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狂人日記的讀後感100字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那么你們看過這部小說了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狂人日記的讀後感100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喔。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字優秀篇

我頓時覺得“狂人”也有這樣可愛的一面。明明是自己的臆想,自己卻偏偏對這種臆想深信不疑,甚至還把眾人在對待一個“狂人”的不自然當成了被自己勇氣正氣鎮住時的失色,同情突然不見了,我心裡竟多了幾分戲謔。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字精選篇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小說,其主旨在與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狂人日記》以日記的形式成文,全部採用第一人稱,描寫了整個外部世界在“我”眼裡的形象,幾乎整篇作品都是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表白。作者通過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的深刻觀察,在本文中借狂人的角度以狂人的口吻發出了一聲振聾發聵的吶喊:封建主義“吃人”!

狂人日記讀後感100字推薦篇

這篇小說是描寫一個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覺柔和一體,用人物自敘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關於狂人日記讀後感100字。”

“狂人”出生於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束縛和壓迫,造成對社會的恐怖心理。他認定現在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他半夜察看歷史 ,看見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他對吃人社會發出勇敢的挑戰,相信將來的社會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讀《狂人日記》有感

《狂人日記》這本小說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其中魯迅藉以對迫害妄想症者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反映了封建禮教“吃人”的現象,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性、普遍性,表現了現代人開始覺醒的意識,也表現了作者倡導人的文學和啟蒙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