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讀後感大全1000字_勵志書籍讀後感1000字

相信很多人都喜歡讀一些勵志書籍,不知大家讀了勵志類的書籍或文章會有什麼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編來看看勵志讀後感大全1000字吧!

勵志讀後感大全1000字篇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00字

今天,我終於閱讀完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海倫·凱勒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從中受益匪淺。

書中介紹了美國盲童女學者、教育家海倫·凱勒一生的事跡。海倫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可海倫並沒有向命運的不公正待遇所屈服,她回報世界的是博大無私的愛心。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學習手語與人溝通,漸漸開啟了走向世界的視窗。求知慾旺盛的她,戰勝了身體殘缺的困難,堅韌不拔地努力著。為了認識這個美麗的世界,她學習多種語言文字;為了能夠更直接的與人溝通,他克服了聽力障礙學習說話。她不僅學會了讀書、寫字和說話,並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拉德克利夫學院四年的學業,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從此以後,她把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之中,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人民及高等院校的讚揚和嘉獎,一生中擁有無數的鮮花和掌聲。

一個盲聾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確令人稱奇。如果海倫屈服於不幸的命運,那她將成為一條可憐而又愚昧無知的寄生蟲。可是她並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走完了人生的道路,成為一個知識淵博、受人尊敬的人。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它讓人們受到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年華的人悔恨不已。我讀了這本書,常常問自己:海倫光輝的一生,給予那些殘疾人生活的勇氣和力量,難道對於我們這些健康人就沒有一點啟示嗎?不,不是的。記得海倫曾經提過這樣的問題:假如你的眼睛明天將要失明,那么,你今天要看看什麼?這使我們感到:我們這些健康人,不能遲疑,不能虛度年華,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珍惜這幸福的生活。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今說過:“19實際出了兩個傑出人物,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如果說,拿破崙是戰場上的勝利者,是叱吒法國大地的亂世梟雄。那么,海倫·凱勒則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運低頭、立志驅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我看完此書,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嘗試過,才會懂得自己該選擇什麼;只有奮鬥過,才會知道自己該放棄什麼。比別人多一點努力,你就會多一份成績;比別人多一點志氣,你就會多一份出息;比別人多一點堅持,你就會奪取勝利;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蹟。

這些日子,我常常深思一個問題:人的一生應當如何度過?人生的價值何在?我覺得海倫凱勒那不屈不撓的一生,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答覆,她生活的道路就是我們應該走的路。

勵志讀後感大全1000字篇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00字

書籍是人類無言的朋友,雖是無言,卻又像一位良師益友,像一架警鐘,時刻提醒著自己,激勵著自己。

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偉大的作家,用他的智慧,塑造了一一位英雄人物,鑄就了一部經典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的英雄事跡。他有鋼鐵般不屈的精神和毅力,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他從不退縮,在惡勢力面前,他也從不示弱;他敢愛敢恨,他對自己所愛的執著與追求,不禁讓人感動……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保爾 柯察金。

保爾從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但頑皮的天性背後是他的正直善良,是他的勇敢堅強他那不畏惡勢力,敢於向惡勢力挑戰的勇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在學校里,他敢挑戰教父;在生活中,他敢挑戰那些仗勢欺人的壞孩子;在工廠里,他敢挑戰那些不公平的現象……在他面前,似乎一切違反道德的行為都必須要受到懲罰,而他則是那個懲惡揚善的俠客,他要剷除一切罪惡勢力。

由於他的頑皮任性,他被學校開除。從此,保爾開始了他的人生路。他先在工廠打工,但先後被開除,這也讓他增加了許多人生經驗。少年的保兒,長得標緻,又勇敢,他與當地富豪家的千金佟利亞相戀,儘管阻礙重重,但他也從未放棄。後來,由於戰爭,佟利亞跟隨父母離開家鄉,他們也因此暫時分開,擔保而從未忘記她。瞧!他多么痴情!

