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貝多芬有感

《貝多芬傳》里的主人公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是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讀貝多芬有感,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讀貝多芬有感篇一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貝多芬傳》,貝多芬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百折不撓,放下《貝多芬傳》,無數感慨湧上心頭……

貝多芬是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父親是一個不求上進、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而他的母親是女僕——一個廚師的女兒。貝多芬的童年包含辛酸。一開始,他父親就逼他學音樂,在小時候就失去了他最愛的母親。正當貝多芬風華正茂時,病痛已經悄悄叩門。1796至1820xx年,耳聾症開始肆意,聽覺也漸漸衰退。一個鋼琴作曲家最需要的就是聽覺,而貝多芬在他可以大顯自己的才能時聽力衰退,甚至不能聽到任何聲音,可想而知當時的貝多芬是多么的無助,面對的挫折是多么大。如果換做別人,肯定對自己的未來不報希望,從而破罐破摔。但是貝多芬並沒有這樣,他一直獨自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仍堅持創作,還為他的心上人朱麗塔?圭恰迪爾譜寫了著名的《月光奏鳴曲》,直到1820xx年,他才告訴了他的兩個好友。我深深地被貝多芬折服了,他以他驚人的毅力在困苦中堅持下來,要知道他的大多數作品是在他耳聾之後創作的。

貝多芬飽經風霜,他經歷了挫折也享受了成功,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成功是有汗水換來的”。只有付出過,才會有收穫。

記得那次體育800米測試,一向體育不好的我就開始擔心起來。果然,剛跑完一半就跑不下去了,正當我快要放棄時,突然想到了貝多芬的那句話:“我要用雙手扼住命運的咽喉。”想到貝多芬遇到那么大的挫折都沒有輕言放棄,我才遇到這么小小的困難就堅持不下去了嗎?於是,我堅持跑完了全程。雖然跑出的成績不如人意,但至少我堅持了下來。

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暫,然而卻又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有的人遇上困難就只會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卻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戰勝困難,用自己的雙手去扼住命運的咽喉,難么成功往往會降臨於後者。有時候逆境往往會使人堅強起來,讓人擁有驚人的承受力,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能高昂自己的頭,不會屈倒於困難之下。

我知道我稚嫩的雙肩很難為自己擔起一片屬於自己的晴空,我知道我獨行的身影很難戰勝黑暗的束縛,但我絕不會倒下,也絕不會低下我高昂的頭。即使在逆境中,在挫折前,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人生布滿荊棘的道路上,即使碰得遍體鱗傷,我也會用剩下的最後一點力氣站起來,用乾裂的嘴唇說:“不要倒下,前面就是一片光明!”因為我深知,貝多芬正是用這種毅力堅持到最後;我深知只有擁有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才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我深知困難會因我這樣執著而向我屈服,挫折會因我這樣執著而倒下,成功會因我這樣執著而落到我身上……

我會像貝多芬一樣不言放棄,會像貝多芬一樣堅持到最後……

讀貝多芬有感篇二

人人都期盼成功,渴望得到鮮花與掌聲,然而,當你的努力付水東流,當你的希望化為泡影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坦然的傲視挫折,笑對失敗呢?

寒假期間,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貝多芬傳》,為他歷經風雨、飽受挫折,而不屈服於命運的精神所震撼!

貝多芬的一生一直在追求平等、正義、個性,他用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和平而奮鬥。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他26歲時,聽力開始逐漸下降,但他對藝術的熱愛戰勝了個人的痛苦和絕望。貝多芬在雙耳失聰、嚴重患病、生活極度貧困的情況下,仍以頑強的意志創作完成了不朽的《第九交響曲》。

“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它絕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扼住命運的喉嚨,需要何等的勇氣,何等的胸懷啊!傲視挫折,是貝多芬用他不屈服的一生給予我們的人生啟示。傲視挫折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更是一種面對困難的勇氣。面對困難要學會的不僅僅是堅強,更要學會樂觀向上。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生平坦,總會有跌倒的時候。在哪兒跌倒就在哪裡爬起!跌倒不代表失敗,而爬起來就意味著成功。

沒有遭遇過失敗的人,永遠是輕浮的,沒有深度的。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嗎?挫折是一位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人的鬥志,磨礪人的意念,增長人的才幹。挫折是壓力,是動力,是催人奮進的力量!

我們必須學會面對,學會應對,學會挑戰!用“乞求失敗”的達觀與困難抗爭,把每次失敗看作是鍛鍊我們的機會,在戰勝困難、戰勝自己的過程里,享受奮鬥的快樂!

“如果你想學會走路,就要先學會摔跤!”記住馬克吐溫的話,抬起頭來,傲視挫折!

讀貝多芬有感篇三

早就聽說貝多芬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在這個暑假裡我有幸讀了《貝多芬傳》。

貝多芬是一個生活在極其痛苦環境中的人。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不像莫扎特那樣享受著家庭的溫情而是非常的艱苦他既要擔心一日三餐的食物又要承受疾病的折磨。生活的磨難伴隨他的成長苦難使他失去了很多。1787年他失去了母親1796年他雙耳又去了聽力……

但正是這么一個從來沒有安定生活的人卻有著執著的追求憑著他對生活的熱愛在他無聲的世界中居然創造出《生命交響曲》等不朽樂曲成為萬人矚目的音樂家。他創作的美妙的樂曲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貝多芬的性格非常孤僻他往往用憂鬱的目光看著天空很少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不幸與苦難可能使一個人變得憂鬱但不能使一個人失去對生活和創作的信心。他又是一個堅定的樂觀的戰士在法國大革命中把愛國的詩改寫成樂譜用音樂來戰鬥。

我們生活在新時代從來就沒有挨過餓受過凍有著溫馨的家庭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茁壯成長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些孩子過著像小公主小王子般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些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但學習不用功還整天無所事事。如果我們這樣的話就會像溫室里的小草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

從貝多芬的一生經歷當中我感到一個人要成為有益社會的人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對生活的熱愛。我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把困難和挫折當做追求理想攀登高峰的階梯我們也能像貝多芬那樣譜寫出人生的美妙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