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星期二的讀後感作文1500字

《相約星期二》本書是講人生的,或者說是一位老教授對人生的感悟。那么你們寫過這本書的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500字,一起來看看吧。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心得體會1500字

愛和人生的意義

當文藝作品在探索人生意義的時候,“愛”總是那個最終的標準答案,在得出這個答案之前,往往會先排除掉權力、金錢、聲望這些永遠的配角,所以當說“人生意義是愛”的同時,往往帶著排斥世俗成功的意味。這種看似讓人印象深刻的說法,無視我們對世俗成功的深切渴望,在探索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提供了一種懶惰的自限。

如果我們採用一個更加包容的,廣義概念的“愛”——代表著我們個體所有的社會關係——把“愛”作為人生意義又似乎是理所應當的。卡爾·馬克思說,從本質上講,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存在,我們只有在一個(特定類型的)社會中才能獲得自己身份和自我認同,離開了特定社會的語境,說一個人“成功”是什麼意思呢?說一個人“幸福美滿”又應該是怎么樣的呢?換句話說,人生意義的備選項,都是以他人的存在和我們與他人的共處為前提的,在這裡,人生意義被概括為社會關係的總和,也就是廣義的“愛”。

再次換一個角度:人的一切行為都基於自己的欲望,創造是欲望,奉獻利他是欲望,親密關係更是欲望,將人生意義等同於如何充分地、高質量地滿足自己的欲望,也未嘗不可。

人生意義的備選答案眾多,這些答案在爭論中不斷擴大外延自己的含義,以至於最終這些答案的內容高度重合,很難找到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生意義,這也從另一個角度給我們一個非常樂觀的啟示:人生的意義不可能被限制在某一個狹小的概念中,換句話說,我們總能在某種意義上達到自我實現。

接受與超脫

接受才能超脫——無論你把這句源於佛教的思想作為人生哲學、心理學技巧還是冥想時的自我暗示,都很有效。同時,對自身的接納往往需要克服很多已有的觀念,這些觀點在你小時候,通過父母的教誨、自己的觀察和影視作品灌輸入腦,成為人生觀的一部分。讀後感·大部分時候,這些觀念能讓你更好的適應社會,應對生活,所以你往往對這些觀念不加審視,哪怕有些時候它們自相矛盾,或者形成偏見和淺薄。《相約星期二》中提到:“接受別人替自己擦屁股並不羞恥,其實生來就沒有理由要為這些事情感到羞恥”。在克服羞恥感而達到自我接納的過程中,身患絕症的莫里無疑會得到周圍人最大的寬容,但他依然需要勇氣去克服,可以想像一個正常人在自我接納中,必然需要承受周圍人也許隱形但持久的精神壓力,非堅定者不能達成。

獨立於文化的勇氣

主流社會中,女性被要求衣服妝容精緻,男人被要求有男子氣概。當然一個人完全可以因為喜歡妝容精緻和男子氣概帶來的回報而去實施,但更多時候,其他人會試圖將某些觀點作為每個人應該遵守規則灌輸給你,可以是知乎上對不懂服裝搭配的嘲弄諷刺,也可以是朋友圈關於中產的20個標誌,這時候,你就可以使用自己選擇觀念和文化的權利了。通過思考與取捨,最終的選擇會是你的選擇,而不是在主流觀念背後追得口吐白沫。

親密關係和婚姻

這本書的主角,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懂得坦然表露感情的重要性,也是這么實踐的。我們習慣在社交中隱藏感情以避免受傷,過於坦然的表露感情也許會使初次接觸的人會吃驚尷尬,隨著深入接觸,人還是會喜歡真誠坦蕩的人,從來沒有例外。

愛情中的坦誠尤為重要,例如:看到另一半和異性交談甚歡會不高興,一般人會攻擊對方輕佻花心、不說明原因冷戰、為其他小事發火,無論哪種,都會帶來誤解爭吵傷害。而坦誠的做法是,不拖延不遮掩地表達感受“我愛你並想獨享你,你和別人的熱切交談讓我嫉妒又沒有安全感,害怕失去你,多希望你與之熱切討論的人是我啊”——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坦誠是要盡力避免的,因為袒露情緒意味著脆弱,社交經驗告訴我們,要避免脆弱,時時自衛。然而很不幸,研究表明,坦誠的表達情緒是維持幾十年幸福親密關係繞不過的解。所以希望你能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不懼付出,看淡傷害,保持坦誠表達情緒的初心,也要珍惜肯對你展示脆弱性的人,同時遠離那些自我封閉的懦夫,無論因為不肯冒險還是根本意識不到,懦夫們親密關係的前景都沒有希望。作者:燃荊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1500字

