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讀後有感

“七七事變”無疑是給中華人民帶來無盡痛苦的,可也正是在面對這種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才體現出了我們民族的團結一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七七事變讀後有感,供大家參閱!

七七事變讀後有感篇1

昏暗的光線伴著少許雪花,螢光屏猶如一面歷史之鏡,他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動盪不安,炮火連天的年代。1937年7月7日,在宛平城外的盧溝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七七事變”。從此,日本法西斯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序幕被拉開了,一段發生在有著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國度的殘酷戰爭開始了,一段中華人民英勇抗戰保衛祖國的戰爭開始了。

我們都知道在“七七事變”之前,日本就對我們的華北窺覷已久。只是他們找不到足以對華北進行侵略的藉口,於是他們就變著法兒的誘惑這裡的軍政府,想在這裡建立第二“偽滿洲國”。然而,他們卻沒料到,我們的中國人卻是那么的忠於自己國家。在電影中,每當看到那些血性的中國軍人對著那些可惡的賣國求榮的漢奸和鬼子破口大罵時都感覺無比的爽快,同時對那些軍人們充滿敬意,想必大家也是一樣的感覺,因為我們的血管裡面都是留著一樣的血,我們容不得任何欺騙人民出賣祖國的人和事,我們有著同樣的愛國心。

中華民族始終是熱愛和平,與人為善的民族。從電影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到,我們的軍隊,不到最後一絲和平的希望破滅了就決不放棄追求和平的努力。電影向我們展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日本人張牙舞爪地在宛平城外大肆進行各種軍事演習,暗地裡謀劃著名侵吞宛平的詭計,即使就是在這種讓無數國人憤慨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忍辱負重祈求和平。“不喪權不割土,與其周鏇”,就像29軍軍長宋哲元提出的。也許吧,狂妄的日本侵略者,以為我們是在暫圖苟活,軟弱不敢予以抵抗,於是他們更加肆無忌憚,毅然殺害我們的守城將士,還栽贓到中國人的頭上。然而在這時候,我們依然還抱著和平解決衝突的希望。也許把,我們的軍隊此時遠遠不如日侵略者強大,但們是這是在我們的土地上,他們的飛機坦克可以摧毀城牆,摧毀工事,甚至我們奮勇的軍隊,但是卻不能摧毀我們國人堅強的愛國心。老子為抗日倒下了,兒子可以接過老子手中的大刀繼續砍向侵略者。但是,我們不是那些窮凶極惡日本侵略者,我們的大刀,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出鞘,因為大刀一旦出鞘那便意味著血,意味著戰爭,而戰爭是無比殘酷的,戰爭的背後是無數鮮活的生命的逝去,是妻離子散,是生靈凋敝。

然而我們也絕不是任人宰割,叫人欺負的。我們的人民善良友好,同時又嫉惡如仇。電影中,當趙登禹為老母親餵藥時,得知有戰事,她卻催兒子不要管自己,讓兒子趕快去前線;當她為兒子戴上勳章的時候,那一刻雖然無比痛苦,但是可以看得出是那么的堅定。也許吧,她知道這一戰,兒子凶多吉少,但是家恨始終比不上國讎——一位多么深明大義的母親!當看到佟軍長舉起“佟麟閣與大炮同在”的大旗殺向戰場,我們耳邊不禁又想起他常念叨的那句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一股浩然正氣湧向心頭,視死如歸的氣勢震撼著我的心。

“七七事變”無疑是給中華人民帶來無盡痛苦的,可也正是在面對這種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才體現出了我們民族的團結一致。大家都知道,正是在“七七事變”後,國共兩黨才開始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我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

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那是我們這一代無比的幸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他是我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盧溝橋,宛平城,那片曾經牽動無數國人的心的熱土,戰爭的硝煙隨早已散去,但是歷史卻叫人永遠銘記,七月七日這一天是我們每一個華人刻骨撕心的日子,百年來的中華民族慘遭塗炭,每到七七這一天,我們的心都會因此而流血。飲水思源,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那些革命先烈們。作為學生,我們要珍惜這美好時光,努力學習,繼續發揚我們民族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偉大精神,以滿腔熱情和滿心熱血肩負起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七七事變讀後有感篇2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日本軍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了。

這一天,釀造了慘無人道、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之國恥!

這一天,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曠日持久的八年抗戰。

八年,我們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付出寶貴生命;八年,中華兒女從不言放棄;八年,中華民族歷經磨練;八年,中華民族固若長城;八年,我們擁有了摧不跨的“抗戰精神”!

今天,讓我們一起為七七事變和八年搞戰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貢獻的中華兒女敬禮!

今天,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記住這個日子,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們藉助網路為我們的英雄們敬禮,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飲水思源”。

中國,一個發展中的中國,一個崛起的中國,我們需要牢記歷史,回首過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卻,讓這些成為我們“強國之路”的基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青少年的歷史意識,國難意識,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個人以為青少年的國家民族自強精神是國家之根本。我們不但要有愛國意識,更要有憂國意識,牢記歷史是我們將悲痛轉換為動力的辦法之一。

“抗戰精神”和“長征精神”都是中華兒女用生命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她們是中國崛起和富強的永恆動力。可以說,只要保持著“抗戰精神”和“長征精神”中國就沒有什麼不可戰勝的,沒有什麼不可克服的。

牢記這一天,為我們的英雄默哀,也為我們的祖國祝福!

七七事變讀後有感篇3

我讀了《七七事變》這篇文章,不禁思緒萬千。

這篇文章反映了七七事變的全過程,揭示了當時日軍無恥的行為和表現了八路軍與新四軍不怕為國犧牲的精神。

文中寫道:“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盧溝橋北邊以進攻盧溝橋為目標,舉行軍事演習。他們藉口一名士兵失蹤,無理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了中國守軍的拒絕。日軍隨即向宛平縣開槍炮。”這段文章反映出日軍的無恥和狡詐的行為,為了占領我國領土,利用謊言想進入宛平縣,我軍不同意他們便開槍開炮,強行進入,表現出了他們醜陋的面孔。而在戰爭中為戰勝敵人,有很多戰士光榮的牲在盧溝橋的橋頭。其中,二十九軍副師長佟麟閣和二十九軍師長趙登禹也光榮犧牲,他們這種為國捐軀不怕犧牲的精神真讓人敬佩。

歷史告訴我們,7月7日不是一個平凡的日子。看,宛平城牆上的彈坑依然有血的痕跡!聽,盧溝橋畔的晨風似乎在訴說!血祭盧溝,國人難忘歷史,面向未來,我們任重道遠!74年前的今天,在戰雲密布的盧溝橋畔,日軍帝國主義打響了全面侵華戰爭的第一槍;同樣在這一天。寧死不屈的中國軍民向侵略者射出了抗擊的子彈。在民族危亡時刻,中華民族同提人抗爭,共赴國難,投入正義的抗戰中,血雨腥風,艱苦的8年抗戰,是100多年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今天重溫歷史,既是為了紀念這一偉大勝利,同時更是為了珍惜和平,為了開創未來。以史為鑑,才知和平的珍貴。

今日抗戰勝利60周年,我有太多的話要說,但更多的是等著我們為國家盛強。為世界和平風險智慧和力量的強大動力!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真正感受到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的人民。百姓得可憐,當時敵人的可惡,當時的戰士們的英勇,戰士們是用他們的血和身軀為我們現在的生活鋪下了一條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