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

“真是太令人敬佩了!”合上《魯濱遜漂流記》,我不禁讚嘆道。

主人公魯濱遜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年紀輕輕卻愛上冒險,還許下宏願,要走遍天涯海角。他不顧父母勸阻,一心堅持夢想。誰知,一次偶然的機會,竟讓他走上離開家人20xx年的路……

下面為大家提供兩篇《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一)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合上這位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的丹尼爾·笛福在59歲高齡寫的著作,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後,我的熱淚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書中的主人公在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0xx年!20xx年,多么驚人的一個數字啊!可見他是何等的勇敢。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魯濱遜所乘坐的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倖存。海浪把他卷上了沙灘。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後,他憑藉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鬥爭。他隻身漂流到一個荒蕪人煙的孤島上。為了生存,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工具等運到岸上,並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槍枝和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過不懈地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養了寵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造的奇蹟。

其實,現在的很多人都是那些遇到問題便退縮,不敢勇敢面對困難。不僅如此,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視子女為掌上明珠,不要說冒險了,連小小的家務也不讓小孩子做,天天總是說:“我的小寶貝啊,你讀好書就行了,其他的就等爸爸媽媽做就是了。”讀書固然重要,但生活的小事也不能忽略。想一想,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如果你連家務都不會做,你能生存嗎?讀完這部著作後,我不禁反問自己:“如果我像書中的魯濱遜那樣在大海中遭遇風暴,我能向他那樣與風暴搏鬥,最後逃離荒島獲救嗎?恐怕我早已被那大海所淹沒,被魚蝦所吞食;如果我漂流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我會劈柴嗎?會打獵做飯嗎?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呢!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濱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創造奇蹟,取得最後的勝利。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二)

1720xx年,英國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完成了一部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小說主要講述了出身於英國之家卻嚮往著海洋冒險的主人公魯濱遜,在海難中逃生宇荒島上,通過自己不斷的嘗試與智慧一次有一次的製作出了桌子椅子,在之後的野人之戰中,魯濱遜意外“獲得”了一個僕人“星期五”。20xx年後魯濱遜憑藉自己的智慧與勇氣終於回到了英國。

當讀完這本書時,我不由得震撼:也許當我也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可能會驚慌失措,一個勁地跑,卻怎么也跑不出這荒島,便大哭起來。沒錯,現實生活中,可能會有許多人會像我一樣,最後落個一輩子都在荒島。

現實生活,就像一個大網,有甜有苦有酸:當人們來到甜地時,會很自私的像一輩子都在甜蜜度過;當人們來到苦地時,會恨不得離開這個鬼地方;當人們來到酸地時,會一個勁的喊著酸,卻怎么也逃不過酸的折磨。

人類,就是這樣。嘴裡說著自己是高級動物,是世界上最高貴的。這又何嘗不是呢?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有輕生的念頭。人類啊,如果我們能夠學會魯濱遜那種敢於同惡劣環境作鬥爭、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精神該多好啊!那有何嘗不是呢?我們現在的生命與魯濱遜相比,是美好的、是幸福的、是豐富多彩的,可人們偏就這么自私,將自己的生活弄得凌亂、骯髒就算了,還企圖想將別人的生活弄糟,導致世界大亂,無辜的小動物也受到了牽連,被人們狠心的虐殺。

當我們在做這些時,為何不停下來想想:魯濱遜曾經歷看怎么多的困難,他都能夠克服。可我們能嗎?縱使生活中存在著千千萬萬個困難,但這也是幸福、快樂的開端,只有勇敢面對,才能夠獲得這些來自不易的幸福、快樂。

生活本是豐富多彩的,而我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去開創、去挖掘、去體會,才能夠使得這生活愈來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