“父親走過我們面前,

唱著樹上長出的新葉

孩子們相信那到來的春

也會和著父親起舞翩翩……”

這是E.E卡明斯的一首詩,在葬禮上由莫里的兒子誦讀,聽著那仿佛來自天堂的聲音,我結束了閱讀,安靜地合上了書本。下午最溫暖的陽光斜斜地從窗外探進來,碎了一書面的金黃。夕陽的餘暉是剛結束的莫里,依舊有著燦爛光芒。

莫里這個可愛的小老頭,帶來了多少感動,又帶走了多少人脆弱的情感。我能想像著作者米奇最喜歡的教授,他個子矮小,走路起來弱不禁風;穿上長袍的他看上去像是《聖經》里的先知,又像是聖誕夜裡的精靈;它有一雙炯炯有神的藍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它喜歡跳舞,搖滾樂,爵士樂,布魯斯。

可是,他是個堅強的老頭。一個讓人尊敬到心痛又喜歡到心痛的人。年逾七旬的他在1994年罹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在此後的一年內他天天被病魔無情地折磨著。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在他得知自己患病後,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講述他最後的生活,他要將他的最後光陰與最後幸福送給全人類,作為最後的禮物。以此告別他最可愛的生活。他找回了自己早前的得意門生米奇.阿爾博姆,在每個星期的星期二,為他上一堂課,課程的內容關於人生,關於死亡,關於一切人們躲避的真實。

一個罹患了絕症,來日無多的老人

一個擱淺了夢想,漸染世俗的學生

十四堂人生課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似乎覺得,莫里教授就在眼前,而自己就是那個聽課的學生。那輪椅,那笑容,那台錄音機,我聽見他在說:“我不想讓世界驚慌不安。我要知道發生了什麼,接受它,進入一種安寧的心境,然後離去”。這本書里,莫里說的值得珍藏的人生格言有很多,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

因為他讓我看到了一種對人生的泰然。

人生在世,難免經歷一些挫折。泰然地面對,無疑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死亡。沒有人能否認死亡的必然性,就像沒有人能否認地球是圓的一樣。人生莫非也就是生生死死。生,起始;死,終結。面對死亡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它”。 莫里教授對學生說,有一個重要的哲理需要記住: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為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是的,如果我們不幸福,這無疑是親手為生命鍍上悲色。世界上,每時每刻都有人死於非命,甚至不像病症有前因後果。鐵鎖易解,心獄難釋,既然死亡必定回來,何必逃避這樣的恐懼卻因此遁入自己製造的囹圄?

特別令我感動的是,莫里老人雖然參透了這一切,但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還在恭恭敬敬地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備課。體驗什麼呢?體驗死亡的來臨。他知道這是人生課程中躲避不開的重要一環,但在以前卻無法預先備課。就在臨終前的幾天,他告訴學生,做了一個夢,在過一座橋,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感覺到我已經能夠去了,你能理解嗎?”

莫里說“死亡,是令人悲哀的一件事。可是不幸的活著也同樣令人悲哀。”

也許,不幸的活著會比死亡更加悲哀。

世上總有這樣的一部分人,他們總是營營役役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他們試著努力關注一大堆世俗標準下的重大問題,卻又不時受著能言善辯者的鼓動誘惑,輕易放棄初衷和堅持,終於也沒有了自己的判斷。他們迷茫,他們不知道生活的意義在哪裡,常常忽略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當歲月流逝,他們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開始珍愛身邊的一切,開始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有著千千萬萬個所謂的“來不及”。但到了那刻,也許他們已經到了莫里的那個時候了。於是他們便懺悔、哭泣......

所以,對於年輕的我們來說,不管以前的生活是怎樣,從此刻開始我們都應該用莫里教授的那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去珍惜生命,珍愛生活與他人,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不要等到生命的終點再回頭感嘆,那時哪怕你表現得再樂觀、再豁達,結局都不會再完美。

莫里,這個開朗樂觀的老人,這個靈魂的精神導師還告訴我們:

“——與生活講和。”

“愛會贏。愛永遠是勝者。”

“只有你覺得它可怕時它才可怕”

“有時候你不能只相信你所看見的,你還得相信你所感覺的,如果你想讓別人信任你,你首先應該感到你也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後倒去。”

......

