磨難也經常阻礙我前進的道路。但與貝多芬相比,我那小小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樣渺小。有好幾次,我的考試成績不理想。為此,我總是躲在家裡大哭一場,沒有勇氣面對這一切,甚至自暴自棄。現在想起來,我覺得自己的行為十分幼稚。為什麼我不能勇敢地站起來,直面挫折?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感謝上蒼給予自己一次“小小苦楚等於激勵”的機會,好讓我擁有更大的勇氣向前邁進。

現在,我每次聽貝多芬的《英雄》﹑《命運交響曲》等名曲時,都情不自禁地為之動容。隨著鏇律的起伏而震撼﹑感動。貝多芬大師的一生,完全奉獻給了人類社會。他讓人們銘記於心的是久傳於世的樂章。

在《名人傳》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崇高的精神。今後我會直面人生,去譜寫與凡人非同的命運。

讀名人傳有感1000字2

寒假裡,我讀了羅曼。羅蘭的偉大作品---《名人傳》。這部被稱為“巨人三傳”的英雄傳記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

這三篇傳記分別描述了一位音樂家,一位雕塑家和一位小說家,雖然他們所處的領域不同,但是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他們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他創造表現真,善,

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

貝多芬用痛苦譜寫與命運抗爭的音樂,為後世留下了享受不盡的精神食糧。《命運交響曲》慷慨激昂:米開朗基羅,用一生的血淚創作了不朽的傑作,《耶穌死難像》雄偉壯觀

托爾斯泰在他的小說里描寫了萬千生命的渺小和偉大,他用他的作品向世界播撒著愛的種子,我們應該當做什麼?影響深遠。。。。。。

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貝多芬這個名字,在人們心裡似乎成了交響曲的代名詞,《英雄交響曲》充滿了激情《歡樂頌》經典偉唱,流傳至今,《命運交響曲》慷慨激昂……太多太多的經典曲目留在人們的腦中。

貝多芬的一生是貧窮多難的當他32歲的時候,他的聽力開始逐漸喪失,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天的打擊,但也就是在這種痛苦的環境裡,貝多芬也仍然創作出了不朽的音樂作品,這也就告訴了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帆風順的!必定有困難和挫折,只是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正視挫折,在哪跌倒就該在哪站起來,只有這樣才可能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有一片美好的天空。

《名人傳》里的名人,通過他們的一生告訴了我們:偉人之所以是偉人,是因為在面對人生的劫難與世間的悲苦時,他們從來就沒有一絲的惶恐與顫抖,他們英雄般的姿態是那么的不馴,有如怒濤,有如巨風,不停的吹響著人生的號角。

他們從來就諱言痛苦,然而事實上,這三位偉人的痛苦在常人看來又是難以想像的,他們堅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不拔,果斷勇敢不困悲苦與動難而一味地沉淪,那么自然就能衝破肉身的束縛,去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讀名人傳有感1000字3

《名人傳》,痛苦和磨難造就的偉人,又稱《巨人三傳》,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小說家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托爾斯泰1920xx年9月9日出生於一個歷史悠久的貴族家庭,從小他便接受典型的貴族親職教育。但是考試屢屢受挫,不專心學業,迷戀社交生活,同時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愛盧梭的學說及其為人,並開始廣泛閱讀其文學作品。收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的影響。回到莊園後,托爾斯泰企圖改善農民生活,因得不到農民信任而終止。而後參加學術考試又一次失敗,不停地去地方任職,實際上卻周鏇於親友和莫斯科的上流社會之間。但托爾斯泰漸漸對這種生活和環境開始厭倦。六年時間托爾斯泰創造了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製。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抱的清明環境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他創造了《童年》、《少年》、《青年》等優秀作品。俄土戰爭期間,托爾斯泰曾親臨戰場,常常處於危險之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仍然寫出了《塞瓦斯托波爾紀事》那樣令人激賞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托爾斯泰是比較充實而快樂的。

