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後感2000字3篇

對於《悲慘世界》這本書,在未讀之前,我原以為自己是這樣一種狀態。但當我真正開始閱讀並沉迷其中時,才發現,我無法冷眼旁觀,無法置身事外。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悲慘世界讀後感20xx字,希望大家喜歡。

悲慘世界讀後感20xx字1

捧讀《悲慘世界》,最突出的感覺,當是厚重之感。同樣是傑作,同樣又厚又重,讀《約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讀《追憶似水年華》,都沒有這種感覺,這種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壓在心頭,感到的是人類的苦難厚厚而沉重的積澱。不是寫苦難深重的書,都能當得起這“厚重”二字。而《悲慘世界》獨能當得起,只因這部大書壓在作者心頭,達三十年之久。

歷時三十餘年,從1820xx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才終於寫完全書,真是鬼使神差,這在雨果的小說創作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部小說的創作動機,來自這樣一件事實:1820xx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到1820xx年,雨果又開始蒐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在1820xx年和1830年間,他還大量蒐集有關黑玻璃製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冉阿讓到海濱蒙特伊,化名為馬德蘭先生,從苦役犯變成企業家,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此外,他還參觀了布雷斯特和土倫的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芳汀受辱的場面。

到了1832年,這部小說的構思已相當明確,而且,他在蒐集素材的基礎上,寫了《死囚末日記》(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長篇小說,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會現實,並嚴厲譴責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還發表了紀念碑式的作品《巴黎聖母院》(1831年),以及許多詩歌與戲劇,獨獨沒有動手寫壓在他心頭的這部作品。醞釀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終於開始創作,同時還繼續增加材料,豐富內容,順利寫完第一部,定名為《苦難》,書稿已寫出將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捲入政治漩渦,於1848年2月21日停止創作,一擱置又是十二年。《苦難》一書遭逢苦難的命運,在胎兒中也要隨作者流亡了。

設使雨果也像創作其他小說那樣,構思一明確便動筆,那么以他的文學天才,他一定能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又有一部姊妹篇問世了。或者在1848年書稿寫出五分之四的時候,再一鼓作氣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懲惡勸善的力作;雖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學寶庫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數的稱得上厚重的鴻篇巨製。

這三十餘年,物非人亦非,發生了多大變化啊!如果說1830年,在他的劇本《艾那尼》演出所發生的那場鬥爭中,雨果接受了文學洗禮,那么1848年革命,以及1852年他被“小拿破崙”政府驅逐而開始的流亡,則是他的社會洗禮。流亡,不僅意味著離開祖國,而且離開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壇領袖的頭銜、參議員的地位等等;流亡,不僅意味著同他的本階級決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價值觀念、文學主張決裂;流亡,給他一個孤獨者的自由:從此他再也無所顧忌了,不再顧忌社會、法律、權威、信仰,也不再顧忌虛假的民主、人權和公民權,甚至不再顧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藝術追求。流亡,把他置於這一切之外,給他一個大解脫,給他取消了一切禁區,從而也就給了他全方位的活動空間,使他達到歷史、現實和未來所有視聽的聲音。

雨果在蓋納西島過流亡生活期間,就是從這種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審視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礎上,他不僅對《苦難》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調整,還大量增添新內容,終於續寫完全書,定名為《悲慘世界》。整部作品煥然一新,似乎隨同作者接受了洗禮,換了個靈魂。這是悲慘世界熔煉出來的靈魂,它無所不在,絕不代表哪個階層、哪些黨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義,反對世間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東西,不管是多么神聖的、多么合法的東西。

世間的一切不幸,雨果統稱為苦難。因飢餓偷麵包而成為苦役犯的冉阿讓、因窮困墮落為娼妓的芳訂、童年受苦的珂賽特、老年生活無計的馬伯夫、巴黎流浪兒伽弗洛什,以及甘為司法鷹犬而最終投河的沙威、沿著邪惡的道路走向毀滅的德納第,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所經受的苦難,無論是物質的貧困還是精神的墮落,全是社會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為人類生存狀況和命運的思考者,能夠全方位地考察這些因果關係,以未來的名義去批判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以人類生存的名義去批判一切異已力量,從而表現了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永恆性矛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悲慘世界》可以稱作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1862年7月初,《悲慘世界》一出版,就獲得巨大成功,人們如饑似渴地閱讀,都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態度的人則從反面證實這部作品的特殊份量:居維里耶·弗勒里稱雨果“法國第一號煽動家”,拉馬丁撰文讚賞作家本人的同時,抨擊了他的哲學觀點:“這本書很危險……灌輸給民眾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責他喜歡龐大,喜歡誇張,喜歡過分。然而,他這种放誕的風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慘世界”中奮擊沖盪,恰恰為人類的夢想,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吶喊長嘯。

