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有感3000字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路遙,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讀平凡的世界有感3000字,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3000字篇一

近日,由路遙先生著名小說《平凡的世界》改編的電視連續劇正在各大電視頻道熱播。路遙和他這部原本就被熱捧了二十多年的小說,又一次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路遙,本名王衛國,陝西清澗人,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獲得1991年度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被譽為"茅盾文學獎上的明珠".次年,路遙因患肝病逝世,時年42歲,一顆文壇明星從此隕落。這部小說發表之初並不如它日後那樣紅火,可能從傳統的角度而言,它不算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但這絲毫不能影響路遙和《平凡的世界》成為二十多年來最受歡迎的作家和作品之一。無論是60後、70後,還是80後、90後讀者中,都有它的忠實冬粉。你會發現各大書店中推薦的暢銷書目中,絕對少不了《平凡的世界》。連我們一個小小的機關圖書閱覽室里就收納有三個不同版本的《平凡的世界》,其風靡程度可想而知。

身為一名80後讀者,我也愛看《平凡的世界》。第一次接觸這部小說是在大學時代,此後又陸續讀過幾遍,最近一次讀是在觀看同名電視劇期間。雖然路遙創作的年代和小說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距離現在比較遠,但其設定的情節和表達的主題仍能夠牢牢牽住讀者的心,引起大家的共鳴。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和生活閱歷的增加,每一次讀完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經典的勵志教材,激勵了無數走在奮鬥路上的普通人。路遙1949年出生在陝北農村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後過繼給延川縣的伯父。那個時期中國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牢牢的束縛著整整一代人,尤其是農民想改變自己的身份真是難上加難。路遙參加過紅衛兵運動,先後當過農民、教師、工人,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學習,開始文學創作。艱難的求學經歷,繁重的務農生涯,還有不斷生活輾轉在城鄉之間的求學生活經歷,使得他忍受了大多的苦難。正是這種時代背景和生活經歷,深刻地影響了路遙的創作風格。他筆下的主人公所處的生活環境大都是悲苦的,但其卻有著堅毅的品格。所敘述的故事也就是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人不屈服於命運,勇敢面對挫折和困難,通過不斷地努力奮鬥最終實現自己人生的理想和價值。《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就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出現在讀者面前的。13歲孫少安輟學後回家務農,和父親一起背上沉重的家庭包袱。但他一心想改變眼前這個爛包光景,改變這個爛包的家,憑藉自己的勤勞和智慧,18歲就當上生產隊長,突破禁錮領著村民實行生產責任制,最後風光地辦起了燒磚廠,雖然幾經波折,最終越做越大,不僅使自己家擺脫了貧困,還帶領全老百姓致富,成了公認的能人。面對生活的困境,少安喊出了"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的心聲。少安的弟弟孫少平在縣高中讀書,生活條件極差,吃的是最差的黑膜和丙菜,穿的是打滿補丁的薄衣,在同學面前常常自卑,但始終充滿自尊和自信;畢業後外出打零工,謀生十分艱難,但一直堅持獨立;最後當上煤礦工人,改變了農民身份,用自己的勞動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少平不滿足於現狀,不甘心一輩子當農民,他嚮往走出去,走出雙水村,走出黃原,到省城去,到北京去。他說"在我心裡有一畝田,但不是雙水村的這畝田",最終他走出去了,雖然不是省城,起碼和他預期的一樣。孫少安、孫少平這兩個人物是交叉出現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小說通過這兩個人物命運曲折延伸,真切地反映了當時農民的生存境遇。從表面看,路遙的描寫的作品過於悲情、現實,實際上這正是作者對人生的體悟:苦難越苦,戰勝苦難的人的品格就越崇高,越令人敬佩。《平凡的世界》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路遙用他獨特的方式道出了自己的心聲,道出了很多處於社會底層、處於創業初期、處於人生困境的人們的心聲,激勵著無數的走在奮鬥路上的人。

