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體小說的先河。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國小水滸傳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國小水滸傳讀後感篇1

有一天,我正在看《爆笑校園》。爸爸走過來說:“不要總是看這種書了,要看點有意義的。”我說:“那看什麼書?”爸爸一聽到這句話,馬上走到房間拿了一本書出來。我拿到手中一看——《水滸傳》,然後我就開始看了,而且越看越興奮。

這本書說的是有一百零八個好漢聚集在梁山泊為民除害,但後來被招安的故事。

我看完這本書,覺得宋江不應該被招安,這樣使那一百零八個好漢死的死,傷的傷,最後宋江自己也服毒而死。但是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國小水滸傳讀後感篇2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說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就在昨天,我把《水滸傳》看完了。

《水滸傳》主要寫了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敘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比如:及時雨宋江,黑鏇風李逵,智多星吳用等等一百零八條好漢的英雄形象。

宋江為人仗義,孝順父親,他原來是在山東鄆城縣的縣衙里做一個小吏,因宋江救過晁蓋,所以晁蓋為了答謝宋江,派劉唐送書信及一百兩黃金給宋江。可是老天不作美,這件事很快讓閻婆惜發現,她訛詐宋江,宋江一怒殺死閻婆惜,犯了人命官司。美髯公朱仝私放了宋江,這才使宋江結識了武松。後來,宋江受到了重重困難,結識了好漢,但蔡京、高俅等人不放過宋江,最終用毒酒毒死了宋江。

這本書使我認識了108條好漢,他們個個勇猛。它不僅是農民起義的壯麗史詩,而且是中國古代英雄傳奇的光輝典範。

國小水滸傳讀後感篇3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體小說的先河。

《水滸傳》主要講述了:宋代年間貪官當道、奸臣橫行,以蔡京、高俅為首的奸臣集團爭名奪利、誣陷忠臣、欺壓百姓,民不聊生。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有的被人誣害;有的被人壓迫;有的被人陷害……被逼在梁山聚義,宋江做了第一把交椅,盧俊義第二,吳用第三……眾兄弟劫富濟貧,日子過得快快樂樂。

但是,在宋江心裡一直想招安,在殿前太尉宿元景的支持下歸順朝廷。之後破遼軍、平田虎、勝王慶、滅方臘。在滅方臘的途中損失不少將領,回來只剩三十六將。許多好漢不受封賞退居江湖。蔡京、童貫、等4大奸臣待宋江封官之後,他們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吳用等知道後,吊死在宋江墓前。

讀完以後,我被梁山眾好漢忠義感動了。他們個個充滿正義感,為老百姓著想,劫富濟貧,除暴安良。最後他們為了國家的興榮,百姓的安危捨命滅了遼兵,除了土匪。最後用生命換來繁榮,活下來人不計回報,用的為兄弟死去,有的被誣害,真乃忠義也!

國小水滸傳讀後感篇4

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看完這本書,我用了兩個成語形容它:驚心動魄,跌宕起伏。

也許你們會好奇,為什麼要用這兩個成語!世界上的成語多如繁星。因為這兩個成語最能表達出《水滸傳》這部巨著108位好漢身上發生的坎坷經歷。眾多好漢中例如有: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行者——武松……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行者武松,他在喝醉後竟能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功夫真是了得。要是說誰的功夫最厲害,我認為是棒打洪教頭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還有我很喜歡那個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他疾惡如仇,打鎮關西只用三拳,真過癮。要論計謀那便是智多星吳用,他在梁山好漢當中排行老二,他在裡面主要是出謀劃策,若是沒有他的話,他們未必能幹出這番大業。大頭領及時雨宋江可真是有仁有義,但我不怎么喜歡他。梁山好漢每個人性格鮮明,描寫得栩栩如生。但他們的共同之處是經歷坎坷,生在亂世,遇到困難從不放棄,最終聚於梁山水泊。

自從讀過《水滸傳》,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就會想到《水滸傳》當中的好漢們所受到的困難,那我便覺得我的困難是那么微不足道。現在我變得比以前更勇敢,堅強。

國小水滸傳讀後感篇5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本好書,我的心目中的好書就是和《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這本書真實的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段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原因是“官逼民反”。讀完這本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又是對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盡心盡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義字雖然只有三劃。有時卻要用人的生命去書寫。在現實生活中,給比我們年長的人讓座幾乎大家都可以做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大家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一百零八位好漢都具有強烈的正義感,都是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我們21世紀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難道不應該具有這種忠、義兩全、奮不顧身的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