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讓的故事讀後感

禪讓就是讓有能力的人稱帝。讀完禪讓故事,你對古代文化是不是多了一些感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禪讓的故事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禪讓的故事讀後感篇一

《堯舜禪讓》出自《中華上下五千年》。

《中華上下五千年》記載了泱泱大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從蠻荒走向文明,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創造了無數的輝煌成就。 《堯舜禪讓》講述了五帝之一帝嚳的兒子放勛繼承皇位後,為人仁慈,才華出眾,帶領人們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人們十分愛戴他,並稱他為‘‘堯帝’’。可是堯帝逐漸年老,該尋找繼承人了,大臣們推薦王親貴族,堯帝一一考驗,他們都沒有通過。最後,大臣們推薦一位民間男子,叫虞舜。他經過了重重考驗,堯帝十分高興,把帝位傳給了虞舜。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禪讓’’是指把帝位傳給有才華,有賢能的人,而不是傳給自己的兒子。

我感受到了堯帝以大局為重、廣招才人,也感受到了虞舜為人和人品好,我要向堯帝和虞舜學習。

禪讓的故事讀後感篇二

許多人都知道司馬遷,也都知道他所著的《史記故事》。我買到了《史記故事》認真地閱讀了一遍。

《史記故事》是從“五帝”講到“張騫”,把中國古代黃帝時期到西漢時期這一段歷史幾乎都寫了進去。這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偉大的紀傳體通史,體現著古代史官的眼界和良心。無論是體例還是寫作風格都影響著後代史書的撰寫和編纂。

《史記故事》這本書有很多值得我佩服的人,比如:知識淵博的黃帝,“飛將軍”李廣,“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和“把皇位禪讓給舜”的堯等等而我最崇拜的是屈原,他是一位學識淵博的人。為了抒發自己的不快和抑鬱,寫下了名垂千古的詩——《離騷》。而且中秋的划龍舟等等傳說是源於屈原飲恨投河的。

《史記故事》這本書,不僅讓我了解了中國過去的許多歷史,還讓我時時警醒。讀了《史記故事》,真可說:“人一生的朋友是書,人一生最好的朋友是一本好書。”《史記故事》就是一本好書!

拓展閱讀:大舜的故事讀後感

孝和德是我國的傳統的優良品質。它無時無刻的規範著我們的行為。自古以來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具有優良品質的人。其中,最被人讚頌的二十四個人被稱為“二十四孝”。而名列榜首的就是舜。

舜的童年是幸福的。可就在他五歲那年,遭遇了他一生最大的不幸:他生母去河邊捕魚的時候,突發洪水,將她捲入河中,不幸去世。而父親媯弦也因病弄瞎了眼睛,改名瞽瞍。瞽瞍後又娶了一個刁蠻歹婦。後母看舜非常不順眼,在有了自己的孩子象以後,更是對舜百般虐待。然而舜卻對父母不失孝道,十分孝順,對弟弟也非常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裡人要加害於他時,及時逃避;稍有好轉,就馬上回到他們身邊,儘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表現出非凡的孝道,的確讓人敬佩。後來,部落首領堯知道了舜的品行,對他進行層層考察,最後決定將大位禪讓於舜。

在舜當上部落首領後,他用品德感化人民,關心人間疾苦。並啟用了“八元八愷”,還創作了《南風歌》,《韶》樂等許多樂曲。他天天忙忙碌碌,卻還抽出時間回家探親……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體現出大舜的孝心和優良的品質。

大舜的孝,感動了上蒼,令部落首領刮目相看。我想,我們既然是中華民族的兒女,且生活在大舜耕耘的土地——歷山腳下,就應當繼承大舜的優良傳統。像舜一樣盡心盡力的孝順父母,即使不能像舜一樣做的那么極致。但在家裡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幫著父母乾。比如說:擦地板,擦玻璃,倒垃圾,洗襪子等。而在父母勞累的時候,就要給家人及時的減輕疲勞,揉肩捶背……這一切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但是,現在許多同學卻沒有這樣孝順父母。而是在家裡像“小皇帝”,“小公主”那樣指使家人。渴了,讓父母倒水端到自己跟前。餓了,還要父母端過碗來。自己的東西自己不收拾,反而讓父母替自己收拾……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孝道么?這不是孝順。反而是家人“孝順”你自己!他們那么辛辛苦苦將孩子養大,等來的卻不是他們所希望的,就一定非常傷心。小烏鴉反哺。大人將小孩撫養成人,含辛茹苦。而大人老了以後,卻沒有人能照顧他。因此,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的孝順父母,不讓他們再傷心。而就在現在,我們就應盡力孝順父母。而更重要的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舜文化發揚光大!

而作為舜的繼承者,我們應像舜一樣孝順家長,做一個真正的舜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