經歷了許多事情的托爾斯泰在1862年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爭與和平》與《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爾斯泰是苦惱的:雖然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生活的窘迫,可又對他們在精神追求上缺乏信心。因此,他厭倦自己的生活,決心和自己的社會決裂,但這一舉動卻他又得不到人們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寂寞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並病死於一個小火車站上。

托爾斯泰的人生史就這樣在精神無法滿足下終結了,這何嘗不是一名文學巨作家深深的遺憾!不過,有失必定也就有所收穫吧,我想,托爾斯泰巨大的收穫應該就是在文學創作過程中充實的滿足感了。正如他所說的:不錯,達到生活中真實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樣,漫無限制地從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愛的蛛網,從中隨便捕捉落到網上的一切。他的幸福在於時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再將它們用言語彙編成自己的幸福。

相對於托爾斯泰的人生遭遇,確實比起另兩人幸運多了。貝多芬出生貧微,相貌醜陋,少年和青年時期生活貧窮,父親暴力。雖然貝多芬在學習上不是十分出色,但這並不能埋沒他的音樂天賦。在雙耳漸漸失鳴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音樂創作。在第二次婚姻失敗時也正是貝多芬音樂鼎盛的時期,而這時,他已經雙耳失聰,和人們的交流只能是通過紙筆,親朋好友一個個死亡離散,生活窘迫。可是面對生活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風氣。

而米開朗基羅是終日為自己被迫為他人打工而不停的煩惱。那幅西斯廷教堂的巨幅壁畫也並非是他本人的滿意之作。但是他也在這些過程中找到了投身藝術的炙熱興趣。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立大事業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基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這三位也是不折不扣的英雄——“人類的忠僕”。只因為具有偉大的品格,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傾心為公眾服務。羅蘭自己也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讀名人傳有感1500字1

羅曼羅蘭的筆下淋漓盡致地塑造出一個永遠的強者-約翰。克里斯朵夫,他儘管沒有貝多芬那樣人人皆知,但他在我心中和貝多芬一樣,都是我的榜樣,都是心中的那股動力的源泉。——題記

我的心停留在了書香的驛站,懷著對約翰。克里斯朵夫的欽佩和欣賞這樣的心情看待羅曼羅蘭這本讓無數人感動,讓不少人為此激動、奮鬥的名著,就標誌著我已從中懂得了許多。合上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思考著克里斯朵夫對音樂對社會獨特的見解,感悟著“我曾經奮鬥,曾經痛苦,曾經流浪,曾經創作……有一天,我將為了新的戰鬥而再生。”留在心底的漣漪在一層層的明晰……

約翰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從小接受父親曼希沃祖父米希爾的薰陶,愛上了音樂,立志做一個像受民眾熱烈歡迎的哈萊一樣做一個音樂家,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但社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可愛,權貴、勢力是現實中的唯一,祖父中風死後不久,酒鬼父親也跌入溝中,悲傷中他很快鎮定下來,挑起了照顧母親弟弟的擔子,懷著“前進吧,前進吧!永遠不要歇息。”的信念,更加堅定了對音樂的執著。他經歷“愛人的不被愛,被愛的不愛人,愛而被愛的又遲早有分離的一天。”有些開始放縱自己,又和帽店職員阿達同居,很快被這個水性楊花的女人拋棄。事情鬧得滿城風雨。約翰向自由的舅舅高脫弗烈特敞開心扉,舅舅用“人是不能為所欲為的,志向與生活是兩件事情,應該自尋安慰,主要是勿灰心,繼續抱著你的志向,繼續生活下去,其餘的便不由我們作主了。”的言語鼓舞了他。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對“不熱情”的德國音樂的改革,但事情依舊不順利,創作的歌劇《依斐日尼》演出時也失敗了,約翰有從事了音樂批評,大膽抨擊當時的音樂,由於對公爵的警告依舊我行我素,他被攆出了樂隊,儘管這樣,他仍不低頭權貴,對命運不服輸……晚年約翰改變了很多,繼續從事創作,但作品的性質已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說他早年作品是雷雨,晚年作品便變得恬靜了,它像夏日的白雲,積雪的山峰那樣……

