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梁文道讀後感3篇

《常識》主要是收集其發表於報端的雜文集,篇篇千餘字數,短小精悍,針砭時弊。大家讀了之後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編來看看常識梁文道讀後感吧!

常識梁文道讀後感篇一:

中國有一句古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然而,當這個世界被連成一體,當我們每個人都身在局中時,是不是就意味著再沒有人能有一雙清明的眼睛?

很慶幸,當我讀完《常識》一書時,我可以肯定地說,並不是。至少,還有這樣一個人,即便身處世界大局中,依然可以犀利地看到一切的本質,他就是梁文道。

時評,顧名思義,是對於時代現象的評論,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些生命短暫的報刊,好像過了這段時期,時評就顯得落後而毫無價值了。

真的是這樣么?就拿《常識》中的一篇《城管死於抽象的市容概念》一文做例,在我們都對於全國各地城管的野蠻執法口誅筆伐時,梁文道卻用短短几百字犀利地點中了這一現象的根源—抽象的市容概念。說白了,就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碰擦,當我們一心一意打造現代化大都市,當我們的政府下大力整治那些所謂的“非法小販”時,理想主義蒙蔽了他們的眼睛,讓他們不管不顧現實中市民的心態:如果有一個地方的商品能更便宜,我為什麼不去買呢?事實上,我們的領導將人看成了那些城市規劃圖上冷冰凍的模型,他們遺忘了人性的需要,生活的需要。

讓我們再想一想,這種理想主義真的只體現在這一個方面嗎?其實不然,小到那些隨口一說的承諾,大到某個領導的信誓旦旦的發展計畫,哪一個不是可笑的理想主義的產物?為什麼中國每年的GDP增速讓全世界都羨慕不已卻至今無法摘去開發中國家的帽子?我們在高速的發展中越來越忽視現實的重要性,我們躺在理想主義的搖籃里,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現在,你還認為時評沒有長久的意義嗎?時評和那些文學名著一樣,都充滿了對於時代的反思。所不同的是,時評以更現實的角度,更貼近生活的現象,更凝練的文字來揭示和批駁當世的種種問題,也許時評中的事件是時效性的,但其中蘊涵的思想決不會過時。

當我們生活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你需要一本《常識》這樣的書來擦亮你渾濁的眼睛,沒埋沒的思想,讓你能身在局中卻仍舊清醒。

常識梁文道讀後感篇二:

我一直自詡比較喜歡雜七雜八的東西,對喜歡的東西也從來不深挖,最多在最愛它的時候做一點了解,因此了解的多半是一些浮光掠影式的東西,豆瓣網,知乎網和果殼網是我經常逛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在不間斷更新一些零碎的小知識,這非常合的我口味。初看到梁文道先生的這本名為《常識》的著作時,我以為它是各種生活冷知識、普及各種科學常識的書,但是看了簡介才發現,這本書刊載的內容是梁文道先生近兩年來撰寫的時評文字結集,談及整治、民主、民族、教育、新聞自由、公民道德等諸多方面,因此是一本時評集之類的文章。文字風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論述簡潔有力,往往一針見血命中問題之要害,其文字在帶給讀者閱讀快感之餘,非常催人深省,正如梁氏自言:“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為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

那什麼是常識呢?梁文道反覆說過,比如說三聚氰胺的時候,人人都在大談造成奶粉業醜聞的是“企業責任”,這是很荒唐的。因為我們不能下毒嘛!不能下毒,不能去害人,這本來就是一個極其基本的常識嘛,怎么把這些基本的都忽視了,而去對莫名其妙的“企業責任”大談特談呢?

梁文道說,這就是缺乏常識的表現。他把他的這本文集命名為“常識”,是因為世上的荒唐事,多是由於常識稀缺。一切似乎都有了一個既定答案,便不去多想,便理所當然。然而可貴恰恰在於對一件事的反覆思考,甚至挖掘其本質,儘量減少認識盲點,才能使自己不至於愚昧,而不是一旦認識,便欣然接受。這一再需要挖掘的東西,其實就是常識本身,說簡單,也並不簡單。因為最真實的東西總要被層層迷霧籠罩,就像《革命之路》里所說:“人們從來沒有忘記真相,只是更好地學會撒謊。”當撒謊成為習慣,即使知道真相,也很難把它們拎出來,認真地當回事。

常識之後應該提倡什麼?大概是獨立思考的能力吧?兩者誰應該在前,誰應該在後,這也是個問題。我們要仔細那些總是熱心地想把他的“常識”(其實也包含著他的價值觀)兜售給我們的人,他們往往是想讓我們變成跟他一樣的人。因為常識很快會變成共識。有了這樣的共識,在眾聲喧譁的網路時代,人群很容易就被割裂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子,彼此詆毀,老死不相往來,最終走向自戀的盡頭。

常識梁文道讀後感篇三:

最初認識梁文道來自鳳凰的《鏘鏘三人行》,那標誌性的寸板頭,一副中式的著裝,具有極高的辨識度。與其著裝成鮮明的反差的是其歐化的思想和言論,與帶著上海人特有狡黠的徐子東構成了的鐵三角讓這個節目內涵不止停留在嬉笑怒罵中。

梁文道除了在鳳凰做節目還經常寫書著評,《常識》一本主要就是收集其發表於報端的雜文集,篇篇千餘字數,短小精悍,針砭時弊。由於很多是時評,所以近期的熱點爆點都一網打盡,讀起來代入感還是很強,大呼過癮。看他的雜文很容易聯想到另外一個人---魯迅。兩人不僅在外貌上有相似之處,對於針砭時弊,敢說敢寫也是一脈相承。所以梁文道在後續中出現感謝出版社的老師的勇敢,居然願意出這部書的話語。但是與魯迅的字字見血,毫無情面相比梁文道無疑溫柔了很多,帶著傳統文人的某些中庸之道。很喜歡的另外個作家陳丹青也這樣說過“我不主張繼承這種精神,因為誰也繼承不了、繼承不起,除非你有兩條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魯迅同時代的人。”

《常識》全書有364編短文構成,洋洋灑灑,涉及的內容也是方方面面,下到社會熱點上到國際形勢,從體制到憤青,從范跑跑到歐巴馬,從足球到《京都議定書》。由於都是時評,文字顯得通俗易懂,當然作者的本意也非如次,在每篇的簡短的文字中巧妙的將現代文明的常識暗含其中,讓普通讀者閱後也能恍然大悟或者若有所思。比如《自虐》一文,對於網上網上一邊倒的反日傾向做了佛洛依德式的分析,原來編撰日本人歧視中國人的傳說,可以看出是自信心的的缺乏。在文《文化入侵》故宮星巴克的偽命題中剝開層層面紗還原事情的本質,我們終於看清楚這並非是個文化問題而是個定位問題---管理者的定位問題。在《低俗》---為什麼當官者得人品味特別好,我們看到關於媒體低俗化中政府的“保姆行為”。在《幽默》---為什麼我們笑不出中,中國人的笑臉去哪了呢,惡搞難道是我們的第二張臉?

《常識》一書,在我看來書中最寶貴最打動我的東西還是梁文道的“人文關懷”,雖然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可我一時真的想不到更合適的詞。我所說的人文關懷就是能夠關注這個世界芸芸眾生中最普通最大眾的那部分人,關注他們的價值和尊嚴,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另一面,他在文中讓授人以漁的用心良苦,讓我們每讀一片,都會感嘆這些邏輯思維,或哲學倫理或是現代文明的常識為何我們離開我們太久,這些常識我們都還遠遠不識,這一點,梁文道和這本《常識》殊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