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圓明園的毀滅400字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讀後感圓明園的毀滅400字,希望大家喜歡。

讀後感圓明園的毀滅400字(一):

圓明園那昔日的光輝哪去了?金碧輝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哪去了?那熱鬧的“買賣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哪去了?

原本華麗的圓明園,如今已是一片廢墟,那是英法聯軍一把火燒了的瑰寶與精華呀!好幾代帝王的夢想和人民的心血呀!惋惜之餘,問題悄悄爬上了心頭,為什麼英法聯軍敢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搶掠、燒殺、毀壞呢?為什麼中國人不敢去制止呢?思考再三,答案是:當時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擊。想管?卻力不從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的毀滅。

1920xx年,在我國東北地區,爆發了一場世界歷史上罕見的、在第三國領土上進行的戰爭,是日本和沙皇俄國在我國東北地區打仗。為什麼日本和俄國敢在我國土地上打仗呢?因為我們中國太弱,太弱。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中,珍藏有中國的文物近百萬件,流失在民間的就不計其數。

惋惜、憤怒之餘,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學習,掌握本領,把祖國失去的,全部拿回來,而不是花高價買回來。同學們,為了祖國的明天,也為了我們的明天,加油吧!

讀後感圓明園的毀滅400字((二):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揭露了帝國主義的野蠻罪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和對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讀了文章後,我才知道圓明園是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始建於1720xx年,歷時150年陸續建成。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築物145處,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在這些建築中,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築群,被譽為“萬園之園”。1920xx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築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的建築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其後,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那侵略者不僅搶奪了那珍貴的歷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燼。

我真為這個猶如人間仙境,巧奪天工,豐富多彩,美不勝收的園林而感到惋惜啊!為了不再讓這段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學好各項本領,繼“神州五號”之後,為研製並發射更多的火箭做後備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我們的國家不容侵略,我們的人們民不再受侮辱!

讀後感圓明園的毀滅400字(三):

今天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我心中那一團怒火熊熊燃燒起來,憎恨之心油然而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昔日是何等輝煌,圓明園是當時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台樓閣,有象徵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著田園風光的山村鄉野。各種奇珍異寶琳琅滿目,數不勝數,仿佛飽覽著各地名勝。

可如今圓明園只剩下幾根殘柱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兩個強盜把院內凡是拿走的,統統擄走,拿不動的就用打車或牲口搬運,實在拿不動的就任意破壞。我仿佛看到了倆個強盜看見金銀珠寶貪婪的眼神,兩個強盜心狠手辣的心腸。他們在我們中國的地盤上胡作非為、為所欲為,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被可惡的強盜給糟蹋得只剩下了幾根殘柱。她們不知燒毀了多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

我憎恨侵略者的心狠手辣,但是我同樣也憎恨東時清政府的無能,連弱小的葡萄牙也來侵占我們中國。最令人氣憤的當屬中英的南京條約,就是當時我們的軟弱無能才妥協了一條不公平等條約:向英國賠償2100萬銀元,將香港割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海商口岸。為了平息這場戰爭中國不僅要賠償,還要割地,想到這裡我感到無限憤怒和惋惜。

曾經的中國蒙羞了多少的恥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