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後感800字高中

《名人傳》,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精讀細讀《名人傳》一定會得益不淺。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關於《名人傳》的800字讀後感心得,供大家參考!

名人傳讀後感800字高中篇1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

——題記

聽著《命運交響曲》,我讀完了《名人傳——貝多芬傳》。合上書,閉了眼,貝多芬那不屈於命運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貝多芬——上帝造人的失誤。當他一步步向上攀登,揮灑汗水而成功近在眼前時,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雙耳失聰。可想而知,對於一個視音樂為生命的人,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打擊!一瞬間,世間萬物一切美妙的音律都離他而去了,他每天都活在絕望、痛苦與無奈之中。然而,他並沒有向命運屈服,他開始抗爭,開始重新攀登。就在這時,《第三交響曲》、《悲傷交響曲》在世人面前誕生了,伴隨著貝多芬不屈的信念誕生了。

貝多芬就是在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去磨練出來的。他的童年可謂悲慘,他的命運可謂坎坷。內心的孤獨,生命的苦楚,這些都成為創作的來源,不是嗎?在生命中掙扎,在痛苦中創作,譜寫著他那非同凡人的命運。貝多芬這一生有多少人能牢記著,讓人銘記於心的是那流傳於世的樂章。或許當世人聽到這宏偉的樂章,會記起做曲人坎坷的一生。

是啊,沒有風雨雷電的彩虹,不是美麗的彩虹;沒有挫折的人生,不是精彩、美好的人生。

名人傳讀後感800字高中篇2

暑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名為《名人傳》的書,作者羅曼·羅蘭在書中主要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三位名人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謳歌了他們與命運頑強抗爭的崇高精神。其中,使我觸動最大的人物是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貝多芬出生於貧寒的家庭,父親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魯,愛酗酒,母親是個女僕。貝多芬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少年時代生活困苦,但他表現出了非凡的音樂才能,他的父親產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願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貝多芬,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練習羽管鍵和小提琴。

1792年12月貝多芬離開了故鄉波恩,前往音樂之都維也納刻苦學習。可後來貝多芬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愛情也因此而終結。不過這時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極盛時期,對一切都無所顧慮。在受到世人矚目的同時接踵而來的是最悲慘的時期:經濟困窘,親朋好友相繼離散,耳朵也已全聾,面對生活苦難,貝多芬並沒有屈服,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音樂之風,同時創造了世界頂級音樂寶典,他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使我深受感動、敬佩萬分。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又使我聯想到中國西漢時期史學家司馬遷《史記》的編撰過程,前蘇聯作家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創作歷程,當代張海迪身殘志堅的刻苦學習精神,等等這些人的經歷不僅印證了這句詩詞,更在感召和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一代代有志者。

當然也許我們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不能一時得到什麼回報,此時的你,千萬別灰心喪氣,相信:奮鬥就有收穫,也許我們沒有達到理想的現實,可畢竟我們收穫了一段精彩的人生歷程,其實歷難也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至上光榮。

是啊,命運應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管你的身體在遭受著如何的痛苦,不管你的命運有多么坎坷,不管你的人生充滿多少風風雨雨,只要你能努力戰勝自我,那么美好的未來便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人生必須有拼搏,有奮鬥,才可能取得成功。這便是我讀了《名人傳》所感悟到的。

名人傳讀後感800字高中篇3

《名人傳》的作者是羅曼。羅蘭,他指出人生是艱苦的,生活里充滿了貧困,憂慮,孤獨和辛勞,人們彼此存在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寫《名人傳》,把偉大的心靈獻給受苦難的人們,使他們得到安慰和鼓舞。

首先介紹的是貝多芬,之所以先介紹他,是因為貝多芬希望他自己的苦難經歷能給予別的受苦難者以力量。

作者說他外貌平平,並用細膩的手法將外貌描繪得格外生動。貝多芬的童年與莫扎特相比,是無光的,艱苦的,並且少年時代的他就開始為經濟問題操心,中年疾病纏繞著他,但他依舊與病魔抗爭。

他飽受身與心的折磨,多次想向命運屈服,但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在別人的眼中,他是一個驕傲而孤獨的偉人,沒有人理解他,懂他。從他的經歷中,我知道他一生都處於困苦中,友情,親情,愛情,他也未能好好感受。羅曼。羅蘭說貝多芬的這一生就像是一個雷雨天。我能感到貝多芬一直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思想抗爭,他對藝術的熱愛,追求促使他的生命擁有力。米開朗琪羅一生遭受歷任教皇差遣,始終處於超負荷的工作之中。他的創作伴隨著貧困、疾病、勞累、仇人離間、親人薄情寡義……然而,他沒有放棄努力,用血淚創作出了不朽的傳世佳作。最終,米開朗琪羅取得了成功,他的作品已成為西方美術歷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托爾斯泰隨人家境優裕,但他一直牽掛在受苦難的民眾。他甘願放棄自己的一切,衝破世間束縛,用生命去追尋信念、真理和正義,可謂“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名人傳讀後感800字高中篇4

《名人傳》是最偉大的傳記作家羅曼。羅蘭用生來獨具的鬥士的精神和信仰,探索精神和藝術感受力,音樂性的,神秘的敏感描寫了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傳”、最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傳”和最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傳”。所以讀起來深度、廣度不同凡響。

書中有很多出自名人的名言佳句:如貝多芬:“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如米開朗琪羅:“愈是痛苦的就愈讓我喜歡。”托爾斯泰:“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在這片繁星點綴的廣裘天空下,人們難道不可以安適地生活嗎?他們在這裡怎么會懷有一些兇狠的、復仇的情感,懷有消滅同類的狂怒呢?人類心中所有惡的東西都應該在與大自然接觸時消失掉,這是善與美直接的表現。”

看了《名人傳》後,我特別感動貝多芬在耳朵全聾時,貧困、殘疾、孤獨、痛苦的他,竟創造那么美的交響曲,帶給人歡樂。

看了《名人傳》後,我特別感動米開朗琪羅對工作的投入:一連好幾個月,仰著頭畫教堂的拱頂,他的眼睛弄壞了,連字也看不清了;為建造尤利烏斯二世陵寢,三年間,他沒有休息過。他從腳手架上摔下來,腿部受了重傷,還在全身心撲在創作上。

看了《名人傳》後,我特別感動托爾斯泰的深刻思想,博愛精神,他把自己的財產散發給窮人,他愛兒童創辦學校……我知道了愛是力的基礎!愛是生存的理由!愛是托爾斯泰代表作《戰爭與和平》的精髓!

精讀細讀《名人傳》一定會得益不淺,《名人傳》我還會再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