作為這么一個正直善良又勇敢的年輕小伙子,對自己的國家更是忠愛無比,於是,在這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刻,他與好朋友謝寥沙毅然參了軍,這讓他有更多的機會來懲惡揚善,從此,沙場上出現了一個威武的軍人。儘管當時蘇聯的條件比較落後,但在保爾的帶領下,他們打了許多勝仗,保爾的大名也從此遠揚。

在戰場上,保爾有勇有謀,他從不顧自己的安危,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在極度艱苦的環境下,保爾從不退縮,他堅信總有會有辦法,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他相信,憑藉自己頑強的鬥志和戰友的團結合作,再大的困難也將會被化解。因此,再大的困難,他從不畏懼,再大的挫折,他從不退縮。無論身處何種境況,他總能泰然處之。

可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保爾也敗過,他也當過俘虜,他也去過集中營。可是,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即便是在通往集中營的路上,甚至是到了那人間地獄般的集中營里,他也仍然保持那顆積極樂觀的心,並努力去幫助戰友,讓他們也積極樂觀,克服困難,早日走出集中營。他心裡裝著蘇維埃,時刻為蘇維埃戰鬥。經過百般努力,他終於走出了集中營,繼續回到他的戰場上,繼續揮刀殺敵,為他所忠愛的國家而戰鬥。但是命運不公,現實冷酷,他的戰友們一個個相繼陣亡,知道他的好友謝寥沙也離他而去,他變得更加勇猛,對待敵人更加手下不留情。

不只是出於嫉妒還是什麼,命運安排了保爾死亡。在一場戰鬥中,保爾身負重傷,幾乎命懸一線。所有的人,包括醫生,都不相信他還能活過來,當所有人正感嘆一位英雄就這樣隕落時,保爾以驚人的力量活了下來,他告訴自己,不能就這么死去,他要活過來,他要繼續戰鬥,為自己的國家,為死去的戰友,為了千千萬萬的國民,他必須活過來!於是他以驚人的意志力,戰勝了病魔,戰勝了死神,它超出所有人的意料,活了過來……

可保爾並不認為這是奇蹟,這只是他的又一次勝仗而已…我也不認為這是奇蹟,這是他的必然結果,因為他從來不會服輸……

儘管他戰勝了死亡,但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雙目失明,身體也不允許他再拿槍了,於是他很不情願的退出戰鬥一線,但是這並不代表他不能在戰鬥了,他人染可以戰鬥,他決定用筆戰鬥,來完成他的心愿。

他一人來到海邊,來到一所破寂靜的屋子裡,憑他的意志,繼續工作。

保爾是多么的頑強,它擁有常人難以想像的意志力,如鋼鐵般。在任何困難面前,他都不會畏懼,一切困難都會臣服於他的腳下。

讀完這本書,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被保爾的意志力感動,會不禁思索,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啊!人之一生,風風雨雨許多年,總免不了許多挫折和荊棘,但我們更應該感到幸運,慶幸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戰火的年代,衣食無憂的年代,這樣的環境不知道優於保爾多少倍所遇到的許多所謂困難,更是不值一提,又怎能再困難面前臣服呢!可是卻有很多人,他們遇到一點問題就不知所措,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缺乏向困難挑戰的鬥志!當然就不能戰勝困難了。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這是保爾的名言佳句他激勵著無數人,在生活中不斷向前。

確實,生活不是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會在風暴中翩翩起舞。生活中總會遇到驚濤駭浪,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我們要鼓足勇氣,拿出鬥志,與困難鬥爭,披荊斬棘,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勵志讀後感大全1000字篇三:貝多芬傳讀後感1000字

打開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一股生命的烈火就迎面而來。

——題記

鍾情的貝多芬

他不斷地鍾情,如醉如痴,他不斷地夢想著幸福,然而立刻幻滅,隨後是痛苦的煎熬。他對愛情的神聖毫不懷疑。

貝多芬不斷鍾情,但卻不斷遭受痛苦的折磨。他鍾情於圭恰迪妮時,窘於自己的殘疾,境況的艱難,無法娶他所愛的人。其次,圭恰迪妮是稚氣的,自私的,這使貝多芬煩惱。最終,圭恰迪妮嫁給了貝格伯爵。圭恰迪妮還利用貝多芬從前的愛,要他幫助她的丈夫。而貝多芬也立刻答應了。我不得不被貝多芬的寬大胸懷所感染!

