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長與山海經的讀後感1000字範文

《阿長與山海經》講述了一個樸實而又嘮叨的女人-阿長,全文語言平實形象、處處流露著真情,在絲毫不帶造作的敘述中,將讀者帶入到了兒時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覺得特別可親。那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阿長與山海經的讀後感1000字,一起來看看吧。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1000字範文

記憶深處,仍記得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屢次提到的他的保姆—阿長,那個讓魯迅先生又愛又恨的,沒什麼文化卻又善良、樸實、可愛的勞動婦女。

魯迅先生作為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同時也是倡導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他的作品無不深切地關注著被封建禮教壓迫在社會底層的婦女,更有描寫中國傳統女性悲劇命運的三部曲【明天】、【祝福】、【離婚】,刻畫出一個個鮮活的勞動婦女形象—單四嫂、祥林嫂、愛姑······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便是阿長。

阿長是一個普通的生活在封建舊時期的長工,然而卻在我內心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那個總是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兒的阿長;那個滿是麻煩禮節,且又迷信得阿長;那個心胸開闊,花掉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歷經困難,只為讓小主人得到渴望已久的【山海經】的長媽媽。

然而這樣一個阿長,長媽媽,卻是一個沒有自由,沒有民主,更沒有平等的,受封建禮教所殘害的可憐人兒。最終和那些同樣生活在封建社會底層的千千萬萬的勞動婦女一樣,都成為封建禮教,以及那個時代的犧牲品,他們最後的結局只能用悲慘來形容······

從原始社會,到母系氏族社會,再到父系氏族社會,及至封建的父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經歷了從女性至上,男女平等,以及女性成為男性的附屬品的變化。在封建制度之下,她們毫無獨立地位可言,沒有作為一個人應有的權利,不具備獨立的人格。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在從夫,夫死從子。”她們的存在是從屬與丈夫,一生不具有自己的獨立性。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中國女性所遭受的坎坷太多,背負著封建禮教和歷史傳統的沉重包袱太久,中國婦女在面對各種不順,各種悲慘命運時,更加的冷靜,堅強,她們表現出來的那種忍耐和毅力,不屈和奮鬥,往往是同情況下的男性無法比擬的。他們是東方以及世界女性中最偉大的,更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尊重和讚美的。

我們應尊重和讚美身邊的女性,不管她們年輕與否,美麗與否,不管她們是貧困還是富有,不管她們身上是否有像阿長那樣的缺點,我們都應去尊重她們,寄以她們最誠摯的祝福。

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1000字

長媽媽,已經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著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親和許多別的人都這樣稱呼她,似乎略帶些客氣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長。我平時叫她“阿媽”,連“長”字也不帶;但到憎惡她的時候,——例如知道了謀死我那隱鼠的卻是她的時候,就叫她阿長。

我們那裡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麼姑娘的。什麼姑娘,我現在已經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於不知道她姓什麼。記得她也曾告訴過我這個名稱的來歷: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個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這就是真阿長。後來她回去了,我那什麼姑娘才來補她的缺,然而大家因為叫慣了,沒有再改口,於是她從此也就成為長媽媽了。

雖然背地裡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說句真心話,我可只得說: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麼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裡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係。又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餘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蓆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

“長媽媽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熱罷?晚上的睡相,怕不見得很好罷?……”

母親聽到我多回訴苦之後,曾經這樣地問過她。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多給我一些空席。她不開口。但到夜裡,我熱得醒來的時候,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我想,這實在是無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許多規矩;這些規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煩的。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自然要數除夕了。辭歲之後,從長輩得到壓歲錢,紅紙包著,放在枕邊,只要過一宵,便可以隨意使用。睡在枕上,看著紅包,想到明天買來的小鼓、刀槍、泥人、糖菩薩……。然而她進來,又將一個福橘放在床頭了。

“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記得么?你要記著,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不許說別的話!說過之後,還得吃一點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來在我的眼前搖了兩搖,“那么,一年到頭,順順流流……。”

夢裡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著我。

魯迅阿長與山海經讀後感 凌佳欣

今天我又學習了一篇關於魯迅的文章,那就是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的保姆。文中一開始講到了阿長的長相:她生的黃胖而矮;“長”並不是形容詞等等。接著寫了魯迅先生小時候並不是怎么喜歡阿長的,原因是阿長謀死了魯迅的一隻隱鼠,也因為阿長睡覺時總是成一個“大”字,還因為阿長的種種不良習慣導致了魯迅對她的反感。

但後來卻因為阿長交給了魯迅很多的道理,慢慢的,魯迅先生變得不怎么討厭阿長了。魯迅先生愛看很多書,什麼《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等等。但他最愛看的便是上面有許多圖的《花鏡》。

在一個老人的書齋里,有過一本書,名叫《山海經》,這本書的上面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貓……

於是阿長幫魯迅買了一本一模一樣的,也改變了魯迅對她的看法。

文中最後講到了阿長,即魯迅的長媽媽已辭世了三十多年,魯迅先生還是沒有知道她的姓名。

這篇文章帶給我的感悟是:要讀書並且讀好書,才能寫好文章,也許,可能,我們也能成為像魯迅先生一樣的偉人呢?哈哈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