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有感範文

《道德經》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讀道德經有感範文,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讀道德經有感範文篇一

在楊勇老師的建議下,我認真地拜讀了老子的《道德經》,《道德經》讀書心得。老子的《道德經》只有區區的五千多字,卻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頓開,意義深刻。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著"人定勝天"的心態,斗天、斗地、斗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理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為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為聖人,應該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己。,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只會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美好的明天將被自己開創。

"困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因此,我們在實現自己的理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理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級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么,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面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布,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面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己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保持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快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己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總的來說,《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知道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讀道德經有感範文篇二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此章歷代的釋意無數,而我以為皆難著邊際,無以更深刻的對老子思想與道德經進行闡釋。我從道家修身根本出發,得出新論如下:

此章重點為“致虛極,守靜篤”,全文以此而展開,不理解“致虛極,守靜篤”,後面的文字解釋也只是牽強。老子是從道家修煉“返觀內照”而得之境界來引申對世間常道的解釋。首先“虛”與“靜”是既對立又統一的,是一種狀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虛”為空靈,體會為散髮狀;“靜”為沉靜,呈收斂狀。 “致”往之意,可從“虛其心”來體會,道家修習養身的過程,以虛其心開始,虛至四肢百骸,而四肢百骸皆空靈,無時空地域限制,無往而不至,真空無象,可以滿屋、滿天地、滿宇宙,而今日而遠古。過程或潛移或發散,以至無我無身無世界。此“極”為無極,或為八極,或為宇宙洪荒。

而“靜”的過程從守開始,“守”者,抱元守一,讓思想沉靜,從時空與外界空間收斂至自身至一點,而達到某種衡定、穩定、篤定的境界。此“篤”為篤定,為極細小,或如針尖,無縫隙如無物般恆定。

於是,老子方有“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的感慨。“復”與“歸其根”才是此篇的點題。“虛”與“靜”是道家修身中必習的兩手,如“陰陽、有無”既對立又統一。虛至極為無,靜到篤是有。虛為展開,至極為空靈為“作”;靜是回歸,回到現在,是“復”,靜到篤定屬回歸本原為“歸根”。從養性功夫來說,“虛靜”的過程如佛家心的起滅過程,虛為心起,靜為心滅,有無相生,互有你我之佛道原旨。

此章之後節皆為老子從修身之虛靜感悟展開對天道、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其蹤,這才是“道”的至理呵!

由此,我獨推崇清之宋常星說:“造其極曰致,真空無象曰虛,虛而至虛曰極。” :“專一不二曰守,寂然不動曰靜,虛一渾厚,靜而至靜曰篤。” 但,所有釋意皆不夠細緻,皆獨不能從修身的體驗與角度來理解與感悟,想老子思想無欲無求,其經意當從本原出發理解,而不應該根據時代思維做論證也。

讀道德經有感範文篇三

其實我還是第一次讀道德經呢,因著老師這此布置的作業,沒辦法硬著頭皮去圖書館借了本道德經,從讀書館回來的路上,拿著那本道德經,我突然間覺得這本書該是我應該早去讀的,看著封面上的幾個大字,豁然間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經應該說分成上下兩部,上部道,下部德。(長沙馬王堆出土過上德下道的版本,不過公認是上道下德)

按照這種劃分,我們來分開來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規律。

它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易”,也就是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且不說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套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但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為思想,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為思想用在為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