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的優秀讀後感1000字

《青銅葵花》是一部曹文軒所寫的感人故事,相信有不少人看過這部小說,那么你們看完以後的感想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青銅葵花》的讀後感1000字,希望幫助到你。

讀《青銅葵花》有感1000字優秀篇

苦難是幸福的源泉

—讀《青銅葵花》有感

在這個寒假,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又把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又細細拜讀了一遍。書中那悽美感人的段段小細節,一次又一次地沖開我那情感的閥門,使我淚水漣漪……

兩個孤獨的孩子青銅、葵花在一個特別的機遇里讓他們相遇,以此結為兄妹,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他們經歷了生活中種種痛苦,但苦中有樂……然而宿命又將他們分開,失去葵花的青銅,在思念之深下情感瞬間爆發,竟使啞巴青銅大叫道,“葵花……”

葵花可以說是經歷了人世間所有的痛苦,她失去了母親,又背井離鄉來到了干城,父親又在這不幸落水……她被青銅一家收養,經歷了蝗災、寒冷和飢餓,最後又面臨生離死別。雖然這一路上,苦難處處與她作伴,但堅強、懂事的她卻一次次給予微笑。苦難的生活鍛鍊了葵花,磨鍊了她的意志,讓她一天天地長大。苦難使她學會了分擔和愛,為了給奶奶治病,去遠方拾銀杏換錢;苦難也讓她更為懂事、乖巧,知道家裡的生活艱辛,控制自己的照相欲望,悄悄地離開教室。

當這樣一個乖巧、懂事的葵花女孩形象展現在我眼前時,我的內心震撼了。每天爸媽為了生計奔波在外,拖著疲憊的身體還要在家為我準備可口的飯菜時,我還會嫌這嫌那,從沒想過要去分擔些什麼。我就這樣被寵愛著、溺愛著,也沒感覺到這也是一種幸福。抽屜里也擺滿了一摞摞相冊,滿月的、周歲的、生活照、藝術照……,我跟葵花比起來,感覺自己是多么幸福,同時內心也好像意識到了什麼……

青銅雖啞,卻有著正直善良、天真、坦率的個性,給了葵花無私的兄妹愛。做南瓜燈、背著葵花看戲、天天提著燈籠在碼頭等、為了在報幕時的美麗,給葵花做了世上獨一無二的項鍊、為了能給葵花拍張全家福,在冰天雪地里賣蘆花鞋,甚至把自己腳上這雙也賣了,赤著雙腳獨自奔波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腳凍得通紅,但我能感受到他的內心是溫暖充實的。青銅對葵花的愛,表達得那么淋漓盡致。在葵花離開大麥地時,承載著那份思念,情感由然而生,發出了十來年未發出的聲音,“葵花……”,青銅的父母,奶奶也並沒有在生活的艱辛面前放棄收養葵花的念頭,給了葵花一個完整的家庭,一份完整的愛。苦難並沒有摧毀他們,反而使他們呈現出人性本身的美麗關輝。

看到這些,我的情感又再次澎湃起來,內心隨之一顫,那個顫動讓我捕捉到一個道理: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姐妹,而且都是聖者,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對於青銅、葵花他們一家人看來,苦難它並不是魔鬼,而是他們一家人每天必不可少的清甜快樂。這是一種讓他們欣然接受的調,一種甜美溫馨,苦中有樂的調,就好像在嚴寒的冬日裡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讀完《青銅葵花》,媽媽在我的封面上寫下這么一段話:沒有經歷風雪的果實不會甜美,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人生不會完整。苦難是幸福的源泉,倘若沒有了痛苦,幸福也將失去它賴以生存的土壤。苦難,讓我們懂得將臉投向燦爛的陽光,與陽光一起微笑,一起收穫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麗!我想這也是《青銅葵花》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吧!

《青銅葵花》讀後感1000字精選篇

葵花,從小沒了媽媽,爸爸相繼跌入河裡,從此一去不復返。

青銅,一場大火使他失去了語言。

他們一個在城市,一個在鄉下。一個在大麥地,一個在幹校。

青銅本是很孤獨,像一隻鳥獨自擁有天空的孤獨,一條魚獨自擁有大河的孤獨,一匹馬獨自擁有草原的孤獨,一個女孩出現了。本來是互不相接的平行線,因為命運,他們在了一起,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

當我讀這本書時,不禁動容。每一篇故事都讓我落淚,每一篇故事都讓我感動。《蘆花鞋》中,青銅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葵花,他是多么的想去上學呀!而他稚嫩的心靈上已被劃上了一道深深的口子,他失去了語言。葵花上學了,有一天,二瘸子來照相,葵花很懂事,知道家裡生活拮据,青銅知道了妹妹的心事,告訴了家人,從此,家人發奮掙錢。青銅去賣蘆花鞋,不管風吹雨打,青銅總是去賣。有一天,大雪紛飛,青銅執意去賣鞋子。鞋子賣光了,一個人還想買,青銅把自己的賣給了那個人,自己赤腳奔波回家的路上,他的腳凍得通紅;《三月蝗》中,一場突如其來的“蝗災”擾亂了他們安穩幸福溫馨的美滿生活,孩子們從興奮到害怕到無助,大人們從燒香拜佛到恐懼到無可奈何,蝗蟲來了,災難來了,一切都沒了,一切都是恐懼,只有一番令人傷心的乾淨,天依然藍,雲依然白,人們心中只有空曠,人們已山窮水盡了。青銅逮到了一隻鴨子,嘎魚家少了一隻鴨子,嘎魚以為是自家的鴨子,大鬧了一番。後來,青銅證明了自己的清白;悲劇發生了,奶奶為了給孩子添衣,自己病倒了,牛也去了,家裡急需要錢,這時,我們一直認為是壞孩子的嘎魚卻送來了鴨子,給奶奶補補身子……令人動容。懂事的葵花故意考砸了,家裡人很氣憤,他們終於懂得了葵花的用心良苦,一家人泣不成聲。葵花一去不返,葵花回來了,奶奶卻永遠走了……最終,葵花也要走了,嘎魚藏著她,天天給她送飯。紙包不住火,城裡人把她帶走了,人們哭了,葵花雖然走了,但抹不去人們對她的映象。葵花走了,只留下一個美麗的謎……青銅那一聲“葵花”驚天動地,讓人淚如雨下。