《平凡的世界》是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描寫了好幾個愛情故事:少平和曉霞、郝紅梅、侯玉英(跛腳),少安和潤葉、秀蓮,李向前和潤葉,潤生和郝紅梅。作者既有對初戀愛情的描述,也有對婚姻愛情的描述。其中,少平和曉霞之間的愛情最是牽動千萬讀者的心。兩個人一個是貧困農民子弟,一個是富裕幹部子女,家庭背景、生活環境天差地別,但正是這樣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少平的勇敢自信,曉霞的純真善良,讓這份感情在那樣的時代里顯得彌足珍貴。少平注定是和少安不一樣的人,他對人生和世界有著自己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幹部子女田曉霞是他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啟蒙老師。對於田曉霞而言,她繼承了父親淳樸、善良的本性,一點小姐風格也沒有,孫少平的自尊引起了她的好奇,他表現的勇敢、自信以及不屈服於命運的性格特點又讓她深深地喜歡。後來一個是師範大學生,一個是橋頭攬工人,再後來一個是省報大記者,一個是井下挖煤工,兩人身份和地位的懸殊絲毫沒有影響兩個人堅實的愛情,尤其是曉霞自始至終對少平無私的關愛更讓人感動。

路遙本人是一個現實的人,悲情的人,他筆下唯有這段愛情是最浪漫的,雖然少平和曉霞的愛情在現在看來也過於理想,人們寧願相信美好愛情的存在,包括作者自己。可是現實畢竟就是現實,路遙以另外一種方式說明了生活有時候就是一種悲劇,包括愛情。小說中,就在少平和曉霞準備回家見父母的前夕,曉霞在1983年安康大洪災中搶險犧牲。一段美好的愛情就此破滅。看到這裡的時候很多人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相信這個結局是真實的。後來,熟悉路遙的人說,小說做這樣的安排與路遙自己美好而又坎坷的愛情經歷有關。是啊,都說小說寫的是人,但往往寫得就是作者自己,再美好的愛情,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正因為得不到理想愛情的痛苦和遺憾,才讓我們更加覺得美好愛情的可貴。"生命里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在小說的結尾,路遙通過描寫用外星人出現場景,再次表達了少平對曉霞的思念,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愛情的嚮往。這就是路遙和《平凡世界》的魅力。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偉大的生活史詩,演繹了改革開放時期精彩紛呈的時代故事。路遙生於陝北,長於陝北,他熱愛生活,深深地愛著他生活過的黃土地和那裡的人們。他在他的《平凡的世界》里向大家講述了一個個簡單而平凡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個普通而鮮明的人物形象。他以改革開放初期禁錮初開、百廢待興的時代為背景,依託雙水村這個典型的陝北村落,生動描述了從1975年到1985年間人們的思想變化、生活狀態,語言樸實易懂,表達真實貼切。除了少安、少平、潤葉、曉霞這些主要人物外,路遙還成功地塑造了大量的輔助形象:敢于堅持原則、一心為民的好乾部田福軍;向來老實膽小、逆來順受的農民孫玉厚;長期保守僵化、官癮十足的村支書田福堂;好吃懶做、懷念集體大鍋飯的孫玉亭夫婦;勤勞善良、一心為了丈夫和家庭的秀蓮;一心只愛潤葉的瘸腿丈夫李向前;為了愛情娶寡婦而不惜和家庭決裂的潤生,等等。路遙正是通過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演繹了一台轟轟烈烈的時代好戲,表達了他對勤勞、勇敢、熱情、樸實而又富有創造性的人們的熱愛,表達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但路遙同時又是略帶有悲觀色彩的人,小說中李向前變成殘疾,曉霞在洪災中犧牲,秀蓮得了癌症,這些悲劇情節的出現正是符合了路遙的性格特點。故事情節的遺憾同時也引起人們對生活的辯證思考:生活本身就充滿酸甜苦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懷著對未來美好的嚮往不斷前進。這就是生活。

