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語文教學隨筆3篇

800字語文教學隨筆1

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

二、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積極學習

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的語文實踐活動“習得”的,不是老師教會的。所以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願學、樂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習的實效。

三、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

此外,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800字語文教學隨筆2

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叫做“近因效應”它是指人與人交往過程中,往往最後一句話決定了整句話的調子。教師在批評學生時,應注意語句的順序,儘量使它產生一個良好的近因效應。如果教師在批語學生時不注意這種近因效應,可能會使教師和學生建立的感情消失,以致影響教師施教。

平時,有的學生做的一些事情確實令老師生氣,有的還會鬧成僵局。這種情緒化的情況時有發生。“近因效應”的功能告訴我們怒責之後莫忘安慰。也就是說,在批評過程,難免有些情緒化,但只要結束語妥帖,安慰幾句,就能給學生一個好印象。例如:“也許我的話講得重了一點,但願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剛才我太激動了,希望你能聽進我的話,認真改正,我一定會很高興的。”有這類結束語使學生感到勉勵之意,認為“這番批評雖然嚴厲了點,但是為了我好”。相反命令式、懲罰式的結束語,如:“聽不聽由你”、“如果再犯決不輕饒!”這些只會給學生留下一個反感印象。

須知我們對學生的批評和為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能夠成才。凡此種種,雖然細小,但是細微之處總關情,宛如“隨風潛入,潤物細無聲。”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對學生的細微生活的關注會占用較多時間,使本來繁重的教學工作又增添了許多負擔,但通過對學生細微生活的關注能夠溝通師生之間的正常關係,加強師生感情,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到學生的思想,有的放矢的教育好學生,同時會使班級工作更好的進行,何樂而不為。

800字語文教學隨筆3

陶行知先生說:“教學生讀書易,教學生做事難。”班主任老師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就是要教會學生做事和做人。重任在肩,班主任老師怎樣有效地進行班級日常管理呢?這是我們每個班主任老師都必須深思的話題。下面,筆者就自己班級管理工作實踐中的經驗與教訓,結合具體的工作實例來談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與藝術性。

通過家訪,把學校教育延伸.在家訪過程中,我們明顯的發現親職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他們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家庭的教育.有的同學活潑自信,在家訪中我了解到她是在長輩的寵愛中長大的,這些積極的因素從一方面來講是有利於學生的自我承認度的培養。培養自信,樹立獨立意識是重中之重.與家長有效的溝通是培養這種意識的關鍵。

在各種活動中,我注意到他們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較差。如何糾正這種依賴心理,使他們不再成為班級發展的局外人是很值得探討的。這種意識是一種慣性,是已有的習慣導致了他們的這一行為.學生的團體意識培養尚未成為體系,因此,這是挑戰更是機遇,讓我們好好的思索。

教學是一門藝術,班級管理更是一門藝術。有位教育家曾告誡我們的班主任:“教育學生,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什麼不能做,而且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不能做。”的確如此,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如果僅僅停留在口頭命令或大聲喝止上,是注定不會有什麼好的成效的。教育的舉措只有撥動了學生的心弦,觸擊了學生的心根,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