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精選

書是一把金鑰匙,開啟夢想的道路,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400字

心路成長的過程,有多少人感動了我這顆“易受感染”的心。李白的豪情壯志、文天祥的大義凜然……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顆樂觀、耐心、積極向上的心!

上帝製作出許多健全的孩子後,也許累了,就心不在蔫地製作出了可憐的海倫·凱勒。海倫,一場大病結束了她僅有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她的命運是悲慘的,每天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但她從不抱怨上帝的不公,仍樂觀地微笑面對生活。在她看來,苦難是最好的試金石,是對自己的一種磨練、一種提高自我的東西,當她克服了這些困難之後,竟有別人無法體會的欣喜,是呀,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領會到甜入心田的快樂?海倫,你真是個"樂天派"!

你們相信嗎?又盲又龍聾海倫竟然考上了哈弗大學!這是多少健全兒童夢寐以求的事情啊!但是在她那閃光的背後,卻有著一個艱難的學習過程。

她在劍橋女子學院時,莎莉文老師每天和她在一起,非常辛苦地把老師們講的內容拼寫在她的手上,海倫只能快速讀懂它;自習時間,海論就在盲文字典上查生詞,以便來讀懂那些難懂的課本。這些事情看似容易,但長時間下來,是多么單調、枯燥呀!海倫要學的東西這么多,還有耐心學下去。不像我,作業一多了就不認真寫了。想想海倫,看看自己,真是羞愧!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想退縮時,都會翻翻這本書——海倫在黑暗中費盡心血寫出來的書,並對自己說:“堅持!海倫都能為理想奮鬥了,我們有這么健全的體魄,這么優越的學習條件,又有何理由放棄呢?”

海倫,一個多么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名字。她激勵著我,讓我在人生的路上一步步向前邁進!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一本讓大家終生受益的書

一個又聾又盲的人,居然能讀能拼能寫能說,並且還能熟練運用英、法、德、拉丁、希臘五國語言,她就是海倫•凱勒。她的作品影響了整個世界。凱勒被認為是20世紀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美國《時代周刊》把她列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而馬克•吐溫曾這樣說:“整個19世紀,最值得關注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正是海倫•凱勒的自傳體作品。

這位被公認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的弱女子,度過了八十八個春秋,卻熬過了八十七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馬克•吐溫說,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拿破崙試圖用武力來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試圖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她接受了命運對她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難,用愛心去擁抱世界,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海倫•凱勒非常想要看看她生活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她在書中寫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們的溫厚與善良……第二天我去看黎明,看曙光……第三天,要看我的生活的世界多么美好。”她渴望的這三天,對於我們來說,是多么的普通、平常、簡單,但對於她而言卻是不可實現的奢望。書中句句發自內心的樸實的話語,猛烈地敲擊著我的心。我感動,敬佩,震撼……於是,我愛不釋手地讀完了這本書。現在,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這是一本讓大家終生受益的書,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

海倫•凱勒,一個令人感到震撼的名字。她給所有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激勵了無數人的心。假如給你三天的黑暗,你是否還會珍惜現在的生活呢?

世上有許多人因為生活在黑暗中而絕望,不再相信自己的人生,而海倫不是,她是一位堅強的女作家,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戰,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最後又將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有些人,直到失去後才知道珍貴,經歷坎坷後才懂得珍惜,應該現在就珍惜美好的生活,學習海倫的精神,讓人生不再留下遺憾。

人生,其實有許多光明,光靠眼睛看,是遠遠不夠的,要用自己的心感受溫暖和希望,並靠自己的行動來讓這些變成用眼睛能看到的,這樣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光明。