他讓我們學到的東西太多太多。

每一個人,總有一天,都會死去。臨死前,也許沒有人能夠像莫里那么死的有意義,沒有人像莫里那么死的無私。我想,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這一生,都會受到莫里的影響。他的泰然,他的純真,他的思考,他的無畏。

莫里用餘生給我們上了一堂永恆的人生課!

相約星期二讀書心得體會1500字

第一次聽到“要學著與生活和解”這句話是在研究生階段,由於心情煩悶,總是鬱鬱寡歡,好友超洋告訴我要與生活和解,與自己和解,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的情緒發泄。那時,感覺這句話真是靈丹妙藥,越品越有滋味,越品越厚重。自此,遇事嘗試不抱怨,不僅接受自己,接受別人,也接受生活中突如其來的事。

第二次見到這句話,是在閱讀這句話的出處——《相約星期二》——這本書。《相約星期二》是一本紀實作品,記錄了老教授莫里對學生米奇就人生、婚姻等諸多問題展開的探討。不過,與其說是探討,米奇更認為這是臨終前的老教授為學生上的最後一門課程——人生。翻閱這本書,找到這句話的出處,倍覺親切:“是的,原諒自己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你不應該陷在遺憾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這對你是沒有益處的,尤其是處在我這個階段。我一直希望自己工作得更出色些,希望能多寫幾本書。我常常為此而自責。現在我發現這毫無幫助。跟它和解。跟自己和解。跟你周圍的人與事和解。原諒自己,原諒別人……”

回想自己的日常,何曾不是在懊悔中度過:我要是再多下點功夫就好了,我要是用另外的方式處理就好了,我要是早上早起一會兒就好了……千萬遍“我要是……”捶打著自己的心,過電影般播放著遺憾的片段,到頭來除了流下自責的淚水,別無他用,反而挫傷了自己的自信和勇氣,倒不如爽快地原諒過去的自己,跟壞情緒和解,再迎頭趕上。

再一次品味這句話,閱讀這本書,是在回杭的火車上。四個小時足以讓我看完這本不足200頁的薄書,細細品味其中的佳句聖言。一路邊讀邊想,在頭腦中凝結成文字,警醒自己。

“……但超脫並不是說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應該完完全全地投入進去。然後你才走得出來。接受所有的感情——對女人的熱戀,對親人的悲傷,或像我所經歷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懼和痛苦。如果你逃避這些感情——不讓自己去感受、經歷——你就永遠超脫不了,因為你始終心存恐懼。你害怕痛苦,害怕悲傷,害怕愛必須承受的感情傷害。可你一旦投入進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地體驗它,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悲傷。只有到那時你才能說,‘好吧,我已經經歷了這份感情,我已經認識了這份感情,現在我需要超脫它。’”

讀到這段話,我想到了蘇軾,這位常被冠以“灑脫、豪放”之名的文人。喜歡他,是因為他幾經貶謫,卻仍心懷天下,坦然面對,寫出“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豪邁之句。這不正是歷經風雨之後的超脫嗎?可見,“超脫”不是避而不談,不是浮於表面看生活,更不是遠離是非,自命清高,而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是看遍了人世間的真善美、假醜惡,經歷了喜怒哀樂之後仍有的樂觀和善良。涅槃重生,也許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生命的起點,當我們還是嬰兒時,我們需要別人活著,對不對?在生命的終點,當你像我現在這樣時,你也需要別人活著,是嗎?可還有個秘密:在生命的中途,我們同樣需要別人活著。”

總害怕麻煩別人,總是擔心自己給他人帶來負擔,殊不知我們也在讓別人麻煩,替他人承受些許負擔。既如此,都應該坦然接受,接受自己有弱小的一面,別人對自己的愛意;接受他人對自己的依賴,相信自己有能力助人。這也是莫里教授提及的另一條至理名言佳句:“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於人,並去接受愛。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

對自己來說,最困難的事莫過於與自己講和,只要自己能坦然接受,好事一定值得欣喜若狂,壞事也僅是壞事,煩躁一時。

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樂於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