貝多芬的情是偉大的,他也是堅強的。

由此及彼,由貝多芬我聯想到了今日的青年男女。今天的青年男女,很少有能經得起情的考驗,稍稍一點誤會就讓他們放棄。熱戀中處處為對方著想,甚至是無微不至,分手後,就算邂逅,也只當作是陌生人,根本就沒有了戀中的感覺,這情算什麼?比及貝多芬,那簡直是無地自容,微小極了。

情,是考驗人意志的東西,貝多芬在一次次的被傷害中,從沒屈服過,意志從未被打敗。勇敢地面對感情的挫折,他心靈已因疾病而變得虛弱的時候,狂亂的情緒更有把它完全毀滅的危險,他靠著堅強的意志支撐了下來。我們在對待感情挫折時,在感情最痛苦的時期時,也該像貝多芬一樣,成就偉大的情,鍛鍊出堅強的自我。

貝多芬是偉大的,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值得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探索。

不屈不撓的貝多芬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貝多芬一直生活在病魔摧殘的世界裡,他封閉了自己,隱瞞自己的病,是不想讓朋友親人多操心,但病魔並未使他屈服。“噢,如果我擺脫了這疾病,我將擁抱世界”,貝多芬的希望落空了,他拚命地創作,他的作品反映他內心的悲劇,“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這是貝多芬的真實寫照。我不禁想起霍金,同樣是病魔的肆虐者,兩個人都作出了驚人的壯舉,貝多芬的音樂給世界創造了歡樂,霍金髮現了黑洞。這些壯舉,沒有驚人的毅力,又怎能成功?

蘇軾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過人之志。”面對那些一碰到困難就放棄的人,我們厭惡,我們反感。當今社會中又存在多少令我們厭惡,令我們反感的人呢?但願你不是。

作為當今學子,我們也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勇敢面對挫折,不要當逃兵,不要當懦弱者。

熱愛自然的貝多芬

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它成為他的庇托所,從未有一個人像他這樣愛花木、雲彩、自然,他似乎靠著自然生活。貝多芬自己也寫道“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的愛田野……我愛一株樹甚於愛一個人……”貝多芬是寂寞的,但他並沒有埋怨,他懂得與寂寞為友。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他懂得自然,對一草一木他都熱愛,他懂得它們的話語,而與他們親切地交流。

我們應該向貝多芬學習,學習他那種愛自然的精神,我們也要學習自然的語言,與它們親切交流,消除人與物之間的隔閡,讓人與物並存於地球上,和平協調發展。

超凡脫俗的貝多芬

巨人的巨著終於戰勝了民眾的庸俗。正當外國音樂移植我們的土地上,只有在貝多芬身上,整個的民族才能期待著心生命,新光榮,不顧時下的風氣而建立起真與沒的新時代。

音樂會不曾給貝多芬賺什麼錢,但為了民族的利益,他拋卻了自己的利益。他的物質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貧病交迫,孤獨無依,可是戰勝了——戰勝了人類的平庸,戰勝了他自己的命運,戰勝了他的痛苦。他的精神得到升華,他的人格得到提煉,他是超凡脫俗的。

為國家、民族利益,而放棄自己切身的利益,能做到的人,又有幾個?甚至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危害國家利益,危害人民利益的事來。試問,這種人,比螻蟻又有何差別?

