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褚時健傳》有感:天生成一半,人努力一半

編者按:首先咱們來簡單介紹一下褚時健老人家,因為人都有一個習性: 你有名了你說什麼都是對的,你無名你是對的那也是錯的。到這裡也是一樣的,本書主人公是絕對有資格出書立傳的。雖然褚時健自己一直說不想出自傳,他不想出這個風頭。後來是王石建議他把他的人生經歷記錄下來供年輕人有所啟發,還推薦了傳記作家周樺,萬科基金會贊助了作者資金進行充分的取材。

一,人生大起大落

這是褚時健自己的敘述,我結合書里可以簡單說說他的人生經歷。就從他十幾歲開始,因為這是他自己認為真正獨立做事的開始。

15歲就開始獨立承擔家庭重擔,獨自烤酒;當過游擊隊,扛過槍;做過老師乾過偵查員(代號黑貓);征過糧斗過地主也被打成過“右派”;農場改造過,乾過糖廠酒廠紙廠牧場煙廠金融公路水利農業果園,也失去過父親母親兄弟女兒;也坐過牢人生路多次與死神插肩......

以上這些經歷他全都經歷過,一生可謂豐富多彩了。做過亞洲煙王也淪為過階下囚。王石也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上跌到低谷時候的反彈”。褚時健出獄後75歲重新創業,又成為了中國橙王。

二,天生成一半,人努力一半

褚時健不止一次說自己最適合搞企業,這種能力天生成一半,人努力一半。

我相信這句話就給很多總結家打臉了,現在市面上各種書籍,論壇上各種專家在分析褚時健的成功之道,怎樣能成功? 褚時健自己已經明確給出了答案: 天生成一半,人努力一半。

我相信這是大實話,我們順著書籍翻閱他的人生經歷就能強烈感受到這是一句大實話。褚時健小時候拿魚游泳打獵煮酒都只有幾歲十幾歲,他就是比其他人幹的好。拿魚就比別人拿的多,游泳就比別人游的好,煮酒的出酒率比專業大師傅都要高上三四倍。讀書當起了全校的食堂管理員,負責採購。他負責的就是比別人價錢便宜份量足,部隊打槍政府征糧他就是率先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務。到他手的事他很快就能成為專家,做的比別人好。

三,認真

很多文章也引用了褚時健的原話,為什麼他就是比別人做得好呢?他說是他認真。對的,認真是他掛在口頭的但一些人又開始斷章取義了。完整的話是: “年輕人兩下整不成,就想散場算了?這不行。要堅持下去,莫怕苦,多動腦筋。腦子不活也不行。我老伴就說我,如果擱一塊地在我面前,它為啥比兩邊的地產量好?別人不關心,我看到了就一定要研究。” 人們往往只關注褚時健後面說的努力那一半,其實還有一半就是先天的腦子活。綜合起來才是完整的脈絡。

還有前面講認真這一半也是很籠統的去講,那沒意思。其實褚時健的認真遠超我們想像,我們可以舉個例。

褚時健在哀牢山上種植冰糖橙時,和好幾家農戶都在同一家養雞場買雞糞。每次買雞糞大多數人都是直接拎著袋子,過秤、交錢、裝袋。而褚時健會把雞糞倒出來,然後放在手掌上捏一捏,看看水分多少,看看有沒有摻過多的鋸末。一位見過此情景的人評價說:“雞糞那個臭啊!我是根本做不到的。你能想像嗎?一個80多歲,有著那樣經歷的人,把一袋子臭雞糞倒在地上,用手抓起了捻。他眼睛又不太好,還要湊到臉前看!” 褚時健的捻雞糞看似“出手不凡”,其實不是什麼高精尖技術,只是一份認真。

褚時健無論做哪行,都成為了專家。15歲是家裡酒坊的釀酒專家,31歲是製糖專家,51歲又成為種煙專家,75歲是種橙專家,憑的就是“認真”的精神和習慣。認真是做人、做事是一種品格,是一種嚴謹嚴肅的工作作風,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一般人最缺少的就是認真。

你有多認真你該如何認真那不知道,但認真最起碼就是別人不能在一分鐘內查出你的錯誤。如果你負責的事別人能一眼看出你的錯誤,那就是你的態度問題,你就不能歸於你能力經驗的不足,這是不能原諒的事。

昨天群友發了一個關於褚時健老婆的公眾號文章連結,是一個蠻有名的公眾號。但文章我隨便一掃就發現了三五個很明顯的錯誤。這就是很明顯的態度問題,不認真所導致的。

對於這種錯誤應該是不能原諒的,其中最無法忍受的一個錯誤就是把褚時健他們的女兒名字寫錯,把他們女兒的照片放錯。你說這如果讓當事人看到會作何感想? 你洋洋灑灑上千字的文章由於這么一個小錯誤就會把你打回原形了。這要是我員工我是一定不能原諒的,因為這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經驗問題。這就是一個態度問題,一個你認不認真的問題。

最後用褚時健書中一句話結尾,我相信這句話是全書的書眼。你記住這句話即使你把其他所有內容忘記那也算賺了。——“做什麼事情都要會觀察,會總結,找到規律。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規律搞清楚了,辦法就出來了。悶著頭做事不動腦子,力氣用盡了也不一定有好收穫。”

作者|丈二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