讀完這本書,我對約翰那種不畏風,不畏雨的堅定,不顯山不露水的執著而敬佩,他一直堅定著自己做人的原則—不低頭權貴。我也對他和奧多、奧維德之間的友誼以及對葛拉齊亞的近於愛情的友情而感動。

他的這種精神讓我想起羅曼?羅蘭筆下的另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我發現,這位譜寫了音樂奇蹟的偉人與約翰?克里斯朵夫有那麽多共同的閃光點!貝多芬在兒時也有著與約翰相同的夢想,但只因社會完全被貴族勢力所掌控,他們的身世都如此相似,他們的經歷也都如此坎坷,但又宛如童話一般,他們對待友情都如此真摯;他們的心中也都呼喊著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連貝多芬與朱麗葉塔的戀愛和約翰對彌娜朦朧的情感也都這樣因為身世、門第的鴻溝而破裂了;貝多芬用“公爵,您所以成為一個公爵,不過是由於偶然的出身罷了;而我所以成為貝多芬,則完全靠我自己。你這樣的公爵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而我貝多芬卻永遠只有一個!”來藐視利希諾夫斯基公爵的勢力;而約翰用:“一切自命高貴而沒有高貴心靈的人,我鄙薄他,當他如一塊污泥。”的文筆去諷刺高高在上的參議官克里赫新寡的夫人。他痛恨童年時被母親拉這給富太太賠不是,厭惡那次對瞧不起音樂的丹奧陶伯伯吐唾沫而被迫下跪。他和貝多芬一樣恨透了這個虛假,窮人需賠著笑臉,卑躬屈膝地對待貴族,只拿權利,勢力為根本的世界!他們眼中有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他們不為王公貴族作樂,而是為自己的熱情作樂,他們不低頭權貴,不向命運妥協!

有人說過永不服輸、永遠戰鬥的貝多芬正是青年克里斯朵夫的真實寫照。是的,現在,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貝多芬為世界留下了輝煌的璀璨——一首首不同風格的、富有朝氣的、享譽世界的交響曲,約翰?克里斯朵夫給予了無數個人奮鬥堅定的力量,給予了音樂家創作的源泉。

他臨終前的自白代表了本書的精華:“我曾經奮鬥,曾經痛苦,曾經流浪,曾經創作……有一天,我將為了新的戰鬥而再生。”

是啊,實現夢想的經歷是坎坷的,磨難像一塊塊絆腳石,稍不小心,便會摔倒。儘管這樣,我們仍要堅守著做人的原則,心中夢想的創造。這本書中的故事鼓舞了我,心中仿佛騰起燃燒的火,我也會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定著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走下去,就像約翰·克里斯朵夫一樣!

讀名人傳有感1500字2

近日在翻書櫃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本厚厚的《名人傳》,安靜地藏在書櫃的角落。粗糙的書皮看起來十分古老,應當是父親少年時代讀的,出於好奇心,我泡上了一杯香郁的奶茶,坐在家中老藤椅上,開始了閱讀。打開目錄,一個熟悉的名字跳入了眼帘,音樂巨人——貝多芬……