小世界可以有大舞台,平凡的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詮釋的人生哲理遠遠不止這些。路遙先生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由於時代、制度以及個人的因素,他沒能實現他自己的抱負。但他並不屈服於此,他的所有理想和才華都在創作中體現。這部凝聚了他最後心血的《平凡的世界》,包含了他對生活的全部理解,他把這些不平凡生活的哲理用最樸實、最平凡的語言,說到每一個人的心坎里。路遙先生是平凡的,但是他卻給後人留下了最不平凡的財富,因此他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我想這也是能夠解釋《平凡的世界》二十年來一直暢銷的最好原因。

路遙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不是筆者以上所能膚淺評論。清明之際,僅以此文懷念逝去的偉人,並獻給那些嚮往並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最後,建議有興趣的朋友細讀原著。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3000字篇二

這亦不知是第幾次了,我懷著一種難以摹狀的心情再讀《平凡的世界》,真的記不起來了。但我記得每一次捧起它,每讀一遍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是激情澎湃亦或是黯然傷神,總之每一次心裡都有一種欣喜若狂,愛不釋手的衝動。

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生生不息,可生活的本質無疑是平凡。平凡的如一汪蔚藍色的大海,驟然有波濤洶湧的澎湃,終會歸於風平浪靜;如一方明淨的天空,驟然有暴風驟雨的怒吼,終會歸於風和日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也是一樣的,生活的變化無疑是緩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沒有什麼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樣,也許人一生僅僅有那么一兩個輝煌的瞬間,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無奇中度過。

這的確是一個平凡的世界,這裡所敘述的也是一些農村普通的生活畫面,平凡的就如你我身邊發生的一樣。所描述的人們也是平平凡凡的,他們心裡想的,身邊經歷過的事情,你也許有過。

可平凡並不是平庸。平凡的東西往往孕育著偉大,張顯著神奇,締造著美麗。平凡的聲音有時侯是盪氣迴腸,驚天動地的。這么說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其實沒有一天是平靜的。

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可這裡所記錄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不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有一種扣人心弦的力量,不禁令人潸然淚下,為之動容。那些美好的愛情,不見得有山盟海誓、花前月下的浪漫,可任時光流逝、歲月變遷,那份情總也是真真切切的,散發著永久的芬芳。真的不知是生活成就了感情,還是感情豐富了生活。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有多少感情已不再純潔,夾雜著太多太多複雜的成分,為了個人利益、榮譽而互相利用,為了一己私慾爾虞我詐,這樣例子數見不鮮,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最不平凡的是這裡的人們,他們真是作者想要謳歌和讚美的。他們無息無聲地生活和勞作在黃土高原這片廣大的土地上,不論土地有多么貧瘠,命運有多么不公,都不忘了播撒希望。雖然他們一天吃不到一斤糧食,但那單薄的軀體一旦爆發,就能改變歷史的方向。他們一杴杴地倒騰著山河,用自己的汗水和體溫抵禦寒冷。正是平凡的他們修建起雄偉的萬里場城,鑿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他們真的平凡嗎?

不!他們擁有非凡的氣魄,聰疑的智慧,偉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孫少平。他不因為出身貧寒而自卑,不因為前途受挫而自棄,不因為生活條件窘迫而無償接受別人的恩賜。相反他是“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他不曾滿足於吃飽喝足的層面,夢想的種子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他為了心中的理想能夠實現,任青石把脊背壓彎,任風霜遮蓋了容顏,他那火一般的熱情和幹勁始終是十足的。

對!在生活中苦難也是值得我們珍惜和熱愛的。夢想是在不斷的拼搏中才能實現的,苦難才是人生的第一桶金,正如書中所言:“通過一段血火般的洗禮,自己歷盡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易拿來的更有滋味。”。有些人興許遇到苦難便只會一味抱怨或逃避,無端地放大痛苦,孰不知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難才能擁有締造天堂的力量。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挑戰的血液,迎難而上,勇敢的接受苦難的檢閱,在生生不息的奮鬥中使生命得到升華。

沒有讀《平凡的世界》之前,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種令人渾身震懾的精神,孫少平的脊背因為背石頭而壓得血肉模糊,可他卻不忘了每天挑燈讀書或與曉霞進行激烈的國事辯論,誰能說這個人是平凡的,這個人的思想是平凡的呢?

