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500字 國小國中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這本書裡面真善美和醜陋人物形象對比鮮明,讓人讀了後陷入思考,是一本值得大家認真品味的好書。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格列佛遊記讀後感500字

這個學期,我看完了《格列佛遊記》這本書。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以海上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後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事情。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可以到慧?國這個令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裡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裡,有著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用拐賣兒童的方式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人朋友。難怪我們的老師與父母們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但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要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漸漸地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不會看不進去,反而覺得讀過幾遍之後,越發愛上了這些書。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遨遊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中的書,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初一:唐瞄

2.格列佛遊記讀後感

故事裡的真善美和醜陋人物形象對比鮮明。就如第一卷中的內務大臣與財政大臣——一個是善良、對友誼負責的人;另一個則是暗地裡與人勾心鬥角,多疑的“翻版曹操”。

遊記中慧馬因(“馬因”是個漢字,由於無法打出字來,就用合成)國的慧馬因所具備的美德似乎是當代人民所期盼擁有的。

它有著仁慈的心靈,熱愛自己所有的同類,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助有困難的夥伴。

然而,對於我來說,還不如一匹馬。

事情發生在我六歲時,那是一個多好的年齡,天真無邪,童心未泯,然而小小的我狠下心腸便做了一件“萬劫不復”的事!

我的同桌是一個貧窮得連筆都買不起的小男孩。上課做練習總向我借文具。一節課向我借兩三次文具,煩不煩啊?!他有時甚至是不問自取,這讓我更惱!就是這樣,一天復一天,那股難咽的氣終於爆發!我要玩弄他一把!讓他知道本人也不是好惹的!

一天,他拿著一支暫新、漂亮的鉛筆在大伙兒面前炫耀。我想:有什麼了不起的!待他走開了,心中萌動了歪念:正是耍他的時候!

我悄悄的拿了他的筆——丟進垃圾桶里……

他回到座位上,發現他的寶貝不知所蹤,便心急如焚的東翻西覆。他淚汪汪的鬧著:“那可是爸辛苦攢錢買來的。不見了,怎么對得起爸……”

當時,我如熱鍋里的螞蟻——團團轉,心中鬧著自己,怎么辦,你可誤人子弟喔!我悔疚極了!

好同學,我做錯了!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助有困難的夥伴,呵!我不配!

我想彌補,但是,能夠嗎?你我再也不是同學了。離開國小時的最後一抹夕陽,告訴我:一切皆盡了!

《格列佛遊記》不僅在諷刺人性真惡,還在抨擊我的人格!

3.格列佛遊記讀後感範文

格列佛他是18世紀一個普通的英國人,同時他也是一個不尋常的魯濱遜,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人。他是一個勤勞勇敢、機智善良的人。他記憶力很強,善於學習和觀察,善於思考,有獨特的思維,性情溫和,對人態度 友好,舉止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知恩圖報,願意幫助朋友,為了朋友他甘願冒生命 危險,也會隨時準備抗擊一切對朋友不利的人。同時他聰明機智,有膽識,說話巧妙伶俐,做事堅決果斷,能夠見機行事,抓住一切機會追求自由,有著極強的自信 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為人坦率,愛國,也十分顧惜自己的面子,對敵視他的人充滿了仇恨、厭惡與鄙視,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識豐富的學者。總的來說他是一個具有質疑精神,酷愛真理,有忍耐力的勇者。

書中的第一部分“小人國之旅”中的小人國,描寫了小人國王國中最高的職位要通過跳繩(不是以人的能力品德)來決定,誰跳得最高,誰就能獲得最高的職位,實際上反映了在當時的英國平常人難以憑真才實學獲得其應有的地位。

書中的第二部分“大人國之旅”中的大人國則充分暴露了大人國國王對英國如此喜好戰爭也表示出極大的憎惡,這也正是作者借大人國國王之口來譴責戰爭帶給人民的惡果。

書中的第三,四部分也分別表達了作者贊成和平制度和反映出由於歷史的限制,作者無法找出擺脫人類醜惡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