不到三天的功夫,我讀完了這本敘述了三位不同領域天才生平的書。也許是對貝多芬十分熟悉,也許是對貝多芬的生活感到十分的同情,讀完《貝多芬傳》,我的感觸頗深。

羅曼羅蘭運用簡潔、直接的語言大致描寫了貝多芬的生平經歷。降世波恩,悲慘童年,闖蕩維也納,人生巔峰——《第九交響曲》以及巨星隕落——1827。

貝多芬從小便熱愛音樂,22歲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幾年過去,他仍沒有受到大眾的歡迎。1820xx年,他墜入了愛情的海洋,創作了純潔如花的《第四交響曲》,大受大眾歡迎,1820xx年,他到達了音樂的巔峰,創作了《第九交響曲》,並在1820xx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位男高音歌手,這也許便是貝多芬音樂天賦的來源。但家庭對貝多芬的音樂歷程並沒有起到過多的促進作用。貝多芬的家境貧困,很小時就要靠自己的雙手掙飯吃。他的父親還整日逼著貝多芬練琴,指望著今後靠他養老。家庭的困窘,父親的逼迫,並沒有讓童年的貝多芬對音樂失去興趣。他在22歲的那年離開了美麗的家鄉。對於家鄉人來說,這也許是很難理解的,留在波恩,娶個妻子,時不時到美麗的萊茵河邊踏青,坐在草地上遙望頭頂淡淡的浮雲,過一生安靜、平淡、祥和的生活不是挺好?其實不然,有的人的夢想是帶著妻兒過著閒適的生活,而有的人夢想成為世界頂級的音樂家,為人類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天才的使命就是讓世界科技、文化有更快的發展,音樂巨人貝多芬將一生都獻給了音樂,終生沒有妻室。

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貝多芬懷揣著自己崇高的音樂夢想拜莫扎特為師,在今後的幾年時間裡創作了大量今人看來無比優美的樂曲,然而這些樂曲並沒有撼動當時維也納輕浮的樂風,年輕的貝多芬也曾因此十分苦惱,無人問津的樂曲,讓他過著如乞丐般的生活。即使如此不受歡迎,他也堅持不離開維

也納,以獨特的樂風佇立在維也納音樂界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也是在此期間,貝多芬患上了耳疾,這對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來說簡直是種致命的傷害,然而勇敢的貝多芬沒有選擇放棄音樂,放棄夢想,他仍滿懷著希望在清貧的日子裡創作著樂曲。1820xx年愛情的不期而遇,頗有感觸的貝多芬逐漸樂觀起來,創作的樂曲也逐漸被世人接受,走上了自己事業的正軌。然而未婚妻的離去又將貝多芬拽回到了孤獨與悲觀的邊緣,此時,貝多芬仍不忘記創作,在頹廢心態與樂觀心態的互相交織之間,又創作了大量的驚世之作,也正是此時,貝多芬獨特的樂風頂替了當時維也納盛行的輕浮樂風。在1820xx年,身戴著巨星的光環,懷揣著已經達成的音樂夢想,毫無遺憾的離開了人世。

現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知道有個無人可及的音樂家叫做貝多芬。無數的人都熱愛著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有的人沉浸在貝多芬或樂觀、或哀傷的樂風之中,為他獨特、優美的樂曲所著迷;也有的人被貝多芬的勇敢、堅持深深地打動,以他的優良品質為自己一生做人的努力方向。

讀名人傳有感1500字3

芸芸眾生一世不過幾個十年,放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太多人與事成為這條永不停止的長河中的一粒沙石,一滴水珠。我無法一一列舉那些令人銘記的名字,也不可能說完,所以只是選了一本集合三位不同民族英雄的書——《名人傳》來介紹。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可能正是三位人物的人生總結吧。

“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貝多芬

翻開《名人傳》,才發現,原來他的童年黑暗的讓人難以想像;原來他因為父親的逼迫而一度厭惡音樂;原來他的人生有著戲劇化的跌宕起伏……羅曼羅蘭評價‘他整個一生都像是一個雷雨天’更使我看到了一個與命運頑強搏鬥的貝多芬。

貝多芬,是與音樂劃上等號的。憑藉自己的努力與領悟能力,他盡全力去完成自己的音樂夢想。可何奈上天在這時用最冷酷的方式澆熄了他心中熊熊燃燒的鬥志之火。我無法想像貝多芬在聽不見他所熱愛的音樂時的恐嚇、暴躁甚至是絕望……這種打擊不亞於一個神槍手成了盲人。

