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自傳讀後感1500字範文

佛洛依德是心理學的祖師爺,大家都調侃叫他“老佛爺”。他的名氣太大了,進這一行的人不管是不是精神分析取向,都得在思想間拜見他。下面是小編給你分享《佛洛依德自傳》讀後感,歡迎閱讀!

《佛洛依德自傳》讀書筆記及讀後感1500字範文

佛洛依德是心理學的祖師爺,大家都調侃叫他“老佛爺”。他的名氣太大了,進這一行的人不管是不是精神分析取向,都得在思想間拜見他。我很羞愧,才剛第二次讀完《佛洛依德的自傳》。要了解一個人的思想學術成就,必須探究他所在時代背景和他生活經歷,我個人認為最好還可以多結合著一些老師的個人見解和指導,這樣會更有收穫和高效。

這不,看這本書的前後我分別聽了叢中老師和王浩威老師關於精神分析的課,他們都給了我不一樣的作用和思想精華。不可否認,我在寫這篇讀後感時不可避免的有來自他們的思想,或者說他們的講解為我去了解認識和學習佛洛依德思想和精神分析觀點這件事情上,減少了很多阻力。寫讀後感,一來是鞏固和定格我對知識的階段性理解,“只有說明白了才真的明白”;二來這是我在讀書中最真切的感受,有投向自身現實生活的,有投向學術理解的,我願意記錄下來和大家分享。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佛大概也不知道自己最後會成為後人敬仰的精神分析創立者,但讀著讀著好像他又是知道自己在這條路上一定會有所發現,他是一步步靠近,有時這一步很長,有時這一步很短,有時這一步有點繞,有時這一步無比堅定,有時這一步了無聲息,有時這一步擲地有聲。最初在生理實驗室研究醫學神經系統,後來因為經濟壓力成為醫生開始接觸現實案例(竭斯底里),成立家庭後又開始“創業”獨立行醫,期間研究過催眠術,發現了自由聯想,發表夢的解析,在後期陸續發表了他的學術觀點,在質疑聲中完成了精神分析的核心架構和確立了他在精神分析的鼻祖地位。

即使你的思想追隨者也會人聚人散人來人往,這跟你的思想是不是真理沒關係,保持一份坦然就好。佛的學術思想光芒照耀了很多人,但也招來很多刺耳的聲音,有衝破傳統禁錮時被打壓的聲音,有現實面前被人質疑對錯的聲音,有學術發展路上被人挑戰權威的聲音,還有很多人在跟隨中半路離他而去另闢天地。我們後人站的是上帝視角去評價對錯,但對錯不重要,我看到的是他對自己內心的那份堅持和獨立的思想,這是我要體會和收穫的。“等我認清了我所碰到的這種抗性不可避免時,我在這方面的敏感性就大大降低了,而且這時我的孤立狀態也慢慢地結束。”

泛性論是老佛爺的專利,我們應該還原他對性本能的理解。“我對性觀念的引申是兩方面的:第一,性一直都被認為與生殖器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則把性從中分離出來,而視為是一個包羅更廣的生理機能,它以快樂為其終極目標,而生殖只不過是它次要的目的;第二,我認為性衝動包括所有夠得上用那個最籠統的字眼“愛”來形容的念頭,哪怕只是親昵的或友善的衝動。”

老佛爺有句話我覺得它很好概括了,他對精神分析那種邊走邊摸索邊發展的推動過程的評價。“又如動物學與植物學,也不是從動植物的適切定義著手;時至今日,生物學還是不能給‘生命’這個觀念下一個肯定的定義。至於物理學,假如它也必須等到它的物質/力/重力等觀念達到理想的清晰正確的程度的話,物理學絕不會有任何的進展。任何一種科學的領域裡,其基本的概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觀念,起始的時候總是置於未定之天,而藉助於引出此一觀念的現象來解釋一切,只有等到把觀察所得的材料逐次分析之後他們才能把一切弄清楚,而找出恆定不變的意義來。”

“經由一個不可抗拒的發展過程,‘精神分析學’一詞已經演變成具有兩種意義的辭彙,它的原意是一種特殊治療法的名稱,而今則成為一門專論下意識心智過程的科學名詞。這門科學的本身很少能獨立擔負起處理某一問題的全責,但它似乎注定要對許多的智識領域提供最有價值的援助。”上世紀一二十年代,那時他就有如此精準的評價和預測,我覺得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