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受3篇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受1

當我第一次見到此書,我以為是像《魯濱孫漂流記》那樣的小說。而當我翻開書,看了書的前言才知道了,原來這個一部充滿童話色彩的諷刺小說。但小說的童話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徵,尖銳深邃的諷刺才是其靈魂。

他諷刺地道出了當時英國的特點:“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獸顛倒的怪誕現象:馬成了理性的載體,而人則化作髒臭、屎尿橫飛、貪婪刁難的下等動物耶胡。他大談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願被金錢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費就是貪得無厭。作者不僅諷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種種,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個人類社會。耶胡代表人類,而主人公卻是如此厭惡耶胡。書中的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社會的不滿。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國里與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難忘的。他們的國家不會出現表示罪惡的字眼,像:欺騙、懷疑、狡猾等等之類的詞。所以他們的社會不會有欺騙、懷疑、狡猾、陷害、陰謀、賄賂……。那個世界才是一個真正充滿幸福和快樂的地方。以至於當主人公離開那裡時流下了悲傷的眼淚。

看完《格列佛遊記》之後,我們不能不審視自己,我們身上有沒有這些頑疾劣根的影子。

我們的社會雖然不像當時英國那樣敗落,但也好不到哪去。小偷小摸、亂扔亂丟、破壞公物。都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事。殺人放火、販毒走私、殘暴瘋狂。也是我們在電視中經常見到的事,都已經不足為奇了。

這么一個渾濁的社會,是要靠我們來澄清的。現在的我們雖然不能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來,但是可以做我們能做到的事。就算是低下頭揀起一片垃圾,寫一篇環保文章,號召朋友親戚……這都是我們輕易能做到的。

我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在我們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為像慧因國那樣的社會。我願為此付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陽光,少一點污染。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受2

連著三天,雨下個不停,下雨天讀書是最愜意的,上次買的一本書還放在抽屜里,書名是《格列佛遊記》,書很新,還透著油墨香味。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是江奈生·斯威福特,是英國十八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家、作家和政論家。《格列佛遊記》寫的是一名醫生,名叫格列佛,他曾去過許多與世隔絕的地方。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於手掌間,並與蒼蠅和蜂子展開鬥爭;後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裡的人利用島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駰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裡,度過三年奇妙的生活並經過多次冒險,回到英國的經歷。

這本書讀來讓人愛不釋手。作者的想像,作者的文采,都令人拍案叫絕。可是,這只是表面的局部特徵;尖銳深邃的諷刺才是其靈魂。《格列佛遊記》中的諷刺是一把多刃的利劍,首當其衝被評點和挖苦的,即是當日之英國。那時,英國政府專制黑暗,目中無人。人們都奢侈浪費或貪婪無厭。富人享受著窮人的勞動成果,而窮人和富人在數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人民大多過著悲慘的生活,斯威福特看到上上下下的人都如此心甘情願的被金錢所奴役驅使,不由要對人的本性生疑。

小說第二卷更是指名道姓地批評了英國。格列佛長篇大論的向大人國國君介紹英國的歷史、制度和現狀,以及種種為國家為自己“掙面子”的事。不過,用大人國的眼光看,英國是利立浦特般的蕞爾小國,它的歷史充斥著貪婪、黨爭、偽善、無信、殘暴、憤怒、瘋狂、怨恨、嫉妒、淫慾、陰險和野心所產生的惡果。斯威福特的諷刺還橫掃了英國社會其他許多重要方面。如:第三卷里對拉格多科學院人士描寫是直接針對英國皇室學會的,表達了對現代科技的種種憂慮;有關勒皮他飛島一段則影射英國對愛爾蘭的剝削壓迫。總之,在十八世紀早期,秩序更替、工商繁榮、物慾張揚、政界腐敗、黨爭激烈及對外擴張等構成了英國生活的主鏇律;而斯威福特則敏銳抓住了時代的特點和弊病,痛下針砭。