他失去了音樂——就像是發狂的野獸。即使是這樣,他依舊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鎮靜之後的貝多芬,比以前更懂音樂,因為他是用生命去演奏,用生命去譜寫樂章。

“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米開朗琪羅

如果說貝多芬的暴躁是外界的壓力所致,那么米開朗琪羅的脾氣就是自身的傲骨所帶來的副作用。出生於一個富人之家,在那個封建的社會,雕塑是受人歧視的。他的家人又怎么會放任他去做這等‘敗壞門楣’之事呢?因此,他的雕塑之路遇到了許多的阻礙。但是他的堅持,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他用堅持證明了自己的理想。

不管是他人的挑撥離間,或是上流社會異樣的目光;不管是艱苦的創作,或是被誤解的苦悶。他都只用一個冷峻的背影來面對。毫無疑問他是自負的,但是他本身的光輝太過耀眼,所以他是有資格來自負的。

為了完成一幅西斯廷天庭畫,他無休無眠,幾乎付出了所有的精力。視力受損無法正常看東西不說,就連身體也因長時間仰頭而變得畸形。腦中想不出那一副骨骼嚴重錯位的軀體,唯一證明的,他愛雕塑。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爾斯泰

他的存在對於俄國的文壇來說,是一種救贖,被譽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可見在整個俄國的發展上也有他的一席之地。事實上,他對革命的支持並不是因為他出身貧苦,希望藉此改變自己的生活。相反的,出身貴族的他,在物質生活上是充裕的,大可不必如此費周折。

我不懂他的文字,但我看得出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對貴族的厭惡之情。他的剛硬無法適應這個日漸腐敗的社會——縱使他是得益者。幼年成了孤兒,他步入社會是很早的,按理說他的身世,他的文學,應該成為一個天之驕子,可因為相貌,他陷入了深深的自卑。與貴族、上流社會的周鏇已經讓托爾斯泰心力交瘁。我們不能說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為這種想法代表的本質是托爾斯泰高尚的靈魂。

在文學中,在家族間,托爾斯泰彷徨了多年,終於在老年時堅定了自己的追求與目標。毅然放棄家產的繼承權,離開了那個令人窒息的房子。雖然後來客死途中,但是他留下的一篇篇不朽之作與抗爭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當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讀著他們的故事,我們可曾感到慚愧?可曾感到來自他們對生命的熱情?

或許我們無法於他們相提並論,但是至少……我們應該做到不愧對自己,不愧對人生。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絢爛的色彩——哪怕只有一筆。

讀名人傳有感20xx字1

偉大的心靈猶如崇山峻岭,風雨吹盪它,雲翳包圍它,但人們在那裡呼吸時,比別處更自由更有力。純潔的大氣可以洗滌心靈的穢濁;而當雲翳破散的時候,他威臨著人類了。

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一個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羅曼羅蘭 “富人享有特權者,僭越了藝術的專利權。他們依了自己的歡喜,立下藝術的標準。在離開窮人的時候,藝術變得貧弱了。”不靠工作,而生活的人所感到的種種情操,較之工作的人所感到的情操要狹隘的多。現代社會的情操可以概括為三:驕傲,肉感,生活的睏倦。這三種情操及其分枝,差不多造成了富人階級的全部藝術題材。它使世界腐化,使民眾頹廢,助長淫慾,它成為實現人類福利的最大障礙,而且它也沒有真正的美,不自然,不真誠,是一種造作的肉的藝術。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裡,《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 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 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

《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 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巨子托爾斯泰。

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吉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麼支持著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著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峰,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

如果說《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么《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說:“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為他是堂·吉訶德,因為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說道; “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為何大家都在這裡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回應,在這裡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

