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後感400字

《百年孤獨》是一部不能唯讀一遍的書,並且是需要用心去讀的一本好書,你在看完後對這本書有什麼評價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百年孤獨讀後感4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後感400字篇1

總起來說,范曄譯《百年孤獨》是一個非常可讀的本子,又是作者第一個中文授權本,愛書人不可不收,儘管定價高點,也算是為之前的未授權本買單吧。但感覺也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一方面,於譯者來說,譯文注釋稀少,本可再多些;前言後記俱無,讀起來倒也省事,但對初讀者來說,缺少了一個了解作者與作品的機會;再者,有一兩處譯文費解的地方,老張曾百思不得其解,具體內容而今倒是忘了。另一方面,於出版方而言,封面設計本可更精一些,套封有些失望,如果內封換為布面或緞面,那可能就接近完美了。哈哈,得隴望蜀,人之常情也。具體評價為:原文——上上,譯文——上,印製——中上。

《百年孤獨》是一部不能唯讀一遍的書,至少讀三遍才能理出頭緒,前提是需用心讀。老張的第二遍預備從上海譯文黃錦炎等先生譯本開始,時間待定。黃譯本當是第一個從原文迻譯的中譯本,廣獲讚譽,出版時間當在1991年中國加入出版公約之前,老張收存的精裝珍藏本似乎是1993年的數印本,當屬於盜版本了,不過孔乙己說過“竊書不算偷”,中國又屬於開發中國家,老馬先生何必大動肝火呢,還好這次出售了中文著作權,儘管索價不菲,哈哈,這是題外之話,扯遠了。

百年孤獨讀後感400字篇2

拉丁美洲,這片廣袤的土地,蘊含著無窮的神秘,創造過輝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卻充滿了恥辱與壓迫,血腥和悲劇。自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這片神秘的土地經歷了百年的風雲變幻。在作者進行創作的七十年代,幾乎整個拉美都處在軍人獨裁政權的統治下。作者憑藉其深刻的政治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發現拉丁美洲百餘年的歷史,並不是波浪式前進,螺鏇式上升,而只是一個不斷重複的怪圈。這也就是為什麼書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總是在不斷重複的原因。

作者在《百年孤獨》中用夢幻般的語言敘述了創業的艱辛,文明的出現,繁衍與生存,愛情與背叛,光榮與夢想,資本主義的產生,內戰的爆發,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民主與共和之爭等足以影響拉美的大事,卻讓他們集中發生在一個小小的名叫馬貢多的鄉村中。把布恩迪亞家的每個成員都深深的牽扯了進去。在故事的結尾時。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閱讀了記載這個百年世家的命運的羊皮卷後說:“這裡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經看到過,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的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餘年的歷史是重複的,拉美的發展和歷史進程都停滯不前。

百年孤獨讀後感400字篇3

在拉美文學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許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詩人聶魯達對人性的思考,委內瑞拉文學家卡斯帕斯對自然和諧美德讚嘆,都曾深深地感染過人們。而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則以其對現實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訴說,開創了魔幻現實主義這一文學流派,而作者也因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在剛剛開始閱讀了《百年孤獨》時,我們會發現作品中有兩處奇怪的地方,其一是書中訴說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覆出現和相同怪事的重複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因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更令人奇怪的是,書中這個綿亘了百餘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奧就是叫做奧雷良諾,而家族中各種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阿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的身上反覆的發生著。聯繫到作者的創作年代和生活環境,我們不難發現這象徵了什麼。

百年孤獨讀後感400字篇4

陸陸續續,磕磕絆絆讀完了這本被稱為南美的聖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百年孤獨,百年孤獨讀後感。由布恩亞迪家族7代人折射了當時哥倫比亞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文章採用了帶有魔幻主義色彩的文筆,還略帶有一些灰色的幽默。裡面主要描繪了布恩亞迪七代人每個人身上發上的一些故事,儘管有些荒誕不羈,但每個人物都刻畫的非常細膩,真實,而以我個人的理解,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裡面的阿瑪蘭妲,她因為要阻止自己心愛的人和麗貝卡結婚,而不小心把它哥哥奧雷里亞諾的妻子毒死,而悔恨終生。從此她封閉了自己,並手帶黑紗。並拒絕了一切人的求愛,孤獨終老,折磨自己到死。確實是一個非常悲劇的人物。其實她是害怕失去而不敢再擁有了。到烏爾蘇拉雙目失明的時候,開始意識到阿瑪蘭妲才是世界上最溫柔的女人。

確實百年孤獨裡面人物太多,而且關係又錯綜複雜。如果只看一次根本無法細緻了解其中的深沉奧義。但願有時間再多讀幾遍吧。也希望有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和我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