時間和歷史和作出了判斷,《悲慘世界》作為人類思想產生的一部偉大作品,已為全世界所接受,作為文學巨著的一個豐碑,也在世界文學寶庫中占有無可爭議的不朽地位。

悲慘世界讀後感20xx字2

一直對自己的閱讀速度很自信,結果在這本書上前所未有的花費了一個半月。

因為老師的介紹,我開始認識雨果,因為他的《九三年》,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看他的《悲慘世界》。於是在過去的一個半月,每一天我都將一本《悲慘世界》放在包里,在課堂上,在廣播台,在公車,我一頁一頁的翻了1760頁,感受著這個人世間最像上帝的人的胸懷。

經典名著,在一般人看來,大多枯燥乏味。對我亦是如此。我一直偏愛現當代的言情武俠小說,對大部頭頂禮膜拜,看著封面上的作品名和作者名就肅然起敬,沾染一下才氣似的稀罕地摸兩下,但僅此而已了。我試過翻開其中的一些,然後發現,裡面是一整個未知的世界。那些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識就像是在那個世界探索的通關武器,我的無知和不耐讓我無法真正領會其中的引人入勝。而現在,我開始學會沉澱,也漸漸發現,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是因為它的偉大不只局限於那一個時代和那一個時代的那一群讀者,現在它的光芒依舊閃耀,持續地給我們指引,讓我們觸動,進而得到啟發。

20xx年4月20日早晨7點的三水,在小小的宿舍外仿佛在上演3D版的《鐵達尼號》,狂風大作,雨點迅猛,雷聲隆隆,閃電霹靂,透過陽台上布滿水霧和一道道淚也似的水痕,我們看見陽台上的衣服在這樣恐怖的大背景下無力地掙扎,我想如果它們能出聲,喊的一定是“救命”。那牢固的兩道門和三扇窗把我們好好地保護起來,我們呆在溫暖安全的屋內,冷眼旁觀外面的風雲變色,變化無常。

對於《悲慘世界》這本書,在未讀之前,我原以為自己是這樣一種狀態。但當我真正開始閱讀並沉迷其中時,才發現,我無法冷眼旁觀,無法置身事外。當我翻開書頁的那一刻起,我已經身處其中,無法自拔,我不由自主地思考那個世界,那個世界的人們,現在這個世界和其中的人們以及我自己,而且發現感慨良多。第一次,發現名著還可以這樣吸引我。

那天的課上,老師說雨果的思想無法和俄羅斯的作家們相比。是,雨果筆下的人,腦子裡想的東西好像要簡單的多,遠不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中的拉斯科尼科夫那樣將思維充塞了自己的整個生命,也不會像托爾斯泰的瑪斯洛娃和涅赫柳道夫一樣用思想的鬥爭貫穿整本書,更不會像高爾基,給我的感覺就像奶奶講老故事。

因為,雨果不是以人世的角度看這個社會,而是以上帝的視角看待這一切。冉阿讓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救贖,不僅是自己的靈魂,還有芳汀,還有珂賽特,還有沙威。還有我。雨果筆下的人物心理描寫的確不似俄國作家的深刻而又複雜,雨果的人物,心理活動是有個簡單的縱向標準的,那就是善和惡。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雨果相信上帝,相信善良,也正因為如此,沒有任何一個人物有如此的胸懷承載這樣的博愛精神,所以沒有一個人物可以代表完全的雨果的思想。

我沉醉於雨果對故事情節的安排和結構把把握的天才,他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將人物、情節巧妙地穿插組合在一起,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卻不失自然,水到渠成,讓人感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對一個新人物的描寫從不讓人感覺突兀,一路讀下來,發現逐漸茅塞頓開。合上書時,哪一個個性格各異的人物和看似紛繁複雜的情節已經服服帖帖的在我腦海里存在了。它像是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瞥見了十九世紀的法國,並對它產生了興趣。

我驚奇的發現,在十九世紀的法國,人們對身份的觀念如此根深蒂固且牢不可破。冉阿讓永遠是一個苦役犯,人們並沒有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人們把偏見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身上,即使他成了馬德蘭市長,建造工廠、醫院,為窮人謀福利,那樣德高望重的人做了那么有益於社會和人們的事,卻在主動承認自己的身份後遭眾人唾棄。在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後,沒有人念及他的功勞,污言髒語像漫天大雨一樣鋪天蓋地,那些受過他恩惠的人都背棄了他,除了那個門房老太太和堅定的修女還牽掛著他,相信他,為他掩飾,為他說謊。呵!多么扭曲的世界啊!