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里留給我們的永恆的精神光芒。

讀名人傳有感20xx字2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作品,此書包括《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我在閱讀這部著作時,由始至終都是懷著一種謙虛的學習態度,因為我覺得在羅曼·羅蘭筆下的三位家喻戶曉的名人所具有的精神品質,都是我們現代人所欠缺的,也是當今社會每個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之一。

三位藝術家,一位是音樂家,一位是雕塑家,一位是文學家。他們雖說幹著不同的職業,環境也不同,但是他們都是在各自行業內的佼佼者,他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羅曼·羅蘭緊緊地把握這三位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路途上歷盡苦難與顛躓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凸顯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談起《名人傳》,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的人生絕對是當時的時代狀況的縮影。他出生於佛羅倫斯的一個市民家庭,從小接受貴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功底,但是他在精神上卻比貝多芬更受折磨,承受了更大的壓力。然而他比起同時代的藝術家,他不滿足於宗教藝術,更是追求表現尊嚴與意志。他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之一,就像中國的“五四運動”一樣,打破了人們的封建思想,在黑暗中尋求新出路,然而這就決定了他終生為理想無法實現而痛苦的悲慘命運。

俗話說,精神上的傷害比肉體上的傷害更痛苦。俄國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就好比中國的魯迅,用文字來揭露當時社會的黑暗,企圖讓人們改變固步自守的思想。而他也很清楚地認識到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他在《戰爭與和平》里所說的:“每個人都會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正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歡他(她)的芬芳。”而這句話讓很多人對生活重新充滿了希望,列夫·托爾斯泰的這句話就猶如沙漠中的一泓甘露,滋潤了許多瀕臨乾涸的心靈。

而我覺得,《名人傳》中最有感觸的還是《貝多芬傳》。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尊稱為“樂聖”,貝多芬在28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貝多芬從小就酷愛音樂,有很高的音樂天賦,但是命運卻無情地摧殘了貝多芬的聽力。對於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來說,失去聽力就等於失去了一切,就好像魚兒離開了水。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貝多芬不向命運屈服,而是選擇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對待一切困難。就正如貝多芬自己所說的:“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能讓命運使我屈服。”失聰後,他拿一根木棒叼在嘴裡,讓木棒接觸鋼琴來感知聲音,他的很多經典著作都是在失聰後所創作的。可以說,是音樂讓他堅強地活著。

三位不平常的名人,在個人成就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成功的背後有著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蘊藏著一個個悲慘的身世、無數的坎坷以及曲折的命運。他們在逆境中成長,在逆境中磨鍊意志,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人生基礎。俗話說得好:“行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假如當初他們向命運低頭,那么他們能做的也只是任天由命,絕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現代化社會的我們,生活比以前富有了,但是我們年輕一代的意志力,那種老一輩的堅持不懈,不怕吃苦的優良傳統卻被我們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上海一小女孩吳怡錚,因醫療事故雙目失明,對於一個正處於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小孩來說,雙目失明無疑使她的生活失去色彩,對於她來說也是一個遺憾。但是,這些困難並沒有使錚錚屈服,她沒有放棄生活,而是很樂觀地面對一切常人難以容忍的困難。錚錚從小酷愛音樂,音樂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用音樂來講述自己的心聲,用音樂來發泄自己的情緒……音樂就像是錚錚的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是音樂讓她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她在一個電視台節目中演唱了一首《天亮了》讓全場潸然淚下,感慨萬千。在舞台上錚錚忘我地唱著,在那一剎那,我覺得一切的一切在她面前都是那么地微不足道……我想,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她打開另一扇窗。她那發自內心的天籟般的聲音,滋潤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一曲終了,掌聲經久不息,誰也沒想到在一個弱小的身軀里竟能夠發出如此感人肺腑的歌謠。錚錚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她的那種對生活充滿希望,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

海明威曾說過:“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是,沒有什麼困難是我們克服不了的。我們比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的條件、環境更優越,他們能幹的事,我們為什麼不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肯努力,遇到困難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