貝多芬,這種超凡脫俗的精神,是我們日夜孜孜以求的。

不羈的貝多芬

他不修邊幅,奮不顧世俗的眼光,他狂放不羈,鄙夷世俗,他討厭人類的醜惡的面目。他的責任是把他的藝術奉獻給“可憐的人類”“將來的人類”,為他們謀福利,給他們勇氣,喚醒他們的迷夢,斥責他們的怯懦。

貝多芬對於政府、警察、貴族,永遠能自由地發表意見,甚至在公眾面前也是如此。這一點,富有正義感,與那些阿諛奉承的人形成鮮明對比。

那些只會諂媚的小人,應該悲哀於自己的行為。社會要發展,就得徹底杜絕這種阿諛奉承、諂媚的人,弘揚正義,像貝多芬一樣不羈的正義。

永遠的貝多芬

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頌讚過你藝術上的偉大。但你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且也是近代藝術的最英勇的力量。即使在垂危之際,你也沒鬆懈,你依然以你的毅力感染著沒一個後來人,“當我有所克服時,我總是快樂的”,這就是你的快樂。你是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世界不給你快樂,你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一顆巨星隕落了,但你是永生的,你的精神,被代代傳承,你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你的《歡樂頌》,是永遠的歡樂。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是你一生的寫照…

堅強造就了你,你造就了音樂,世界遺棄了你,你自己創造了世界,你是成功的征服者——貝多芬!

勵志讀後感大全1000字篇四:《老人與海》讀後感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艷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作者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盡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認,只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最後是捕到一條完整的馬林魚還是一副空骨架,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已在那追捕馬林魚的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曾經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難道他不是一個勝利者嗎?老漁夫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從世俗勝利觀的角度看,老漁夫不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儘管開始他戰勝了大馬林魚,但是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讓鯊魚吃了,他只是帶著大馬林魚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說,鯊魚才是勝利者。可是,在理想主義者眼裡,老漁夫就是勝利者,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就如音樂大師貝多芬所說“我可以被摧毀,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勵志讀後感大全1000字篇五:讀《醜小鴨》有感

一隻天鵝在水上邁動著輕盈的舞步,平靜的湖面映著它美麗的身影。這時,沒有人會想到它曾經是一隻醜陋的,走投無路的醜小鴨。

說起的故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講一個無助的小鴨,因相貌醜陋而處處被人排擠,在逆境中頑強生存下來,最終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這個故事啟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道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有陷入困境的時候。困難是可以讓人成長的,而人生的道路就是由一次次困難的積累所搭建的。在遇到困難時不要灰心,不要氣餒,要相信自己,要相信光明總有到來的一天。我們要勇敢的迎接人生給我們的每一次挑戰。我們要打倒困難,向光輝的明天邁進。這是正面意義。但我要說卻是醜小鴨身邊那些形形色色的“評論家”們。

比小鴨還醜陋的“小鴨”,所有的同伴們都不喜歡它,所有小動物都嘲笑它,排擠它,原因就僅僅是因為它長得不象小鴨,長得“不倫不類”,所以在這些“評論家”的眼裡,因為它“太醜”了,所以一文不值,連獵狗都不屑於吃它。可當捱過寒冬,醜小鴨終於長成了一隻漂亮的白天鵝時,所有的曾經嘲笑、排擠、討厭過它的那些“評論家”們卻紛紛發出讚美聲,用一切美好的詞語形容它,竟沒有想到這其實就是那隻被大家拋棄的沒人理睬的“醜八怪”!

是醜小鴨變了嗎?就本質上來說,沒有!它就是他。變化的只是外表,然而,這正說明,那些“評論家”們,只注重外表美與不美,根本就沒有想過,其實,天鵝的可愛和美麗正源自當初的“醜”,源自當初的“被人遺棄時的堅強”!

所以,我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儘管口口聲聲的說外表是其次,重在內心。只有心靈美的人才是真正的美。但大家往往在意的都只是表面,難道一個人的美與醜代表他的一切嗎?美就是好,而醜就要被一票否決嗎?讚美屬於漂亮,自尊單單是對美麗的人而言的。而醜的人就注定應該沒有自尊?就應該承受著嘲笑和排擠嗎?大家都嚮往美麗,而醜只能被丟在黑暗的角落。醜,有錯嗎?它真的這么十惡不赦嗎?

世人往往重視外表,以貌取人。他們忽略了美麗的人最珍貴的東西——心靈。

這就是我想說的,希望世間不要再有第二個醜小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