這部小說不但抨擊社會現狀,還有意識地模仿了某些語言和文體。格列佛在抄下“領土廣被”一語後,還在括弧里不動聲色地解釋道:“周界約十二英里”。他似乎並無評論,只是在忠實客觀地為我們解釋利立蒲特的尺度。然而,隨著這句解釋,那“直抵地球四極”的無邊領土就陡然縮為周長不過十餘英里的彈丸之地,諷刺鋒芒脫影而出。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受3

一打開《格列佛遊記》的目錄,詳盡有趣的內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國、大人國……一看就知道一定十分的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和許多國外著作一樣,《格列佛遊記》也帶著濃郁的異國風情,每一卷都反映著作者生活的時期中英國各方面的狀況。幸好書中有一段譯前序,介紹了一些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對理解書中內容是有所裨益的。而書中套用的反語修辭,更是處處可見。熟練又適當的諷刺,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英國的議會和宗教政治的不滿。因此,書中的四個部分,都緊密聯繫,支持著作者的主要思想。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這本書講的是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船航行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裡逃生,漂到海岸上。當他甦醒過來的時候,驚訝地發現自己已被細細的繩子捆住了,而周圍都是比他小十二倍的“小人”。原來,他來到了小人國。後來,他又先後見了有二十米識了有二十米高的“大人”、能招喚鬼魂的“巫人”、醜陋自私的“耶胡”、聰明而高貴的“慧駰”……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1699年5月4日,格列佛被請去當船上的醫生,可不幸的是,他們遇到了風暴,所有船員,包括格列佛都設法逃脫。

格列佛劃著名小艇,可是沒過多久,來了一陣狂風,把艇翻了過去,格列佛只好游到小島上,可當走到小島的時候,他已經有氣無力了,便躺在島上睡著了。

可當他醒來的時候,想動彈一下,可是,自己好像被什麼東西弄住了一樣,動彈不得。後來,格列佛才發現自己被繩子捆住了。

過了一會,奇蹟發生了……幾個不到六英寸書小矮人爬到了他的身上!

格列佛看到了,說:“餵!你們想乾什麼?”這一聲,小矮人嚇了一大跳,紛紛都從格列佛身上跳了下來,有的都摔斷了腿。

過了一會,格列佛感到一陣刺痛,原來,那些小矮人正用箭射自己呢!

格列佛安靜了下來,隨後,小矮人也停止了射箭,晚上,一個矮人的頭領過來了,他給了格列佛一些東西吃,隨後,他就進了小人國那裡,在那裡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他們那裡最大的馬和牛是4—5英寸,羊的高度為1。5英寸,那裡的雲雀跟一隻普通的蒼蠅那么大,鵝就是跟雲雀一樣大……

格列佛在小人國過了一段時間,就出發到其他地方,格列佛來到了大人國,他發現那裡草都比他高好多,突然,他發現了一個巨人走了過來,後面還有很多。

他們是來收麥子的,當那巨人收割的時候,當快要割到自己的身旁時,就差那么一丁點,這時,格列佛大叫起來,這一聲,巨人聽見了,底下了頭,在尋找格列佛,當巨人尋找到他的時候,格列佛很吃驚,不過,最終還是找到了,接下來,他的命運會怎么樣呢?他還活著,他被帶到了農夫家裡,農夫一家人都很喜歡他……

一天,一位皇帝像買下,皇帝買了他,格列佛有時候會跟皇帝談些話。

可是有一天,農夫的小女兒帶他出去,女兒跑到其他地方玩了,格列佛覺的無聊,就睡著了,可是一隻大鳥把格列佛的房子釣走了,幸好,一個船長救了他。

格列佛會到家了,不過住了幾天,又叫去當船上醫生了。

格列佛一路上經過了飛島國、慧馬國,格列佛在那些地方發生了許多事情,我就不一一講給你們聽了,只有你們自己去看。

下面,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人物吧!

小人國的人們他們不足6英尺,大人國他們有個子有一個教堂那么高,飛島國的人們一隻眼睛是凹下去的,還有一隻是突出來的,在一飛島國個地方,叫巴尼巴比的地方,那裡的人們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慧馬國的人們都是馬,而且他們都會講話,就像我們人們一樣。

我介紹完了,我覺的這本書是一本有趣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