人就應該因為精神富有而活的更有意義,要不然為什麼說:“有的人活著,可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別因為自己是一個普通人而苦惱,胡亂地放任自己,隨便輕言人生沒有了希望。希望在自己無數個耐心地等待與付出中總是會有的。所以你必須重視自己,從內心裡大聲地呼喊:“我很重要”。誰也無法阻擋你思維著的大腦,誰也無法動搖你堅強的意志,你能行多遠不是問你的雙腳,而是在於你的意志。當然心動不如行動,你必須把自己單純的想法付諸實踐,時刻準備著迎接苦難。

你更不應該瞧不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夫、漁民,因為權力和地位永遠不是衡量人生的標準。他們雖處在平凡的崗位上,可他們也有對高山流水的深切感悟。雷鋒只是一個戰士,李素麗只是一個售票員,他們身處平凡的崗位,可他們卻把為人民服務做到了極致。我們時常讚美偉人在歷史中的功績,而忽視了大眾在歷史中的作用,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說是由無數普通人花上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在歷史長河中真正萬古長青的是勞動人民自身!

太陽高照,水波溫柔,我覺得生活在珍貴的人間我是多么幸福。我沒有任何理由再去抱怨自己活得有多么苦悶,無緣無故地放大痛苦,更不應該讓時光在無聊中虛度,整天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對於時間抓起來才是黃金,抓不起來只能是草芥,我必須在有限的大學時光里做出無限的努力,驅除心裡那種自上大學以來的空虛、渺茫、無聊的感覺。在現實面前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可我完全可以無限制地增加它的度。

作者路遙雖然英年早逝了,可美麗的花朵即使凋謝了也依舊令人神往。

《平凡的世界》如一泓汩汩的清泉流過我的心田,我平凡,然而我很自豪,因為年輕,所以我很富有。我將揚帆起航,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播撒奮鬥的血汗,願我能拾撿到最美麗的珠貝,願我可以將自己打造成一顆盈淚珍珠。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3000字篇三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喜歡看小說的人,甚至於不算一個讀書愛好者。但是,對於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卻感到有千言萬語想表達。

我想大多數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應該有同樣的感受。但由於語言貧乏而退卻或者沒有與讀者分享自己感想的強烈願望而沒有在此留下自己的語言。不管怎樣,我們應該慶幸的是我們曾經讀過這本書!

也許我真的應該慶幸。如果不是我姐姐從廣東打電話給在湖北讀書的我,給我介紹《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如果不是親戚家裡恰好有這本書,我想我也許會失去人生當中一筆寶貴的財富。的確,我是這么認為的,平凡的世界最適合高中讀。我也是高一時開始閱讀這本書的。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為,我的態度。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著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么的美好。一切都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了。前幾天在學校宣傳板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認為我的境界應該是上升了已成的。是以往的我,充滿怒分。看完這本書,我平靜了下來,我開始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每當我騎著腳踏車去學校的路上,我吸收著新鮮的空氣,眺望著遠方的天空,真是心曠神怡。路旁的野草似乎有了生命,天上我飛鳥似乎能夠與我交流。夕陽聽見我的歌唱也愈發紅火。什麼是幸福,我想這就是一種吧。

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提高的確是個很好的口號。可是當前這個社會明顯是偏重與物質文明的。到大學讀書四年了,我感覺我的確變了很多。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實在是太難了。我們有太多的束縛,如宿友都找到了女朋友而你沒有時,同學都去聚會而你缺席時,別人都在狂歡而你卻一個人靜坐時,你還能從容的享受精神生活嗎?儘管你不喜歡聚會,不喜歡唱歌,但是你別無選擇。無奈,的確。這就是生活,有得有失。當少平得知小霞死亡的訊息時他能接受嗎?當少安收到潤葉給他的那封告白時,他的痛苦你能理解嗎?生活真如歌德所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都在推著石頭到達山頂,然後石頭滾下來,我們接著把它推上去,周而復始。

