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詹天佑》有感400

篇一:

今天,我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

文中主要寫詹天佑四件事:接受任務、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

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帝國主義者阻撓中國修築鐵路,可最終還是中國得到了修築權,外國一張報刊寫道:可以修築鐵路的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這明擺著是蔑視我們,詹天佑是修這條鐵路的隊長,詹天佑不怕外國人的譏笑,直接開始勘測線路,詹天佑對工程人員們的要求非常嚴格,但是詹天佑不怕吃苦,常常和工人們同吃同住,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詹天佑採用了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八達嶺是居庸關的三倍長,長達一千一百米,於是詹天佑採用了豎井開鑿法。

詹天佑爺爺,您是多么的偉大,您值得我們學習,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也要像您這樣,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

篇二:

我懷著自豪與喜悅的心情讀了《詹天佑》這篇課文。我不禁想:假如我來到了青龍橋前,我一定要下車去看看詹天佑的蘇塑像。

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線路,大大減少路上坡的時間,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和時間。

我還感受到了詹天佑不怕困難、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中國人自己修築第一條鐵路的任務。

我被詹天佑感動了,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槍,背著經緯儀,在懸崖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山谷的危險。

詹天佑真是一位偉大、愛國的工程師啊!!

篇三:

學了《詹天佑》這篇文章,詹天佑的精神把我深深地感動了。

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哪裡要開山,哪裡要架橋,哪裡要把陡坡剷平,哪裡要把彎度改小,都要經過勘測,進行周密計算。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他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背著經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塞外常常狂風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谷的危險。不管條件怎樣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

鐵路經過青龍橋附近,坡度特別大。火車怎么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後邊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詹天佑這種前所未有的思維及妙計使每個人都為之震驚。他對祖國的苦心、勘察線路時的細心、以及特別的虛心與恆心造就了他這樣一位人才,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京張鐵路的全線竣工及完美都凝聚了詹天佑一顆愛國之心,它比計畫提早兩年竣工,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人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奪回了我們中國人的尊嚴!詹天佑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也要像他那樣,報效祖國、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