只要你有純真善良的心,即使你不怎么聰慧漂亮,但卻能一樣被人敬重。我有個朋友,她很聰明,多才多藝,但我們卻離她而去,不是她不聰明,不是她不樂於助人,而是她對別人的不足而斤斤計較,而她沒想過別人的感受。有一次,我們一起去玩,因為她經常不守信,我們就沒帶上她。事後,她指責我們不讓她一起去,我們向她表示了歉意,雖然我們沒有不對的地方,她生氣了,一甩辮子,走了。嘴裡還念著:不讓我去,不跟你們好了……讓我們做個像青銅葵花一樣善良的人,世界如果人人都這樣,世界該多美好!

心善一點,感動多一點。青銅葵花雖窮,但掩蓋不了那一顆顆善良的心。我看完的《青銅葵花》,心裡滿是感動……

青銅葵花讀後感1000字推薦篇

書是人類的精神糧食,它給了我們無窮無盡的營養。一本好書即使讀上千百遍,也不會覺的厭煩。一本好書,即使讀上千百遍,每次也會有不同的發現。一本好書,即使讀上千百遍,每次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這本書我雖然沒有讀上千百遍,但我在這本書上已經學到了很多。

《青銅葵花》是曹文軒叔叔的純美小說之一,同樣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記得第一次看《青銅葵花》是在三年級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經常說葵花好傻!在大麥地選人家的時候,為什麼要選青銅家呢?青銅家窮得叮噹響!只有一頭牛和一間破房有什麼好的呢?要是我呀我才不會選青銅家呢!我肯定選嘎魚家,雖然嘎魚家沒有像城裡人家那么富裕,但在大麥地也算是首屈一指的富裕人家呀。在他們家的日子也會好過很多,葵花真傻。

五年級那一次讀了《青銅葵花》絕對是我一輩子都忘不掉的。因為那時我仿佛體會到了《青銅葵花》的真諦,我跟青銅一樣,有一個懂我的奶奶,有一個為家辛苦操勞的奶奶。奶奶也是農村出身的,一輩子她的身上都帶著土粒,身上都有一種永遠都洗不掉的土香。奶奶為了爸爸能在城裡立足,在南京給爸爸苦了一套房子,買了房子以後奶奶仍然在辛苦操勞說什麼也不肯歇一歇那時我仿佛在奶奶的身上看到了青銅奶奶的身影。奶奶已經六十幾歲了,卻仍然每天都堅持去打理菜園要如果只有一塊地那也不算很過,但是奶奶同時要打理好幾塊地。你想想,一位六十幾歲的老人給菜地澆水,施肥,除草等等這么多的農活,再加上奶奶的身子骨本來就不好,經過這么一折騰。她,終於病倒了。我推開病房的門,四周的牆壁是白色的,窗簾是白色的,被子是白色的,床單是白色的。就連奶奶的臉也是蒼白的。躺在病床上的奶奶看起來是那么的瘦弱,那么的弱不禁風。可是,奶奶就是用這弱不禁風的身板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在風風雨雨中走過幾十年。我拉開椅子,輕輕的坐到床邊,看著臉色蒼白的奶奶,不禁想起《青銅葵花》中的《紙燈籠》,記得前幾天看的時候,我都流淚了。因為我真正的感受到葵花對奶奶的那份愛 一份純潔的愛,一份毫無瑕疵的愛。為了她的奶奶,葵花可以孤身一人去江南拾銀杏,雖然她掙得錢不多,但是我們生活在城市裡的“溫室花朵”“皇帝們” “公主們”,誰能做到?誰能做到!葵花掙錢並不多,但是她那份對親人純潔的愛是無價的。

隨著我逐漸的長大,我漸漸的明白,責任是什!我也找到更好的方式去詮釋葵花的行為。那就是她有愛的責任!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青銅有愛的責任他才會在下暴雪天去賣蘆花鞋,奶奶有愛的責任,她才會當掉首飾去換糧食,她才會用她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去採摘那最溫暖的棉花,去給青銅和葵花做溫暖的棉襖……或許在讀者眼中葵花只是寄養在青銅家裡,或許讀者們會認為葵花只不過是一個孤兒。但是在青銅家,她用自己愛的責任,擔起應挑的擔子,用真正的愛去和青銅一家相處。或許坦誠相待換來的就是相濡以沫。在《青銅葵花》中我真的學到了在城市中學不到的品質和信念。 《青銅葵花》,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