我在這個扭曲而悲慘的世界看見了向善的靈魂。沒有天生的大善人,我感覺到冉阿讓的內心掙扎,在受人尊敬的馬德蘭市長和受人唾棄的苦役犯冉阿讓間作出選擇,或者說,在後者那加上問心無愧和靈魂超脫八個字,我看見他並不是毅然決然,義無反顧地,出發前有猶豫和掙扎,但已做好不再回來的準備,途中幾次退縮,他願意把馬車壞了作為一個上帝的指示,並已經說服自己已經贖完罪,可以心安理得。他的心中甚至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一絲絲怨恨和不滿,希望給他找來馬車找來的小男孩不存在,希望那一趟郵車晚點,希望趕不上那次庭審,希望去到時已經塵埃落定,但他的腳步從未停下,他的肉體不覺勞累,他的良心趨他前行。驅使他勇敢地推開從辦公室直達庭審現場的大門,坦白一切。他的掙扎是常情,他不是聖人,卻是一個令人敬佩的人。

而最先感動我的山的靈魂是米里哀主教。我驚訝於那樣完美的一個人,他在靈魂上似乎是沒有瑕疵,他給人同情,導人向善。他生活清貧,把自己的絕大多數的錢用於救助窮人和不幸的人,甚至還去“劫富濟貧”;他不辭勞苦,步行至偏遠地區給窮人帶來福音;他語言幽默,言行一致,對窮人多加照顧,卻對富人和當權者不假辭色,直言不諱;他坦坦蕩蕩,夜不閉戶,甚至用仁愛和無畏感動了克拉瓦特的劫匪並取回了聖器法衣;他尊重與他立場觀點不一致的國民公會議員,他是一個保皇派卻為一個差點投票贊成國王死亡的人以臨終祝福。而對於冉阿讓這樣的苦役犯,他像對待其他窮人和不幸的人那樣給予他同情信任和寬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冉阿讓完成從苦役犯到馬德蘭市長的轉變也就不足為奇了。

整部小說都貫徹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和仁愛思想,在法律無情的世界裡,仁愛是唯一的救贖。而在中國,幾千年前,也有這樣一位有大智慧的哲人這樣說過:“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降救之,以慈衛之。”他,是老子。

悲慘世界讀後感20xx字3

“夜,沒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個站著的天使展開著雙翅,在等待著這個靈魂。”這是《悲慘世界》一書的結尾,“這個靈魂”指的就是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故事最後,冉阿讓與那個悲慘的世界告別了,但他在書中的形象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悲慘世界》這本書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一部傳世之作。這一整篇故事都是圍繞著主人公冉阿讓的命運展開的:冉阿讓生活窮苦,因偷了一塊麵包而被抓進監獄,他多次嘗試逃獄,卻被延長刑期。出獄後,冉阿讓受主教的關照而感動,立志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他來到了海濱蒙特勒伊,改善了那裡的一種輕工業的發展,他也因此變得富裕,當上了市長。冉阿讓當上市長後,認識了一個可憐的女人——芳汀,她把自己的孩子珂賽特托德納第夫婦撫養,卻沒有想到德納第夫婦內心狡詐,並把小珂賽特當成家裡的僕人使喚。德納第夫婦還從芳汀那裡騙了許多錢。特別是有一次令我記憶深刻,德納第夫婦謊稱珂賽特得了一種嚴重的病,需要芳汀寄錢,而此時的芳汀也十分貧困,最後,出於自己的偉大母愛,芳汀讓一個牙科醫生拔掉了自己最漂亮的兩顆門牙,換了兩個金幣,寄給了德納第夫婦。其實,這也是一個殘忍的騙局。當我看到這兒時,不禁怒髮衝冠,心裡恨透了德納第夫婦,但同時,我也為芳汀感到難過,因為她的偉大母愛被騙了。後來,芳汀希望見珂賽特一面,可還沒見到,就在病魔的折磨中死去,命運十分悽慘。冉阿讓也因人們的不理解,又一次被捕,但他逃了出來,領養了珂賽特,並撫養她成人。最後,這位一心從善的主人公冉阿讓在一個夜晚離開了那個悲慘而又黑暗的世界。

這個故事中其實還有一個人物叫沙威,他相信法律,是一個出色的警探,他一心想抓到冉阿讓,但每次陷害他都沒用。有一次,沙威去偵查反政府人民軍,卻被當場抓住,冉阿讓正好也在那兒,就讓軍隊給他槍決沙威的機會,軍隊同意後,冉阿讓把沙威帶到了一個軍隊看不見的地方,把他放了,並朝天空開了一槍,表示已幹掉沙威。這個情節使我很感動,沙威一次又一次地陷害冉阿讓,如果是我,肯定恨透了沙威,但冉阿讓卻在可以幹掉沙威的時候,饒恕了他,並且放了他,實在是寬宏大量!

