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讀後感3篇

學習了《為人民服務》一文。讀後倍感受益匪淺,自己的思想認識,得到了升華。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為人民服務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為人民服務讀後感1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的經典著作之一,“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這位智慧老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訴說著哲學和人生的真諦。

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我們的身邊,不斷地湧現出優秀的共產黨員: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他(她)們用生命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地共產黨員,什麼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幹不了轟轟烈烈的大事情,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職”,只要管好自己,讓自己的生活好一點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讀過《為人民服務》一文後,我們應該樹立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耕耘,無私奉獻的精神。

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的是渴求知識的學生,要能夠更好地樹立起服務意識,首先,我們要樹立起崇高地理想信念。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那么,什麼是正確而偉大的理想信念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行為會影響學生,我們的思想也會影響學生,如果我們自己的信念產生問題,那么對於學生,對於我們的下一代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其次,要更新傳統的育人觀念,樹立“生本意識和服務至上”的理念。在學生管理上,減少一點“管人”“訓人”的思想。要教會學生應該怎樣選擇而不僅僅是選擇什麼。工作應該從學生的需要,學生的利益出發,始終要有主動積極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要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多方面才能的發展,有利於學生學術能力和水平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第三,要在實踐中勇於創新。一方面,我們對待自己的工作、生活要有積極的態度,要保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對待工作永遠保持熱情;另一方面,我們的工作又不能是因循守舊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一成不變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態度會使我們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也會使我們的服務質量大打折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多么樸實的語言,正是眾多共產黨員用他們樸實的行動,造就了共產黨人的偉大事業。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立足於本職工作,樹立起奉獻精神,投入到實實在在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為人民服務讀後感2

毛澤東在為紀念張思德而做的《為人民服務》的講演中說:“我們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為人民服務”彌補了我們現實生活中正在缺失的一種東西,讓人重新思考“為人民服務”在現階段的內涵。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之所以深受全國人民擁護支持的根本理由,也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保持先進性的重要原因。

事實證明,“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力量源泉,是我們黨不斷鞏固執政基礎,提高執政能力的最堅實的思想保證和政治保證。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需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甘做人民的一塊磚,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不計較個人得失,哪怕事情再小,只要自己的工作或學習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人民的利益而做的,它就是偉大的、高尚的,它就是黨的事業。

當前全國正按照黨中央的部署,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我們要向毛澤東主席所言,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小事情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大的時代,永遠需要“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偉大力量。中國革命要取得必須依靠人民民眾的力量和智慧;重視人民的力量,發動人民的力量是我們黨最優良的傳統。由此也確定了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繼承和弘揚為“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是形勢的需要,是時代的呼喚,偉大的人民,需要永遠的“為人民服務”!

為人民服務讀後感3

今天重溫了毛主席《為人民服務》一文,備受教育,深受啟發。這篇著作文字不多,卻充分昭示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及其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為誰革命、為誰服務的重大問題。今天讀來令人格外激動,倍感親切,在此,歸納學習後的三個心得:

一、坦白宣布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性和人民性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文章一開篇,就指明了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及其人民軍隊的性質和歷史使命。過去一切黨派一切軍隊都是依附在剝削階級身上、並為其階級利益服務的,他們不會有如此坦蕩的胸懷表明自己的階級立場和服務對象。封建時代,統治階級和御用文人們會用“仁者愛人”的騙人把戲掩飾他們的剝削本質,以此欺騙農民子弟為剝削階級的利益賣命,資產階級右翼政黨會從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宗教兩個側面,給剝削找到“合理的理由”,同樣使工農子弟為剝削階級利益扛槍賣命,而社會黨會找足最恰當的理由,將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社會界限用腳踢亂,然後讓勞動人民去保衛這個“溫情脈脈”的社會。而毛主席用無產階級革命家坦白直言了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的革命使命,即:為著解放人民,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

二、無產階級的生死觀和革命理想、革命事業緊密相連

為著解放人民!成千成萬的先烈犧牲在對敵鬥爭的沙場上、牢獄中,這和一切宗教給予困苦中的人民永遠不能兌現的空洞許諾多么不同。解放!意味著徹底推翻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砸碎套在身上的剝削枷鎖,意味著面朝黃土受苦受難幾千年的人民,將因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前赴後繼、流血犧牲的奮鬥,而站直身子做國家的主人。這是開天闢地的偉大事業!人民利益和革命運動,為馬克思主義所昭示:“過去的運動都是為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馬克思:《共產黨宣言》)為了這個利益,無產者組織起了自己的政黨——共產黨,組織起了自己的武裝——人民軍隊,在舊時代資產階級十里洋場和地主階級豪門莊園構成的富足假象的土地上發動了一場革命解放戰爭。

