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的國中讀後感600字

《堂吉訶德》講述了窮騎士堂吉訶德因為閱讀過度的騎士小說而走火入魔,想當騎士掃除天下不平之事。那么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堂吉訶德》讀後感600字,一起來看看吧。

《堂吉訶德》讀後感[600]

讀《堂吉訶德》讓我馬上聯想到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他們有著共通的人物性格特點,也有著深層的諷刺意味。堂吉訶德是那么的“自以為事”他認為正確的事情絕不會聽別人說的。

阿Q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們都有著許多荒謬讓人不能理解的行為。他們所處的時代並不相同,但是揭示的道理卻驚奇地相似,他們都渴望得到“勝利”。堂吉訶德希望做一個正真的、出色的騎士,阿Q總是希望做別人的“爺爺”。

他們身上都有一份自尊自大的心理。另外有一點他們更是神似兩兄弟,就是“精神勝利法”。 堂吉訶德的精神勝利法用得比阿Q還出神入化,被人打得趴地上的時候堂吉訶德也如此囉嗦:“是我一時衝動,和下等人動起手來,嚴重違反了騎士制度,上天以此作為懲罰,這都是我的錯……”但是這句話並非像阿Q一樣是羞恥之甚而自圓其說,而是他在經歷中摸索出的所謂“騎士道真理”。

所以阿Q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感,連他自己都懶得去信自己說了什麼。而堂吉訶德就是硬要結個真理的套子讓自己勇敢上吊。其實這兩個角色的相似是必然的。因為兩部作品的目的都是一個“批判當時的社會現實”。前者是揭示騎士社會的荒淫無度,後者揭示的是封建社會的愚味無知。他們都是普通人民的掙扎,也是作者對社會現象不滿而締造的武器。

意猶未盡,卻書盡言畢,《堂吉訶德》這本外國名著用它的魅力深深吸引著我,雖然“似懂非懂”,可是真真假假並不是閱讀的初衷,享受了閱讀中的思考,享受了閱讀帶來的體會,就算“懂”與“不懂”也再沒有多少關係。《堂吉訶德》也正是讓人在這個“似懂非懂”的過程中體會和感受,從而明白了、知道了。以上就是我對《堂吉訶德》這部作品的一些感受,希望以後還能賞讀更多優秀的作品,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味。

作文讀《堂吉訶德》有感600字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絕世佳作,名字叫《堂吉訶德》。它是西班牙人塞萬提斯的著作,它在 “一百部世界最偉大文學作品”中排名第一!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德國大詩人海涅曾這樣讚美:塞萬提斯、莎士比亞、歌德形成了三頭統治。在敘事、戲劇、抒情這三個領域裡分別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看看這令人自豪無比的語言,就知道它的偉大與不朽。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曼卡的一位小鄉紳堂吉訶德,因為讀騎士小說入了迷,所以就東拼西湊了一套不對稱的盔甲;帶上祖傳的一隻長矛;一面古盾和一把寶劍,騎上了一匹精瘦精瘦名叫稀世駑駒的馬。企圖模仿古代騎士的樣子云游生活,闖蕩天下。第一次出遊,因出言不遜等事,被人打罵受傷而歸。第二次出遊,找了鄰村的一個名叫桑丘的胖子做侍從,又幹了許多荒唐事,比如把客店稱為城堡,把銅盆成為頭盔,把羊群當軍隊和牧羊人打架,被牧羊人打趴在地牙齒也被打掉幾顆……

已經吃了很多次虧的堂吉訶德,絲毫不受任何教訓,依然我行我素,繼續吵鬧。又經歷了一系列驚險的遭遇,比如同野貓大戰被抓傷,掉進深洞裡……,最後因生病體弱回到家中,好心的鄰居為了讓其不再出遊,扮成騎士將他打敗。他臨終時恍然大悟,痛斥騎士小說,是騎士小說給他罩上了無知的陰雲。

這本書雖然是一部現代小說,但實際上它是在披露舊世界的殘渣餘孽,揭示封建勢力的腐敗黑暗。作者在書中暗示,有種一手遮天的邪惡勢力在動搖剛剛誕生的資本主義。

堂吉訶德讀後感

《堂吉訶德》讀後感今年暑假,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買了塞萬提斯寫的《堂吉訶德》。剛開始沒覺得怎么好看,可後來越看越有味,看到後面簡直有點愛不釋手了。一有空我就會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沒落的小貴族式紳士地主,因為看騎士小說而入迷,說自己是遊俠騎士,要游遍世界去除強扶弱,維護正義和公道,實行他所謂的騎士道。他單槍匹馬帶了侍從、桑丘出門冒險,但受盡挫折,一事無成,回鄉後鬱郁而死。他腦袋裡裝的全都是什麼大力神、魔法師等等,因為看騎士小說他只知道打仗呀,魔法呀,奇蹟呀……

有一次他看見風車,說巨人要把他們殺掉,不聽侍從的勸告跑過去,結果被風車打了回來,事後還說這肯定是魔法師施的魔法,故意迷惑他的。粗粗一看,你一定覺得堂吉訶德是一個像瘋子一樣的人,瘋瘋顛顛的他可卻是一位博學廣聞的詩人,因為看了很多書而富有詩意。

堂吉訶德有時是瘋狂的,但是有時候卻能說出富有哲理的話語,在書中比比皆是。看來,堂吉訶德這個人說他聰明,卻很瘋傻,說他瘋狂,卻很有見地。說起話來,堂吉訶德總是頭頭是道,立論正確,談吐高雅,而他的行為,卻又常常冒冒失失,瘋瘋傻傻,荒謬不已。我從書中讀到許多類似的瘋狂與明智之間的強烈對比。他,不瘋;瘋的是這個世界,沒有公理,只有強權。

從堂吉訶德的身上還讓我看到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那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桿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堅韌不拔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我們要學習他堅持不懈的精神。比如我們學的《魚游到了紙上》這篇課文,故事主人公雖然是個聾啞青年,但為了學好畫畫的本領,每天堅持來西湖的玉泉邊觀察描摩,不論是天晴還是下雨,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冬,最後畫出來的魚栩栩如生,竟讓魚“游”到了紙上,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長期的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事,這樣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