說起這個情節,我就想起了自己在學習中的一次經歷。在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有幾天我一心想著玩,沒有認真聽講。結果有一次數學考試,我原本覺得很簡單,可考捲髮了下來,我看到自己只考了70分。這張考卷上有因粗心大意而錯的題,也有因沒有認真聽講而錯的基礎題,畫滿了刺眼的紅叉叉。看到這張試卷,我立刻意識到這幾天自己沒有認真學習。晚上,我一見到爸爸,心中立刻緊張起來,猶豫著該不該告訴他我考了70分,因為如果我考這么差,一定少不了一頓揍。可一想到我那丟人的成績,我也顧不了猶豫了,後悔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此時,我只好吞吞吐吐地告訴爸爸:“我……我數學只……考了……70分……”爸爸見我在流淚,居然沒有火冒三丈,而是想了一會兒,然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哭是不能改變現實的,它只能說明你還是要好的。你考這么差是因為你沒有認真聽講,這是肯定的。一個人總會犯錯誤的,只要他重視這些錯誤,分析犯錯的原因,以後注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行了。”爸爸的話令我深受感動,我長大後也要做一個寬宏大量的人。

在我正在閱讀《悲慘世界》時,我並沒有把這本書讀完。但是,其中有一個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他就是主教——米里埃。在我眼裡,他是一個稱職的主教,一個善良的人。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主教身份而自以為是,而是竭儘自己的所能去向富人籌款,為了救濟窮人。在他眼裡,並沒有所謂“壞人”,他總是盡力去救贖他們的靈魂。書中的幾個片段,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米里埃看到醫院裡人滿為患時,他與院長有一次談話。“你們有二十六個病人,卻只有五六間小病房。我們只有三個人,卻占了五六十人的地方。我告訴您,這是個錯誤。你到我這裡來,我住到您那裡去。把我的房子還給我。這裡是您的醫院。”就這樣主教把自己的房子給了醫院,他寧願自己住的差一些,也要幫助別人。

米里埃作為主教,從國家領取一萬五千法郎的年薪。就在他遷居醫院的那天,他對這筆錢做了一勞永逸的分配。

通過清單,就能看出主教有多么無私,他寧願自己過的苦一點,也要幫助他人。數字就是最好的說明。

還有一次,主教到鄉里巡視。當地有一個土匪克拉瓦特,他之前曾搶走教堂里的所有聖器。人們派憲兵去圍剿,可他次次都逃之夭夭,有時還拚死抵抗。就在人心惶惶的時候,主教來到此地。他堅持不帶護衛,一個人動身,去山裡的貧困小鎮。當他到達之後,土匪克拉瓦特將聖器獻給了他。可見,用自己的的寬容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回報你。

最後,本書的主人公——讓。瓦讓從監獄裡出來時身無分文,他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逃之夭夭。後來,他被憲兵抓住,扭送到主教這裡。主教非但沒有生氣,反倒把銀燭台送給他,讓他做一個善良的人。這無疑是,改變主人公的直接原因。

讀完了《悲慘世界》,我的心仍然不能平靜下來。我為一心從善的冉阿讓感到激動,又為擁有偉大母愛的芳汀感到難過;我對內心狡詐的德納第夫婦感到痛恨,又對可憐的珂賽特感到憐憫……總而言之,書中描繪的那個悲慘世界已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

這本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作者在創作它時的心情;這本書,使我仿佛身臨其境,來到了當時的世界;這本書,使我的心情跌宕起伏……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使我與作者雨果都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才可以醫治社會災難,以愛制惡。

此時,我的腦海中又浮現出“夜,沒有星光,一片漆黑,在黑暗中,可能有一個站著的天使展開著雙翅,在等待著這個靈魂。”這句話。讀完《悲慘世界》之後,我才發現這句話中“漆黑的夜”正表示了當時那個悲慘而又黑暗的世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心懷大愛,寬宏大量,共創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