《為人民服務》發表在1944年9月8日,張思德同志,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在陝北安塞縣山中因燒炭時因窯體崩塌而犧牲。在那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毛主席站在追悼張思德同志大會的講台前,作了這篇《為人民服務》紀念報告。在革命的歷史重任下,多少英烈倒下,像杜鵑花一樣將革命點綴的磅礴壯烈。一個個無私的生命倒下了,是為了革命勝利,為了人民翻身解放倒下的。“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這個古老問題,歷來在不同階級、不同世界觀的人那裡有不同的回答,而中國共產黨人以赴死無憾的革命精神,在黑暗的年代,在嘉興湖的一艘船上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在蔣介石集團四.一二xx政變大屠殺中,他們以揩乾淨身上的血跡,在八一南昌起義中打響奪取政權第一槍的行動做出了回答,以秋收暴動,井崗槍聲和兩萬五千里史詩般的長征做出了回答。以抗日戰爭期間與倭寇殊死相拼的行動作了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這就是共產黨人的生死觀。

毛主席提出為犧牲的同志開追悼會,也不是小問題。它和無產階級生死觀、革命理想、革命事業緊密相連:平凡工作崗位旁也許熟相知,對敵鬥爭前沿時也許同訴理想和家常,可是在革命事業的征途上他或者她離我們而去,紀念他們可以寄託對逝者的哀思,也可以使活著的人感受溫暖,也可以“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以更飽滿的鬥爭精神去工作,去戰鬥。

三、揭示了為什麼人服務、什麼階級服務的立場原則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的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說的辦。……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過去和現在,一切政權,一切政黨,都有個為什麼人服務、如何服務的問題。資產階級政黨必然是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他們的政治綱領,經濟路線無不是圍繞服務資產階級利益規劃的。而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為什麼人服務,首先體現在其具有無產階級的階級性上。為人民服務,看似幾個字,字里卻凝結著共產黨和共產黨人的世界觀、無產階級立場、觀點和無產階級屬性,決不是一些不關痛癢、冠冕堂皇的口號和套話能敷衍了的。在這個原則基礎上,我黨無論在戰爭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都忠誠老實地按著這條方針辦事。這裡,有個對錯誤認識和界定問題:1.毛主席這裡講的共產黨工作中的缺點,錯誤,是在為人民服務這個大前提下說的,為了革命事業,我們沒有什麼缺點和錯誤克服不了,沒有什麼人民民眾的批評接受不了的, “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的中國共產黨人,相信自己的事業是完全合乎正義的,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隨時準備拿出自己生命去殉我們的事業,難道還有什麼不適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觀點、辦法,捨不得丟掉嗎?”(見《毛澤東選集》第三卷1097——1098頁《論聯合政府》) 2. 另一方面我們說共產黨和共產黨人身上的有些缺點,可能在資產階級眼裡就會變成優點,博得他們擊節叫好,比如:唯利是圖,和國內外資產階級沆瀣一起欺壓人民民眾;或者按著資產階級的觀點,咒罵堅持無產階級立場的共產黨人。這種人應該算作變質者,嚴重者應該開除出黨。而我們身上的優點,可能被資產階級不喜歡,比如堅定的革命意志;對敵鬥爭堅決;任何糖衣炮彈摧不垮等等。

而“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字,之所以成為人民民眾心繫不忘的概念,被視為共產黨人先進性的詞語,無不和毛澤東、周恩來、張思德、焦裕祿、雷鋒和無數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為相聯繫。

四、聯繫現實看“為人民服務”

現在有兩種傾向:一是現在說代表人民利益的大話、空話太多,反而失信於民,不如像張思德、焦裕祿、雷鋒那樣從一點一滴做起。二是“為人民服務”被許多共產黨員遺忘了,他們要么嚴重脫離民眾,要么高高在上,要么追求腐朽生活,要么喪失共產主義理想。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在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共產黨人真誠為人民服務,人民為共產黨員的行為所感動,就在許多困難面前和共產黨和共產黨員們緊緊站在一起。現在不僅僅是脫離民眾的問題,有些人直接地幹著嚴重損害人民民眾利益的事。這是需要嚴重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