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

林海音的短篇小說《爸爸的花落了》是語文課本的一篇文章。學生學完後,有何感想?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一起來看看。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篇一

《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我已經不記得看了多少遍,只記著讀完後的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我只知道我學會了長大……

《爸爸的花兒落了》寫了爸爸與“我”之間的往事,寫了作者父親的嚴厲、慈祥。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台一樣!”這就預示著作者的父親不能看著女兒上台做代表。作者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她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上台做代表,是作者在父親鼓勵下努力的成果,然而父親病了。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記在心裡,一直努力拚搏下去,而我呢?爸爸常常提醒我要努力學習,常常提醒我不要害怕困難,可是我一直沒有去做,把他說的話當作耳邊風,直到後悔了,爸爸照常鼓勵我。

作者與自己的父親之間發生了太多的事,父親做的一切都為了兒女。當我遇到難題時,爸爸總是抽空耐心為我講解;當我遇到困難時,爸爸不會過分溺愛我,只說:“自己要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他總是無時不刻教育著我。是呀,父母的愛總是那么的偉大,我漸漸變了,我變得沒有以前任性,我漸漸懂事了,我遇到困難不再退縮,因為逃避不可能解決問題,我知道這就是長大。

作者在文章寫愛花的爸爸病危,以花暗示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作者不在逃避問題,她鎮定自若地接受了事實,她決定了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就意味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著不在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我學會了長大,我明白做錯事要自己承擔,我明白做人不可以任性妄為。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篇二

這是一片令人悲傷的文章,字裡行間體現出了濃濃的父愛。

文章是作者回憶六年級畢業典禮時的事。共分為典禮前、典禮時和典禮後三部分。在典禮前,先描寫我別著一顆夾竹桃,從而想到夾竹桃是爸爸種的,又聯想到爸爸病人膏盲來不了了。所以就回憶起昨天見到爸爸的情景。

先描寫爸爸病的很重,然後再問爸爸去不去時,用到了細節描寫,表現了父親的無奈和悲傷,同時也寫出了我的傷心。細緻的描寫爸爸的動作,是因為他萬分傷心,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掩飾心中的悲哀,不讓女兒看見自己哭。然後,他看了指甲,這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動作,想掩飾自己,卻更深的表現出自己內心的嘆息。

從父親叮囑我不要遲到中,引出了曾經遲到的經歷。父親打了我後,又來補救,給我帶來花夾襖和兩個銅板,使我十分慚愧,再也沒有遲到過。

後來,是畢業典禮進行時,我產生了很多想法,接著又想起家中的孩子們,弟弟妹妹都還小,自己也只有12歲,這時爸爸的信息已經擴大了,而自己卻沒有適應,還有些害怕。而別人跟自己送別時,自己也有說不出的高興和害怕。長大也是,要人一點點接受的才行啊。

在典禮結束後,我的心情十分著急,從而把父親去世的訊息表達出來。而後,我有看到了夾竹桃,聯想到爸爸,並意識到自己是大人了。

我們也會害怕成長,長大一點,就多一份責任。不過有責任不一定不好,說不定會更高興。更何況,大人也更自由,所以成長是一定要經歷的。

爸爸的花兒落了讀後感篇三

今天,我們學習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講的是林海音對父親的回憶。其中有一句話給我的印象十分的深刻:“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勸勸你媽,這裡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這是林海音知道父親辭世後廚子老高對她說的話,當時林海音就只有十二歲。

這是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老高的話迴響在我耳邊。大了,就不再是小孩子了,就是個小小的大人了。就要勇於擔當,就要懂得責任了!

林海音十二歲,就是個頂樑柱了。她就要勸媽媽,幫助媽媽,照顧四個妹妹兩個弟弟了!

再想想我自己,我如今已經十三歲了,但是還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小孩子,不懂得幫助父母,不懂得責任這兩個字的份量。以前有些什麼事,我總是理直氣壯地想:我還是個小孩子呢,擔心個什麼呢?看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不禁驚訝:林海音過的是什麼樣子的生活?我呢?我過的是什麼樣子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回想著,我真真為我們家中做過些什麼呢?偶爾做點小事,父母便說:“嗯,不錯,長大了。”我真的長大了嗎?並沒有,只是我自己認為的而已。只因為我還是只把自己當做個小孩子,自認為做一些五歲的小孩就能做到的事就十分了不起了。就算是五歲小孩就能做到的事,一年中也難得有那么幾次。

我已經十三歲了,真的應該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