孫少平是幸福的,因為有田曉霞的出現。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他遇到了田曉霞。然而,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對於很多人來說,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裡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么認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了極致。我甚至感覺少安就是身邊的某一位人。他小時候因為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么的讓人惋惜。是的,沒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對於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為了家裡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儘管書中說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潤葉這么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李認為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可以這么說,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並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並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多么的現實啊,付出才會收穫。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少平與少安相比,少平無疑是作者付出筆墨更多的一個。我們也往往因此而忽視了少安。對於他們兩個,我更喜歡少安。少安生活的曲折並不比少平平坦。只是由於少平的經歷更加的富有激情而讓我們的目光投向了他。事實上作者也有意的把他們兩人做了比較。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二者之間思想的區別,注意,這本書具有時代轉折性。他們的青春處於不同的時代,少安的青春是一個十分混亂,完全的計畫經濟體制,政治鬥爭激烈的時代中。而少平的青春時期,改革開放開始萌芽到徹底實施,這注定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時代,少平注定了要走出去。時代的不同決定的他們是想的局限性不同。少平最成功之處是突破了時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開放,也更加的有點“自私”吧(因為我們的經濟也有公轉私了嘛)。

至於蘭香與金秀這一代,應該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開放,富有激情,敢作敢當。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談年愛了,穿牛仔褲,染頭髮成為了他們的時代特色。80年代與70年代根本沒有可比性,差距太大了。

關於少平,我認為他們的愛情有點不平凡,有點牽強。如果說他們有緣分,那么他們談戀愛也說得過去。但是感覺總有點彆扭,對於少安來說,他也必須捨棄點什麼。之前,少平說他的理想是到一個沒人的地方苦役,當曉霞來到礦井找到他後少平對曉霞說:他要報考局裡辦的煤炭技術學校,準備重新學習數理化,以便參加考試。他為什麼在這個時候迫切的說出他的計畫。我想他在潛意識裡也為他們之間的這種關係感到擔憂,他迫切的想縮短他們之間的距離。為此,他不得不對他的理想做出妥協。到最後,曉霞犧牲後,他還是去重拾他的理想了。

是的,也許路遙也不知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這種關係,讓他們之間一人離去也許是最好的選擇。當然,任何書中主人翁是不能死的,所以我們的曉霞注定成為了犧牲品,為成全主人翁的完美而犧牲的。從而也鍛造了一部悽美愛情。向來悽美的愛情更能打動人心,所以曉霞啊,可惜了。

書中還有一人,跟少安一樣,我非常的喜愛,那就是我們可愛的潤葉。為什麼我會喜歡她呢?因為他的善良,還有他的堅強。潤葉與少安不能在一起不是他們的錯,是這個時代的錯誤。潤葉相對來說更加的積極,她是主動示愛的,可是結果讓他措手不及。她難以接受,潤葉對感情是極為專一的,這也決定了她注定要承受痛苦。她很平凡,在少安結婚後她失去了最後一道防線,在長輩們的壓力下,她衝動的屈服了一次。可是之後她再也沒有屈服過,她並沒有接受他的丈夫。直到李向前失去雙腿,她的大愛無私終於得到了完美的體現。真正的大愛無私啊!令人欽佩。如果在一個好一點的時代,他與少安就是天生一對,他們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生活沒有如果,他們的命運告訴了我們。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受制於這個時代。我們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著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做的是怎樣讓我們更幸福。有遠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這只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途徑。

哲學上講的社會最終發展形態也並不讓人有多少期待,因為它太遠了,遠到我們窮盡一生都不可達到時也就沒必要追求了,我情願不做偉大的人,不做英雄,也不可丟下我當前所追求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因為他的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直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看後讓人很受啟發,回味無窮。

這是一本值得每一個人閱讀的書,至於一些作家對這本書的批判,我想這位作家一定是沒有真才實學的作家。因為他沒有意識到這本書真正意義上的高明之處。這本書不單單從文學上能夠詮釋的了的。紅樓夢開始為什麼不走紅,因為他的真正價值沒有得到發覺。《平凡的世界》在以後的某段歷史也許會成為像紅樓夢那樣被很多專家研究的書。它的價值在於它給了我們一代人的啟發,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書。

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書!不是那些讀了以後毫無感覺的書。你們是否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